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脉愈心浓缩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61例临床观察

范立华;张志国;李庆海

关键词:通脉愈心浓缩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类型
摘要:目的:观察通脉愈心浓缩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类型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服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服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愈心浓缩丸,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类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的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与不稳定斑块类型,提高临床疗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愈心浓缩丸能较好的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斑块,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中的分析

    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万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依赖透析等替代方式延续生命,透析人群则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1].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本文通过检测MHD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中层厚度并对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危险性进行探讨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黄颜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类的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舒巴坦(3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疗程7~ 14 d;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g)静脉滴注,每日1 次,疗程7~ 14 d.结果: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 、7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 1%.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作者:王培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超声观察体位及呼吸对肾脏前夹角的影响

    目的:了解体位及呼吸对肾脏前夹角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超声观测不同体位在四个呼吸点下肾脏前夹角的角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在垫腹俯卧位、侧卧位、垫腰侧卧位下在4个呼吸点及俯卧位在深吸气末左肾前夹角偏向于大于右肾前夹角.在垫腹俯卧位下双肾前夹角比单纯俯卧位下测值明显要小.在垫腰侧卧位时,双肾前夹角角度测值较单纯侧卧位下测值轻度变小.呼吸对左肾在俯卧位下前夹角,右肾在俯卧位、垫腹俯卧位下的前夹角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体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可检测肾脏不同体位前夹角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超声角度数据.

    作者:祝伟宏;吴志坚;周小平;姚一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从创新性实验看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和许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探索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对项目组的指导,总结了创新性实验在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方面的作用:开阔学术视野;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结合;严谨求实;团结合作;不以省钱为科研原则.

    作者:田荣波;彭湘萍;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静脉补钾穿刺部位疼痛的护理

    临床上静脉补钾引起的穿刺部位疼痛的护理是护理人员比较头疼的技术.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引发疼痛的护理方法也很多.如果护士掌握致痛的相关因素、致痛的护理干预措施、静脉补钾应注意事项,有着明了干练的护理技巧,可使疼痛发生率下降,明显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痛苦,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丁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足疗洗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足疗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麻黄和川芎进行鉴别,并对乌头碱进行限度检查.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乌头碱含量在规定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足疗洗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春溶;焦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纯中药治疗小儿尿路感染效果.方法:将77例尿路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采用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对照组40例,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94.7%,疗效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纯中医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疗效满意,可一定程度上替代抗生素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奚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火烧花的显微鉴别

    目的:对火烧花Mayodendron igneum (Kurz) Kurz的根皮进行显微鉴别,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火烧花的根皮在显微方面有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火烧花在生药学方面的鉴别依据.

    作者:石磊;窦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肥胖症6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肥胖症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单纯性腹型肥胖者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四肢肥胖者加曲池、肩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结果:3个疗程后,患者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有所下降.结论:针灸治疗肥胖症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于雪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畲族人群遗传性非综合征性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谱的筛查

    目的:筛查分析福建畲族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在不同听力表型人群中的携带分布情况,以探讨畲族耳聋患者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通过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和听力检测,选取150例先证者接受多项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包括SLC26A4编码区测序、GJB2编码区测序和mtDNA C1494T/A1555G突变基因芯片检测.其中,双耳感音神经性聋102 例,单耳感音神经性聋18 例,有耳聋家族史但听阈正常者 30 例.结果:150例受检者的SLC26A4基因、GJB2基因、mtDNA A1555G/ C1494T突变检出率分别为 3.3%、6%、2%、0.7%.结论:畲族听损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对新生儿的常规耳聋基因的筛查和诊断.

    作者:郭舜民;林文津;李瑞玉;陈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小包装中药饮片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改革的方向[1].方法:该传统的称量分装法为小包装法.结果:患者的满意度普遍提高.结论:中药饮片小包装符合饮片改革的方向.

    作者:高可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全子宫切除术前和术后护理与指导

    我院为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我地区妇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点单位.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共做子宫全切手术38例,期间我作为妇产科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使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住院期间每一个时期,对患者我们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环节的护理与指导,从点滴小事到日常生活护理.人性化的护理热情的服务和好的沟通对疾病的治愈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认真做好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现将个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雪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广西常见中草药土人参的研究进展

    土人参是广泛生长于我国岭南地区的中草药药材,清·吴仪洛<本草从新>早有记载,近现代医学的研究其功效应用已日臻完善,本文通过对近年文献的查阅,总结中草药土人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范围等研究进展,以便更好的发现并发展其药用价值.

    作者:蓝晓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脑外伤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针药结合辨证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脑外伤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配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针刺配合辨证中药内服可明显提高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冷元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研究有关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也就是使患者经过住院治疗,阳性症状得到控制以后重新回到社会,回到家庭,能过上社会生活.治疗方法分别有:患者教育,即让患者认识自己疾病的症状和服药的必要性,减轻精神压力和负担,训练社会技能;家庭教育即向家属传授所需要的疾病知识,并教育如何解决为难事件;开展活动治疗,即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患者获得成就感;危机管理,即患者受到刺激,或无诱因的情况下,病情复发的管理;职业康复,即开发患者潜在的特长或针对性地培训某种技能,使之获得职业.总之,精神康复治疗,在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需要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治疗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助和支持.

    作者:崔英姬;王振华;罗春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藏医养生保健的初步研究

    本篇根据藏医<四部医典>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藏医养生保健理论原理,结合当代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阐述了藏医养生保健学的原则、方法及在现代社会与生活中对人体养生保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次仁央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

    针对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教学理论知识薄弱、教学实践经验匮乏、教学模式方法单一、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充实教学理论知识、勤于实践善于总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综合教学能力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以利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

    目的:观察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为两组,对照组19例,应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时时监控及控制血糖浓度,同时给予维生素 B1,温水口服,1日3次,1次30mg,另外维生素 B12,肌肉注射,1日1次,1次500μg;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药复方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通过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51.72%),有效11例(37.93%),无效3例(10.34%),总有效率为89.97%;相对应的,对照组分别为5(26.32%)、8(42.11%)、6(31.58%)和 68.4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好,为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丁桃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疗程为10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10个月后HbA1C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在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未达标时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HbA1C,无明显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杨静;罗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健脾益气胶囊制作工艺的改良及临床疗效观察

    健脾益气胶囊为我院制剂室生产的自制制剂,由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成,功能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或兼肺气虚证,在临床使用已经二十多年,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由于处方中药物大多粉性较强,含淀粉较多,导致生产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较难,工艺制作复杂.笔者将健脾益气胶囊制作工艺改良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收集使用健脾益气胶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病例380例,总有效率达99.2%,取得不错的效果.特此将健脾益气胶囊制作工艺及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向同行推荐.

    作者:何春荣;王国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