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研究

高桂锋;吴耀银;黄玉娥;黎阳

关键词:地佐辛, 超前镇痛,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时、苏醒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评估.结果 实验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小,而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大;且实验组拔管时、拔管后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BC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稳定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助于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的研究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如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等药物.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10mg/次,1次/d,每晚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随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平均持续时间、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VEGF,ET-1)以及血脂水平(TC,TG,LDL-C,HDL-C)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O、VEGF和HDL-C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提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O、VEGF和HDL-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T-1、TC、TG和LDL-C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谢虎;徐富博;王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以儿童多见,其中腺样体肥大为其主要原因[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40例(61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诊治,现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61)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9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20(33耳)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照组20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洪晓林;阮冠鑫;梁友情;陈盈;黄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AQP2基因突变相关性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女性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报道1例AQP2基因突变相关性先天性肾性尿崩症临床诊治过程并复习文献.方法 总结、分析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病例资料:1月29天,女婴,发热1周.入院查体体格发育稍欠,多次检测电解质均提示高钠、高氯血症.基因结果检测提示AQP2有1个纯合突变:C.211G>A点突变,p.Va171Met,为错义突变.经家系验证分析,受检人之父亲与母亲为近亲结婚,均为该住点杂合突变.2)文献复习:AQP2中的p.Val71 Met目前已有报道,列出目前AQP2基因相关性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突变位点.结论 AQP2基因C.211G>A突变是该患儿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病的原因.

    作者:王琦;陈敏;靳蓉;陈学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止血带反应、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止血带反应、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各40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麻醉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1~T3时段MAP、HR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血清MDA、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可稳定血流动力学,达到镇静、减轻止血带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目的,安全性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患者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胃溃疡中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患者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血清各指标水平、微血管网形态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较对照组低,SOD、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微血管网形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患者中采用艾司奥关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能促进再生黏膜组织成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东;邵喜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西格玛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己达9.7%,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研究证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医学治疗和护理的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因此我们在六西格玛理论指导下,严格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到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缺陷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制定适合我州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方案,进行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晓清;田浚弘;陆宁愿;崔兴芳;吴学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囊性肾癌的CT征像分析(附6例报告)

    囊性肾细胞癌(CRCC),简称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术前囊性肾癌的正确诊断对手术医师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极有帮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CRCC患者的CT表现,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囊性肾癌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24~77岁,6例均为单发,左肾4例,右肾2例.临床症状多以腰痛,血尿,腹部包块就诊,其中1例为无症状体检发现.6例CRCC其中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1例.临床TNM分期中,4例为T1N0M0,2例为T2N0M0.

    作者:王骋;刘江勇;李亚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胶质瘤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胶质瘤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情况.方法 收集胶质瘤患者167例的临床标本,检测并对比各类胶质瘤细胞的MGMT基因甲基化、WHO分级情况,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WHO分级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167例胶质瘤标本中,共检出86例MGMT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51.50%.同时,弥漫型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继发性GBM、少突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的甲基化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HO分级为Ⅰ级3.59%,Ⅱ级38.92%,Ⅲ级27.54%,Ⅳ级29.94%.MGMT基因甲基化的年龄普遍较非甲基化的年龄更大,在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继发性GBM及少突星形细胞瘤的甲基化年龄显著高于非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MGMT基因甲基化与WHO分级呈正相关(γ=0.674,P=0.019),与年龄呈正相关(γ=0.732,P<0.001).结论 MGMT基因甲基化在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WHO分级Ⅱ-Ⅳ级及年龄较高者中,其对胶质瘤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建伟;田玉旺;张立英;张岩;许春伟;吴继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其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

    目的 评价孕中期纤维连接蛋白(FN)联合其他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sPE)的预测价值.与FN联合的其他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力(MAP)、身体质量指数(BMI).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巢氏研究,标本来源于常规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每个患sPE的疾病组孕妇都与5名孕周相仿的健康女性配对.共收集到40例sPE患者和200例对照.将sPE组和对照组的FN、MAP、BMI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中期的FN值与sPE呈正相关,可预测65.1%的sPE.FN、MAP、BMI联合的预测值为74.7%.结论 孕中期FN浓度可用于预测sPE.与其他标志物联合,可增加FN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丽益;李维;李文雅;曾丽珍;曾思繁;杨伟彬;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时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时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进行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患者血清25(OH)D的浓度差别分为四组,浓度>30 ng/mL为正常(A组,n=25)、浓度20~30 ng/mL为不足(B组,n=34)、浓度10~20 ng/mL为缺乏(C组,n=32)、浓度<10 ng/mL为严重不足(D组,n=15).对每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就诊季节分布无显著差异;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在任意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患者的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年龄、女性比例、糖化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数据呈现上升的趋势;年龄>55岁、女性、糖化血红蛋白数值>10%、促甲状腺激素浓度>2.00 μIUg/mL均为血清25(OH)D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维生素D缺乏和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对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考虑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测定,并且注意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文亚;邓雁北;胡兴坡;项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引起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前期多以内侧间室退行性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内侧运动后疼痛甚至静息痛,关节僵硬以后随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关节骨性肥大,关节功能减退直至残废或生活不能自理[2].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3].

