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梅;文静;谭唐英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妇女和老年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试从人体气机方面剖析功能性便秘发生的机理以及浅探从气论治便秘的分型和治疗.
作者:龙欣;何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假木豆药材进行显微鉴别.方法:显微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假木豆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所做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陆海琳;韦志英;李斌;周竹琴;郭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诉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胃溃疡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2±4.5岁.以呕血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17例,以黑便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23例,常规药物组2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内镜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药物组总有效率有77.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常规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首选.
作者:张惠明;杨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止痛散中总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总量得率为工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为A2B3C3,即加5倍量水,浸泡2小时,蒸馏5小时.结论:该提取工艺可行、效率高,平均得挥发油率为0.63%,RSD%为0.01.
作者:刘镜联;刘佳举;林凤梅;蒋永和;覃文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评估垂体PRL腺瘤的侵袭性与术前血清PRL、肿瘤大小、性别、年龄的关系,为PRL腺瘤患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并综合分析昆医附一院首次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3例泌乳素(PRL)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检测术前血清PRL水平,分析患者的年龄组成、性别差异,测量磁共振(MRI)影像上肿瘤大小,按照Wilson改良Hardy分类方法判断肿瘤侵袭性.结果:本组资料中33例PRL腺瘤患者,侵袭性腺瘤12例,非侵袭性腺瘤21例;男性8例,女性25例.Logistic回归分析:较大腺瘤发生侵袭的可能性是较小腺瘤的1.435倍;女性PRL腺瘤患者肿瘤发生侵袭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2.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PRL腺瘤的大小、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5).结论:肿瘤的侵袭性与肿瘤大小、性别相关,与术前PRL水平、年龄无关.
作者:黄志敏;龙鸿川;罗安志;吴云;张宗银;余化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4髋),在给予髓芯减压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用髓芯减压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2组内不同临床分期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髓芯减压术配合中药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疗效,分期与疗效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陶家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急性假性肠梗阻是指一组在临床上具有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以发生在小肠、结肠以及整个消化道[1].因临床少见,常常容易误诊误治疗护理.现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7例继发性新生儿急性假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利于提高对早期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元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1],是各型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一些性格及行为改变.
作者:柴国勇;陈先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蒿属花粉过敏为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川芎茶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IL-4含量均显著有下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川芎茶调散治疗蒿属花粉过敏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肯定,且能调整免疫功能.
作者:王珏;王自萌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余芙膏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实验观察余芙膏对冰醋酸及热板法致小鼠疼痛、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余芙膏能减轻冰醋酸及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抑制蛋清所致小鼠足跖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结论:余芙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消肿功效.
作者:姜江;王鹏翔;夏小鹏;卢炜;糜大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10年3月我院4层门诊楼建成启用,在旧楼往新楼搬迁过程中,为切实有效控制新楼的环境不被污染,为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我科人员积极和保洁公司人员对新的门诊楼采取感染管理措施,搬迁1年多未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冯玉霞;吴惠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返流入胃,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粘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临床以胃痛、腹胀痞满、嘈杂、嗳气、口苦或呕逆苦水为主证.该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4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晓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农村基层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总结本院12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05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复发率小,术后并发症轻,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小,其优点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疝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谭永辉;王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对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护理探讨.方法:加强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日常护理的同时,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提高剖宫产的护理水平.结果:对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结论:加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的日常护理工作,做好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紧急护理工作,是提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护理水平的要点.
作者:杨汉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增强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是所有病理学任课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应用适合学生个体因素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非常必要.
作者:李东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预防性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5例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对术后出血、窒息和呼吸困难、喉部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亢危象及时、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8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早期仔细观察和采取预防措施,是病人早日康复的保障.
作者:刘开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钠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3例.均给予药物控制血糖或者血压到达可接受水平,在应用试验药物前2周均停用其他调脂药物.合并有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给予口服降压药物;给予磺脲类或者双胍类降糖药控制血糖等.同时给予普伐他汀.检测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治疗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等等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均未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和肌肉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钠能够限制改善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利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简称难治性肾病)是一种治疗难度大、病情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该病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8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发病比例为2:1.由于病程长,一般治疗到症状和体征消失,病情稳定后即可出院,而较长的治疗过程则在家中渡过.因此,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出院指导,不仅是防止病情复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对促进患儿全面康复,预防疾病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华路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用化学课程为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医学类专业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用化学实验在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用化学>课程小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调整、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开放医用化学实验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实验爱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莲;周晓英;刘海;阿不都许库尔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性病恐怖症是一种由于对性病的恐惧而产生的本人无法控制的行为、心理异常,它包括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三种神经症,中医文献对此尚无记载.恐怖症是指患者对性病产生强烈的、持久的、明知不合理的无法自制的恐怖;疑病症是怀疑自己患上了性传播性疾病,注重收集有关性病的信息,并以此证明自己患有性病,常常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认作病态,医生检查不到客观阳性结果,但患者不相信医生的合理解释而不断更换医生或医院坚持反复检查;强迫症的基本特征是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虽经努力抵抗而又不能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
作者:陈修漾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