学术投稿

肝性脑病的早期行为特征观察及护理

柴国勇;陈先君

关键词:肝性脑病, 早期护理
摘要: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1],是各型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一些性格及行为改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0年2-11月在本院内一科住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9例中的104例,出院时分为实验组53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实行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照组由包床护士常规电话回访1次后不再采取任何措施,10个月后按事先设计的调查电话所获得的资料分析遵医行为效果.结果:实验组完全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性后医疗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碧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蒙药珍珠丸治疗脑梗塞50例临床观察

    脑梗塞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出现的综合症,其后遗症多有肢体不利、言语障碍等,急性期用西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用蒙药治疗效果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53岁,全部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作者:塔君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治疗67例,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其中辅以粗丝线或细钢丝内捆扎固定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2.6个月,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骨折均为解剖复位,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者均已复位,内固定物无松动、变形、断裂,无术后再发骨折移位,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术后12~35天,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肩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邱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和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结果.结果:通过t检验统计分析,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和直接胆红素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37±2.04)μmol/L和(5.09±1.23)μmol/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治疗后男性尿酸(SUV)浓度和女性尿酸(SUV)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79.12±61.37)μmol/L 和(237.77±49.05)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可以反映老年冠心病的治愈状态,可广泛应用于评价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国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的效果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利凡诺用于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妊娠16-24周妊娠妇女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7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加利凡诺,对照组为70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看两组用药后宫缩强度,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总产程,产后出血情况,胎盘胎膜残留,产伤情况及引产成功率.结果:总产程,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用利凡诺用于16-24周中引有缩短产程,出血少,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作者:贺新桂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6例治疗体会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高能量损伤使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成为常见的创伤,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易复位难固定,故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尔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高职高专学生因素对病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

    增强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所有病理学任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应用适合学生个体因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必要.

    作者:李东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针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食疗配合微生态调节剂,补充锌元素、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施行综合治疗,不采用任何抗生素,总有效率为97.7%.结论:只有采取合理用药,科学治疗,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才可缩短病程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怀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我站收治的335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卵巢肿瘤235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0例,占4.26%.恶性卵巢肿瘤100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2例,占12.00%.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家族史发生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1).

    作者:赵秀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PRL腺瘤的侵袭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垂体PRL腺瘤的侵袭性与术前血清PRL、肿瘤大小、性别、年龄的关系,为PRL腺瘤患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并综合分析昆医附一院首次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3例泌乳素(PRL)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术前血清PRL水平,分析患者的年龄组成、性别差异,测量磁共振(MRI)影像上肿瘤大小,按照Wilson改良Hardy分类方法判断肿瘤侵袭性.结果:本组资料中33例PRL腺瘤患者,侵袭性腺瘤12例,非侵袭性腺瘤21例;男性8例,女性25例.Logistic回归分析:较大腺瘤发生侵袭的可能性是较小腺瘤的1.435倍;女性PRL腺瘤患者肿瘤发生侵袭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2.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PRL腺瘤的大小、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5).结论:肿瘤的侵袭性与肿瘤大小、性别相关,与术前PRL水平、年龄无关.

    作者:黄志敏;龙鸿川;罗安志;吴云;张宗银;余化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血中移行成分研究

    血中移行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在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取得较快发展.本文总结了一些中药复方血中移行成分研究的成功经验,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归纳.

    作者:张鸿程;戴启文;胡娟;庞文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边疆地区128例青壮年消化性溃疡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边疆地区青壮年消化性溃疡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边疆地区青壮年消化性溃疡发生原因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等方面因素有关.认为积极预防与治疗Hp 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干预?等可提高边疆地区青壮年消化性溃疡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美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早产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早产是指妊娠大于28周小于37周终止者,其发生率为5%~15%,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早产而引发的孕产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早产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现将2008年1月至20010年10月我院70例早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贤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体会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显著(P<0.05),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5.0%)并发症,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8例(20.0%)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贵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膳治疗乳汁分泌不足

    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全球公认的佳婴儿喂养方式.近年来乳汁分泌不足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药膳治疗乳汁分泌不足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对药膳治疗乳汁分泌不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王璇;于德纯;钱秋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当前社会各阶层精神心理压力偏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加之饮食不当容易发生偏头痛.多数偏头痛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部.笔者运用天麻钩藤饮内服加足浴治疗偏头痛 50 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鑫;徐景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新门诊楼搬迁时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2010年3月我院4层门诊楼建成启用,在旧楼往新楼搬迁过程中,为切实有效控制新楼的环境不被污染,为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我科人员积极和保洁公司人员对新的门诊楼采取感染管理措施,搬迁1年多未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冯玉霞;吴惠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工作应抛弃两种工作态度提升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保护患者身体健康,是促进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与服务竞争的大潮中,每个行业都在寻求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1],而患者对护理安全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有非常强烈的关注.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医院效益的好坏.在一切为了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大环境要求下,要求护士不仅要做好打针、发药、送药等普通的护理工作.

    作者:刘淑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及合理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本病可引起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作者:刘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呼吸支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名小儿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名,行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25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治疗后随访1~2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进行对比统计.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小儿急性中毒,可有效减少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缩短患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