    作者:罗太行;赵兴旺;古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比麸联合培菲康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非比麸(小儿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茵散)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口服治疗;实验A组给予非比麸;实验B组给予非比麸和培菲康口服治疗.根据用药后患儿的大便情况、形状、次数及复发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大便次数效果优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性状评分结果显示,实验B组评分与另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结束后2周,实验B组治疗复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P<0.05).实验B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比麸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徐惠;顾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ICU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机械通气再插管率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机械通气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撤机治疗的ICU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鼻导管、面罩传统氧疗,观察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参数、气道湿化效果、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次数、再插管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pO2、PaO2均高于对照组,RR、PaC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再插管率、改善呼吸参数及气道湿化效果,降低经口咽通气道吸痰次数、并减少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作者:王倩;孙月雯;沈丽娟;关云艳;吴锡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ERCP+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ERCP及相关治疗术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80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ERCP+LC同期组(78例)和ERCP+LC分期组(102例),同期组在进行ERCP取石后即刻行LC,分期组在ERCP取石后,间隔2~5 d再行LC,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ERCP+ LC同期组ERCP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ERCP+LC分期组(P<0.05),术中出血量高于ERCP+LC分期组(P<0.05).分期组鼻胆管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同期组(P<0.05),分期组ERCP后中转LC+ LCBDE取石例数高于同期组(P<0.05),两组患者ERCP/EST取石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净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RCP+LC分期或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相近,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分期治疗法,ERCP+ LC同期治疗在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璞太;周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对照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结束时、苏醒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评估.结果 实验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小,而对照组各时间点HR、MAP、SpO2水平波动幅度大;且实验组拔管时、拔管后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BC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稳定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从而有助于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高桂锋;吴耀银;黄玉娥;黎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临床常见免疫性疾病.病理特征为慢性淋巴细胞为特征的甲状腺炎,HT常表现为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FHT),同时也容易并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PTC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PTC与FHT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FHT和PTC超声表现复杂,鉴别二者较为困难[2].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是一种可对选定组织内弹性模量进行定量测定的技术[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和FHT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及SWE检查,观察其超声弹性特征,研究SWE鉴别FHT和PTC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斌;张蓓;张琳堃;毛善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IMB模型的幼托儿童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手足口病(HFMD)幼托儿童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于2016年8月,选择我街道有证的4所幼托机构872名幼托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构建并分析IMB模型中预防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各组分间的关系,并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对幼托机构的目标人群进行基于IMB模型的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以及干预后幼托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预防信息知晓率、正向预防动机比例、预防行为技巧和预防行为的正确率.结果 干预后幼托儿童家长知晓率高于干预前,正向预防动机比例得分高于干预前,预防行为技巧和预防行为的正确率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知识来源于新闻媒体、互联网、专业书籍、专家讲座、社区宣传比例均高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IMB模型的HFMD健康教育利于提高HFMD信息知晓率,提升预防技巧,并有效落实预防措施.

    作者:夏青;俞杏雯;杨文洁;唐鑫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可有效缓解病情,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强尔;邹凤;杜虹;赵筱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tiae)又称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是一种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严重感染的病原菌.GBS常定植于健康成年人的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定植率大约为15%~30%[1].当人体身体机能免疫低下或缺陷时,例如糖尿病、癌症、酒精成瘾或HIV感染人群易发生GBS感染,成年人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2].

    作者:刘家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与射频热凝脊神经后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复合性神经病理性疼痛[1],临床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阵发性发作的烧灼样、刀割样、电击样、针刺样疼痛[2].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疼痛严重的影响患者睡眠质量[3].目前针对PHN的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治疗方法有:长期口服药物治疗、针对支配病变部位的神经阻滞、营养神经、抗病理性神经痛等,疼痛均可缓解,持续时间较短暂,远期临床疗效均不显著.本文观察我科近年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PHN,通过观察术前、术后VAS评分、生活质量、副作用的变化,并分析两种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生丽;康新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