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胜
介绍一种经肌间沟留置针注药用于上肢手术及术后镇痛的方法,探索使用该方法延长臂丛神经阻滞时间,为长时间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麻醉环境与开展术后镇痛的可能性.
作者:王利峰;任爱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返流入胃,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粘膜上皮反应性变化等.临床以胃痛、腹胀痞满、嘈杂、嗳气、口苦或呕逆苦水为主证.该病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4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晓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显著(P<0.05),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5.0%)并发症,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8例(20.0%)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贵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机抽查本院呼吸内科,脑外科,普外科,妇产科4个科室住院患者病历160份进行分析.目的是要了解 4个科室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结果不合理用药严重,细菌敏感试验做得很少,用药品种较多,滥用现象比较多,有待抓紧监督管理.
作者:朴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高能量损伤使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成为常见的创伤,对于严重的骨折脱位易复位难固定,故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共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尔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合并肝脏损害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合并肝损害的肺结核患者47例,予以左氧氟沙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并给予适当保肝治疗,进行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9月后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的率95.7%,肝脏损害未进一步加重.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伴肝功能损害的肺结核疗效显著,肝毒性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于晓燕;龚君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本病系是以心前区突然发生剧烈刺痛为特征的一种心脏疾病[1].<蒙医内科学>教科书中本病是以双乳中间或左胸部刺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2].病因是由于三根、七素功能失调,特别是普行赫依受损,精华与糟粕之分解紊乱,导致心脉内瘀积浑浊之血液所致.凡饮食不节、长期过用烟酒及肥甘厚味之品、或登高、骤然降落、心情过于激动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作者:敖特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呼吸支持在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名小儿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名,行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25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治疗后随访1~2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进行对比统计.结果:随访期间两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清醒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小儿急性中毒,可有效减少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缩短患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1],是各型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生肝性脑病前都有一些性格及行为改变.
作者:柴国勇;陈先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回顾总结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13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个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现场死亡4例,中途死亡6例,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窒息.122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结论:对脑外伤病例施行积极的院前诊治,可以为病人人院后的继续治疗赢得时间,避免中途死亡.
作者:李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反复发作者,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春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脑梗塞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出现的综合症,其后遗症多有肢体不利、言语障碍等,急性期用西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用蒙药治疗效果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53岁,全部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
作者:塔君慧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诉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的胃溃疡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69岁,平均42±4.5岁.以呕血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17例,以黑便为主诉症状入院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23例,常规药物组2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内镜组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药物组总有效率有77.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常规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内镜治疗急性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首选.
作者:张惠明;杨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预防性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5例甲状腺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对术后出血、窒息和呼吸困难、喉部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亢危象及时、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8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早期仔细观察和采取预防措施,是病人早日康复的保障.
作者:刘开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即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
作者:才旦多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农村基层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总结本院12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105例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患者仅感切口轻微疼痛,复发率小,术后并发症轻,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方便,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小,其优点远大于传统疝修补术,是治疗疝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谭永辉;王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急性假性肠梗阻是指一组在临床上具有急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以发生在小肠、结肠以及整个消化道[1].因临床少见,常常容易误诊误治疗护理.现将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7例继发性新生儿急性假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利于提高对早期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元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和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结果.结果:通过t检验统计分析,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和直接胆红素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37±2.04)μmol/L和(5.09±1.23)μmol/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治疗后男性尿酸(SUV)浓度和女性尿酸(SUV)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79.12±61.37)μmol/L 和(237.77±49.05)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浓度(P均<0.05).结论: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可以反映老年冠心病的治愈状态,可广泛应用于评价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国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冠心病后联合心理护理的治疗后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所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对照组(n=20)两组,对照组只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心理护理,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患者住院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并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分分析,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状态较对照组提高明显,观察组情绪优良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纪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10年3月我院4层门诊楼建成启用,在旧楼往新楼搬迁过程中,为切实有效控制新楼的环境不被污染,为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我科人员积极和保洁公司人员对新的门诊楼采取感染管理措施,搬迁1年多未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冯玉霞;吴惠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