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弹性成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及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郭晓波;刘颖;包玉瑜;池淑宏;林丽金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钼靶, 常规超声,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钼靶X线)及常规超声(US)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100例,均接受UE、钼靶X线、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判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64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E+钼靶X线+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94.00%,显著高于超声弹力成像的67.19%、76.00%,钼靶X线的78.1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US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E检查,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超声联合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联合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水平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脑梗死患者100例(实验组),按照病史及血糖检测继续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以及正常血糖组,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对照组),颈动脉彩超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人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检测出70例颈动脉不同程度的内中膜增厚,发生率为70%(x2=54.1,P<0.001);实验组的HCY,HbA1c,TC,TG,LD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HDL低于正常对照组(t=6.25,10.6,13.6,6.3,5.39,-4.2;P均<0.005);实验组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高(t=12.3,P<0.001);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血糖组(t=-13.4~-10.7,P均<0.005),并且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颈动脉彩超显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要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t=-8.98~-2.88,P均<0.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病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有效指标;颈动脉彩超联合脑卒中相关指标检测可以提高脑梗死的检出率.

    作者:杨丰美;杨英捷;高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生命网”的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目的 对参加“生命网”的冠心病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评价该模式对患者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依据“生命网”流程进行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命网”的延续护理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

    作者:刘俊娥;邢凤梅;王淑英;杨朝娣;林晓娥;巩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68份高度怀疑恶性胸腹腔积液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和细胞脱落病理学检查,对比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性.结果 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终结果,也明显低于石蜡包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包埋与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低于石蜡包埋.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政权;王宝军;杜秀杰;逯娟;郑宏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他汀药物联合非诺贝特对ACS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8例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脂作用.结果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G、TC、IDL-C、HDL-C、hs-CRP、ox-LDL、PL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I-C、hs CRP、ox-LDL、PL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席子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胎儿肝囊肿1例报告

    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良性病变,临床中以先天性肝囊肿较为多见,但胎儿肝囊肿较为罕见,据文献报道,胎儿肝囊肿发病率为1.4%~5.3%之间,其超声表现为肝内无回声区,有包膜,后场回声增强.本文将我院于2015年5月26日产前超声检出的1例胎儿肝囊肿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学会;苏建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根幽汤辅助用于四联疗法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四联疗法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根幽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梅;向薇;曾钟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46例(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和对照组154例(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外观满意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血肿发生率、皮肤坏死率、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瘢痕挛缩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患者具有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患者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

    作者:林士伟;孔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长期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对COPD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对COPD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因COPD伴慢性Ⅱ型呼吸衰竭入院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痰、平喘止咳以及无创呼吸机等对症治疗,通气模式:S/T模式,吸气相压力:14~20 cmH2O,呼气相压力:5~6cmH2O,以睡眠时治疗为主,治疗时间约12 h/d,使用呼吸机时保持床头抬高30°,氧流量2~5 L/min.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不应用无创呼吸机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 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各时间点的住院时间、出院后6个月内的再次入院率、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再次入院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动脉血气水平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动脉血气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吸氧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和患者的肺功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军;赵锐;徐杰;丁太龙;秦月芬;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氢氧化钙对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龋病、先天性畸形及外伤均引发年轻恒牙感染原因,一般其感染较易扩散,损伤根尖周组织,影响牙根发育,若未及时干预,可造成牙髓坏死,严重者可能引起牙骨质、牙根吸收,造成牙齿脱落[1].氢氧化钙制剂为首选根管诱导药物,其理化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可有效中和炎症所释放的酸性物质,减轻病灶疼痛感[2].笔者对45例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氧化钙方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欣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乙状结肠注水与注气行结肠镜检查的对比分析

