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失败原因分析

董立明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治疗股骨干骨折, 操作失误, 内固定, 并发症, 应用, 技术, 对线, 病例
摘要:带锁髓内钉以其可靠的内固定和可获得良好的对位对线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失败的病例,并发症及操作失误的报道逐渐增多[1].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8例体会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TUPK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9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应波;周渝;陈忠;景攀;余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培养兔脂肪细胞凝血和纤溶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培养的兔脂肪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以不同浓度(分别为0、5、25、50、75 μg/ml)ox-LDL孵育兔脂肪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RT-PCR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F蛋白和培养上清中PAI-1浓度.结果 ox-LDL可增加兔脂肪细胞TF和PAI-1的表达和蛋白产生.在ox-LDL 50 μg/ml培养时兔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分别为0.844±0.015和0.672±0.022;ox-LDL75 μg/ml培养时分别为0.939±0.015和0.846±0.012,与对照比较(分别为0.763±0.013和0.529±0.013)明显增加(P<0.01).结论 ox-LDL能刺激脂肪细胞TF和PAI-1 mRNA表达,并使其蛋白生成增加,提示ox-LDL促进脂肪细胞TF和PAI-1分泌,继而影响血栓形成.

    作者:李洁琪;赵水平;方颖;吴立荣;李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氟西汀的浓度

    氟西汀(Fluoxetine)是一种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由于没有抗胆碱作用及心血管副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抑郁症、强迫症和神经性贪食的长期治疗.

    作者:郑志昌;杨继红;王培民;宋琪雯;孙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30例护理体会

    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静脉应用尿激酶(uk)超早期治疗脑梗死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红梅;吕美霖;胡玉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 3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及Ⅹ线资料.结果 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8例(1.3%),Ⅱ型494例(35.7%),Ⅲ型720例(52.0%),Ⅳ型152例(11.0%).发生股骨头坏死114例(8.2%),绝大多数在骨折后3年内发现,股骨头晚期塌陷55例(4.0%).骨折GardenⅠ-Ⅳ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分别为0%、5.9%、9.6%、10.5%,晚期塌陷率分别为0%、1.6%、5.1%、6.6%.4组年龄(<20岁、20~40岁、40~60岁、>60岁)的坏死率和晚期塌陷率分别为48.4%、15.6%、10.5%、3.8%和14.5%、8.2%、6.1%、2.0%,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和年龄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晚期塌陷的主要危险因素,Garden Ⅲ、Ⅳ型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作者:彭加友;史德刚;栗国梁;吴家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贵州省水族人群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型研究

    目的 分析水族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 C26304T、G27466A与G28152A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频率与组合分布特征.方法 获取自然人群个体水族197例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限制性酶切法(PCR-RFLP)检测XRCC1 C26304T、G27466A与G28152ASNPs.结果 XRCC1 C26304T SNPs基因型分布CC、CT、TT分别为57.4%、33.5%、9.1%,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1%、25.9%.XRCC1 G27466A SNPs基因型分布GG、GA、AA分别为79.7%、18.9%、1.5%,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1%、10.9%.XRCC1 G28152 A SNPs基因型分布GG、GA、AA分别为49.2%、43.7%、7.1%,G、A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71.1%、28.9%.XRCC1基因在C26304T和G28152A两位点的SNPs组合基因型频率较高的为CC+GA 53例(26.9%);C26304T和G274 66A两位点的SNPs组合基因型频率较高的为CC+GG 84例(42.6%);G28152A和G27466 A两位点的SNPs组合基因型频率较高的为GA+GG 73例(37.1%).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水族人群XRCC1基因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及其组合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SNPs与其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关系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邹焰;李宏彬;陆祥;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36例疗效观察

    经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方法常用于意识清醒患者,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使用目前尚有争议.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经面罩正压机械通气给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与经鼻导管给氧治疗者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厚荣;张谦;王文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洛莫斯丁化疗同步放疗临床观察(附38例报告)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术后病例38例,并同术后单纯放疗组30例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李旭;陈智;高跃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直视下钳取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42例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症之一,处理不及时往往预后较差.现将我科在纤支镜下钳取气管-支气管异物42例的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庞勤辉;靳蓉;邵晓珊;全小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160例护理体会

    我院于1999年4月至2006年6月对160例患者实施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仁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肉毒杆菌毒素食物中毒4例护理体会

    肉毒杆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于误食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其中毒机制,毒素主要作用于脑神经核、神经肌肉接头和自主神经末梢,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功能不全[1].

    作者:杨清团;陈琳;李登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儿童眼外伤53例护理体会

    儿童眼外伤是危害儿童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1],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儿童眼外伤53例.我们运用护理程序针对住院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具有眼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患儿住院期间疾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建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带T管患者胆道残留结石31例治疗体会

    我院经治带T管胆道残留结石患者31例,通过T管冲洗、经T管胆道镜、介入取石(X线透视下经T管窦道插入特定的导管及取石蓝)、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微创方法,避免了因胆道残留结石再次开腹手术引起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宪群;牛刚;杨媛媛;郝文黔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度骨盆骨折21例治疗体会

    随着近年来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增高,而严重的骨盆骨折合并伤多,常伴严重失血性休克,死亡率较高.因多发伤伴严重失血后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就更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胡安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巨大肾积水肾折叠术对保存肾脏的作用(附21例报告)

    1997~2006年我们对21例巨大肾积水患者在解除梗阻的情况下行肾折叠加固定术治疗,术后肾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图超;罗洪;李良成;杨政旭;胡志雄;郭贵华;杨胜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体血液回收的临床应用(附19例报告)

    2004年我院对19例腹腔脏器闭合性损伤、妇科宫外孕破裂并失血性休克、脊柱外科等手术采用美国Medtronic AutoLogTM进行术中自体血回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泽燕;彭春莲;唐英;孙远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13水平的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的变化及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及IL-13在本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分组:4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其中有22例轻症组(临床评分<6分),20例重症组(临床评分≥6分);16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组(无过敏史和哮喘病家族史).(2)用ELIAS法检测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1)观察组血清IL-3的含量为(6.88±2.12)ng/L,正常对照组为(5.48±1.28)ng/L,两组比较IL-13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症组和重症组分别为(7.11±1.95)ng/L、(6.64±2.24)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血清IL-13含量明显增高,提示IL-13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但IL-13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范丽;张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颈路臂丛阻滞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2004~2005年我院麻醉科应用颈路臂丛阻滞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献锋;陈淼;冉启华;孙小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在滋养细胞肿瘤48例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诊断滋养叶细胞肿瘤国内早有报道[1],本文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CDFI)和多普勒频谱(PW)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血流进行观察,并结合血β-HCG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在判断肿瘤性质、评价化疗效果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5例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治疗应用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指现有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约占室速的10%[1].

    作者:刘志琴;杨天和;蔡运昌;刘小桥;郑亚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