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美容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李续博

关键词:医学美容,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内容
摘要:我院美容专业使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主要是针对中医学等临床专业,对于我校医学美容专业部而言不能针对其专业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就与其专业相关方面的内容,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为其日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溃疡46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治疗组46例和照组4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针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六味君子汤治疗.结果:2组胃脘痛等症状、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P<0.01).结论:加味六味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溃疡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欣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新疆肺细粒棘球蚴病X线、CT征象分析(附12例报告)

    肺细粒棘球蚴病多见于畜牧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1].本文报道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经X线、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细粒棘球蚴病12例,分析其表现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该病CT诊断的水平.

    作者:艾尼瓦尔·那斯肉拉;祖木来提·吐尔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及慢性胃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法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把疏肝理气药物加入不同证型的胃病中,连续治疗3月,观察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从创新性实验看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近年国家和许多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以探索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对项目组的指导,总结了创新性实验在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方面的作用:开阔学术视野;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结合;严谨求实;团结合作;不以省钱为科研原则.

    作者:田荣波;彭湘萍;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水平,评价GA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以56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和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液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进行三项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比较.结果: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的GA、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与非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相比,HbA1c水平偏低,而GA水平相对稳定.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评价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水平时会导致评估不足,GA为一种更稳定的评价指标.

    作者:雷荔荔;马兴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药师对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工作实践

    目的: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过程中的监护作用,保证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发挥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内科用药监护中的优势作用,如查阅患者药历,了解用药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期间的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监护、加强药患沟通、COPD治疗指南,为住院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介绍COPD患者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结果:对COPD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本监护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临床药师发挥用药监护作用,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书阁;黄忻;张启慧;康乃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类的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舒巴坦(3g) 静脉滴注,每日1 次,疗程7~ 14 d;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g)静脉滴注,每日1 次,疗程7~ 14 d.结果: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 、7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 1%.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作者:王培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常规疗法加脱水剂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体会

    目的:研究常规疗法加脱水剂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采取常规疗法抢救的基础上,及时使用脱水剂治疗.结果:通过采取常规疗法加脱水剂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期间,在常规疗法抢救的基础上,及时使用脱水剂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学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怎样预防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及手术后的护理

    张是静脉系统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溃疡而就医.静脉曲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而继发性静脉曲张将在有关章节讨论,现主要介绍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预防和手术后护理.

    作者:宣桂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探讨

    医院作为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疗卫生服务和主要组织机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本文结合多年工作体会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作了粗浅的探讨.

    作者:林区桃;陈瑞容;陈爱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通脉愈心浓缩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6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脉愈心浓缩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类型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服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5例,在服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脉愈心浓缩丸,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类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的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与不稳定斑块类型,提高临床疗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愈心浓缩丸能较好的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斑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范立华;张志国;李庆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微创切口治疗小儿疝气148例体会

    目的:观察微创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2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效果理想、切口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工程围手术期护理的健康教育

    白内障是常见的可复性致盲眼病,手术是复明的主要措施.白内障复明工程使许多生活贫困患者恢复视力,作为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我科自2004年始为420例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实施了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针对基层医院复明工程的特点,我们实施了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两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疗程为10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10个月后HbA1C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在两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未达标时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HbA1C,无明显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杨静;罗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行肛周脓肿根治术,不处理混合痔;治疗组60例,处理肛周脓肿同时处理混合痔.两组患者均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6个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可一期手术治疗.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人胃肠术后获得性肺炎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肠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诊断标准,分为发生和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组,对两组病例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如术前长期吸烟,机体多系统病变.有肺炎者手术后危时间延迟,增加了术后多种并发症.结果:为是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觉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并影响住院时间和预后,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预防肺炎的发生.

    作者:李镇雨;路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3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和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37例患者经过术后的精心护理,除1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心肌梗死,5例死于肾衰竭,3例植物生存,2例自动出院之外,其他均因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治愈出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能有效提高治愈成功率.

    作者:郭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我院2010年~2011年降血脂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计量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2011年降血脂类化学药物和中成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例与用药频率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血脂药物的使用频率和销售金额均成明显上升趋势.多数化学类药物使用率高,价格较低.结论:我院降血脂类药物使用合理且广泛,中成药的应用具有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应进一步鼓励安全、高效、价廉的降血脂类药物的开发与生产.

    作者:童东锡;何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给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DB)P降低作用不明显(P>0.05),两组其余血压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95.7%,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显著高于对照组5.7%(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老年ISH有良好的敏感性、耐受性,是临床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

    作者:胡淑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针刺内麻点在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针刺内麻点在火针刀技术治疗带状疱诊中的止痛作用.方法:将8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内麻点组46例,先电针内麻点15min,再行火针刀治疗;火针刀组43例,直接行火针刀治疗.记录施术时每组患者VAS评分,对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间评分比较,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术前先进行针刺内麻点的干预,可有效缓解火针刀施术时患者的疼痛评分.

    作者:唐胜修;王小莲;刘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