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在产程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附192例资料分析)

李学会;苏建芬;蒋小亚;邓东阳;奚经钰;谢智

关键词:三维超声, 大脑中线角, 产程
摘要:对产程进展的监测及临床评估分娩方式主要是由产科医师及助产士通过内诊检查宫口开大程度、胎头先露部的位置及胎方位的情况来完成的,该过程是凭助产士的经验判断,有很强的主观性,且频繁指检易增加孕妇感染和不适感,降低孕妇的依从性[1].李佳等[2]研究表明,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对分娩方式和时长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联合r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伍俊;王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64层螺旋CT在小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CHD),简称先心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一类先天性畸形疾病[1],常由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所引起[2],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64排螺旋CT在扫描速度、扫描范围、结果后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本研究就64层螺旋CT对复杂型CHD患者病理解剖进行诊断,探讨其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疾病认知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常规护理的肺炎支原体患儿4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展个性化护理的肺炎支原体患儿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疾病认知度、临床症状改善.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家属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家属疾病认知度,加快临床症状改善,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陈慧;崔文婷;付白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tiae)又称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是一种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严重感染的病原菌.GBS常定植于健康成年人的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定植率大约为15%~30%[1].当人体身体机能免疫低下或缺陷时,例如糖尿病、癌症、酒精成瘾或HIV感染人群易发生GBS感染,成年人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

    作者:刘家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西格玛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己达9.7%,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研究证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医学治疗和护理的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因此我们在六西格玛理论指导下,严格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到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缺陷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制定适合我州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方案,进行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晓清;田浚弘;陆宁愿;崔兴芳;吴学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可有效缓解病情,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强尔;邹凤;杜虹;赵筱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时、苏醒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评估.结果 实验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小,而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大;且实验组拔管时、拔管后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BC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稳定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助于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高桂锋;吴耀银;黄玉娥;黎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激反应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激反应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反应、能量代谢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测血清白蛋白(PA)、前白蛋白(PLB)、血红蛋白(HLB)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减少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可能于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等因素有关.

    作者:徐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IMB模型的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手足口病(HFMD)幼托儿童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于2016年8月,选择我街道有证的4所幼托机构872名幼托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构建并分析IMB模型中预防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各组分间的关系,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幼托机构的目标人群进行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以及干预后幼托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预防信息知晓率、正向预防动机比例、预防行为技巧和预防行为的正确率.结果 干预后幼托儿童家长知晓率高于干预前,正向预防动机比例得分高于干预前,预防行为技巧和预防行为的正确率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知识来源于新闻媒体、互联网、专业书籍、专家讲座、社区宣传比例均高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IMB模型的HFMD健康教育利于提高HFMD信息知晓率,提升预防技巧,并有效落实预防措施.

    作者:夏青;俞杏雯;杨文洁;唐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Force CT80kV结合高级建模迭代重建在颅脑低剂量扫描的应用研究

    颅脑CT平扫是临床上为常用的颅脑检查方法,应重视其带来的辐射危害,对于新生儿患者减轻辐射危害更是尤为重要.第3代双源Force CT具备的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技术能够降低噪声、减少伪影,部分学者已经在胸部、腹部、冠脉血管的低剂量研究中对之加以证实[1-3],然而颅脑CT平扫方面的应用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犬颅脑模拟新生儿颅脑,通过大范围降低管电压,结合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和ADMIRE技术重建,探讨80kV低管电压结合ADMIRE技术在颅脑低剂量的应用价值,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以期进一步优化新生儿颅脑低剂量CT的扫描参数.

    作者:唐雷;周厚滴;曾宪春;王玉权;王荣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5例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住院的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八院后均予血象、肝功能、病原学等检查,并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IM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程长,常累及其他脏器,以肺炎、肝脾肿大为主;疗程2~4周,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严重,且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其他脏器损伤,临床应及时MP检查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

    作者:陈坤;王晶;刘艳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脊髓损伤病人围手术期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脊柱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各时间段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加快各临床症状的好转.

    作者:冒海敏;仲悦萍;王海燕;魏燕;姜相君;张锦荣;沈鑫;张翠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耳穴按压联合芒硝外敷对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耳穴按压联合芒硝外敷对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置管溶栓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置管后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置管后行耳穴贴压+芒硝外敷神厥穴干预,比较两组两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d、7d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每日排便比率、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腹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使用缓泻剂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按压联合芒硝外敷能有效预防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倩;廖黎黎;吴坤兰;韦荣鲜;江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与种植义齿预后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与种植义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101例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23例、74颗)及健康组(78例、205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术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留存率指标).结果 种植手术后糖尿病组患者牙周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术后短期留存失败情况较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年留存截尾数较健康组差异显著(x2 =9.116,P=0.003);糖尿病组种植义齿的术后短期留存率较健康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与种植义齿有一定相关性,相较于健康组患者,2型糖尿病种植义齿会轻微提高患者牙周菌斑及牙龈出血发生率,但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对种植体的留存率、健康状态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3年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眼视光部)就诊的17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6例,其中实验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随访观察3年,分析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戴镜3年后UCVA均较戴镜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3年后,对照组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增加,实验组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均较戴镜前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戴镜3年后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近视发生年龄、裸眼视力、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是影响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眼轴长度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改善视力,延缓近视进展,年龄、近视发生年龄、裸眼视力、基础眼轴长度、瞳孔直径是影响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眼轴长度的相关因素.

    作者:谭伟华;凌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医护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护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较常规护理好,护理实施医护水平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对医院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作者:徐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患者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胃溃疡中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患者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血清各指标水平、微血管网形态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较对照组低,SOD、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微血管网形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患者中采用艾司奥关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能促进再生黏膜组织成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东;邵喜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其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

    目的 评价孕中期纤维连接蛋白(FN)联合其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sPE)的预测价值.与FN联合的其他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力(MAP)、身体质量指数(BMI).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巢氏研究,标本来源于常规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每个患sPE的疾病组孕妇都与5名孕周相仿的健康女性配对.共收集到40例sPE患者和200例对照.将sPE组和对照组的FN、MAP、BMI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中期的FN值与sPE呈正相关,可预测65.1%的sPE.FN、MAP、BMI联合的预测值为74.7%.结论 孕中期FN浓度可用于预测sPE.与其他标志物联合,可增加FN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丽益;李维;李文雅;曾丽珍;曾思繁;杨伟彬;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雾化治疗儿童及家属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门诊雾化治疗儿童及家属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部行雾化治疗患儿240例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12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120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患儿与家属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儿接受门诊雾化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与家属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儿对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李婷;王芳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防性护理在尿道下裂小儿Ⅰ期尿道成形术患儿中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小儿Ⅰ期尿道成形术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拟行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的63例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压力流率与自由尿流率,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结果 护理后,压力流率值明显低于护理前,自由尿流率值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9%;首次排便时间为(30.44±9.28)h,导尿管拔除时间为(8.35±2.17)d,排尿功能恢复时间(9.71±2.03)d;术后经护理,患儿疼痛评分呈下降趋势.结论 对接受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尿流率及压力流率,利于缓解疼痛,促使病情转归.

    作者:葛莲莲;包月娟;孙小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