    乙状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游离度高,弯曲多,也是结肠镜操作难度高的部位.部分患者乙状结肠形成“N”、“α”、“P”形袢曲,通常需要变换体位、钩拉解袢、腹部按压等辅助方法配合,患者痛苦大、医生操作难度高.为此,我们探索乙状结肠注水行结肠检查,与注气对比分析,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瑜;刘金国;张文秀;李玢玢;胡浩;蒋远健;张涛;刘杰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上肢手术、体重指数≥30 kg/m2的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年龄18~50岁.随机均分为四组(n=30):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组(US-NS)、超声引导定位组(US)、神经刺激仪定位组(NS)和传统异感定位组(TS).记录各组臂丛神经阻滞的评价指标.结果 US-NS组、US组和NS组阻滞成功率明显高于TS组(P<0.01);US-NS组、US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NS组和TS组(P<0.01),US-NS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US组、NS组和TS组(P<0.01);刺破血管发生率US-NS组、US组明显低于NS组和TS组(P<0.01),术后感觉异常发生率US-NS组、US组明显低于TS组(P<0.01).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肥胖患者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时间短,并发症少,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杨纲华;王立勋;卢增停;陈立新;李瑞钰;郭瑞;马钧阳;刘细斌;朱亮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Reid评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Reid评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12 000例,对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测,并对可疑病变患者进行Reid评分及病理检查.结果 联合检测对于癌前病变和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5%、95.2%;其中CIN Ⅰ诊断符合率为50.6%,CINⅡ诊断符合率为66.0%,CINⅢ诊断符合率为82.7%.宫颈癌前病变(包括HPV感染、CIN Ⅰ~Ⅲ)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组,占宫颈癌前病变总数的67.8%,宫颈癌主要分布在30~50岁,占宫颈癌总数的85.0%.RCI评分越高,CIN的诊断符合率越高.RCI诊断中的各项指标评分越高,病变越重,诊断符合率越高.结论 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Reid评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宫颈癌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于淼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超声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确切病因未明,但与卵巢功能失常及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2],可引起乳腺非生理性改变.因此,为了解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情况,作者对参加体检的206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12例子宫正常者,分别进行乳腺厚度的测量,并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谢瑾;胡瑾;杨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鼠孕期PFOS染毒对亲代及子一代怀孕情况及生殖器官病理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孕期(gestational day,GD)大鼠全氟辛烷磺酸(PFOS)染毒后对亲代及子代大鼠怀孕率、怀孕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雌鼠、40只雄鼠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各分为四组,灌胃染毒孕期大鼠.对照组:2%Tween-80即PFOS 0 mg/(kg·d);低浓度组:PFOS 0.4 mg/(kg·d);中浓度组:0.8 mg(kg·d);高浓度组;1.6mg/(kg·d).哺乳期停止染毒.合笼后的喂养过程中记录各组亲代大鼠怀孕只数,怀孕周期.哺乳结束时,髂静脉放血处死亲代大鼠及部分子代大鼠(每窝子代留下2只雌鼠,1只雄鼠),取生殖器官观察病理改变,子代大鼠不再染毒,喂养至2个月时,雌雄合笼1周,记录各组子代雌鼠的怀孕率、怀孕周期.实验结果采用x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亲代大鼠怀孕率各组间无差异,亲代大鼠怀孕周期中、高浓度组有所延长;子代大鼠怀孕率中、高浓度组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怀孕周期三个实验组均延长;亲代大鼠卵巢四个组均有病理改变;子代大鼠卵巢三个实验组发生病理改变,中剂量组睾丸有1例发育异常.结论 孕期全氟辛烷磺酸会对亲代大鼠的怀孕周期和子代大鼠怀孕率及怀孕周期造成影响,并能引起亲代及子代生殖器官的病理改变.

    作者:周洪媛;邓冰;范霞林;王加好;李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作者:沈小英;亓岽东;武鑫瑞;屈悦;张立英;张玉萍;许春伟;吴继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乙肝肝硬化APRI指数与HBV-DNA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APRI指数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101例,抽取空腹血化验肝功能(ALT、AST)、血常规、HBV-DNA(Log数)、肿瘤指标(AFP、SF)等相关指标,计算APRI指数,对APRI指数、血清HBV-DNA水平进行统计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APRI指数亦随之升高(P<0.05),但APRI指数和HBV-DNA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93,P>0.05).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SF亦随之升高,APRI指数和SF呈正相关(r=0.642,P<0.05).结论 临床可以应用APRI指数可以较好评估乙肝肝硬化程度,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并无相关性,故临床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应并重.

    作者:徐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六味地黄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ALP、TRACP-5b、OC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不同部位BMD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Ca、ALP、TRACP-5b、O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TRACP-5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P、O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的BMD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的腰椎L2~4、股骨颈BMD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能够显著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BM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鸿;詹开宇;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治疗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共80名,其中Hp阳性患者47例,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入选对象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胃溃疡患者治疗后Hp阳性率和耐药率.结果 观察组(Hp阳性)患者3435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Hp阴性)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Hp阴性)患者3435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435TT基因型患者Hp阳性率和耐药率均明显高于C3435T和CC3435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胃溃疡患者的治疗具有相关性,3435TT基因型患者较难根除Hp,耐药性较强.

    作者:卜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在查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两种方法,探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查体人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健康查体人员感染Hp的现状.方法 健康查体人员310名,抽取静脉血3 mL用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同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通过吹气方法检测Hp感染,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测定阳性总数为161例,阳性率为51.9%;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阳性总数为156例,阳性率为50.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目前健康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且Hp是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的危险因素,因而Hp的检测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通过比较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两种检测方法,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更适合各级医院大规模查体的需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文冰;宋晓斐;王子娥;刘义庆;陈兰兰;王景鸿;张培莉;张炳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HOMA-β、HOMA-IR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BG、2 hPBG、HbA1c、HOMA-β及HOMA-IR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BMI、FBG、2 hPBG、HbA1c、HOMA-β及HOMA-IR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x2 =7.118,P=0.008).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和减轻体质量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任汉强;沈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