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疗效观察

石国庆;黄芸;王红;吴会超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三联疗法, 治疗策略, 阳性,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三联短程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致病因子, 症状缓解, 临床疗效, 溃疡愈合, 基础, 患者, 感染
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U)重要的致病因子.目前对Hp阳性PU患者的基本治疗策略是在以PPI为基础的1周三联疗法根除Hp后,继续用3周PPI以确保溃疡愈合和症状缓解.本文观察埃索美拉唑1周三联短程疗法对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病人的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我科2000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32例痛风患者实施周密、细致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纪秀君;衡雪纪;李顺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小型水电站职业卫生专项调查

    为了探讨中、小型水电站的职业危害特点,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1]配套法规的要求,作者于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对我省中、小型水电站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

    作者:李红;冯慈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治疗40例临床随访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妇女的生存年龄也随之不断增长,进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多.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落,其中约75%的妇女会出现轻、重不同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有一部分症状严重需要治疗.

    作者:凌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3例艾滋病症候群及误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的不断上升,到各级综合医院就诊的HIV/AIDS病人也越来越多,且其临床表现各异.为了进一步把握我国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我们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3例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何勤;李家锋;季福玲;余德厚;肖玉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笑气吸入麻醉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手术简单易行,但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紧张和疼痛.为了减轻人流时的痛苦,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笑气吸入麻醉应用于人流术中,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明显减轻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胃镜检查心理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006年1~6月,我科对学龄前期及学龄期[1]的再发性腹痛[2]140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对胃镜检查的患儿心理反应进行了观察及分析,并实施了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庞勤辉;朱莉;全小丽;石维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酸对2型糖尿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尿酸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1~15年随访,观察其心肌梗死发生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对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尿酸、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梗发生的关系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尿酸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与性别、尿酸无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尿酸正常者比较,其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发生时间早,但将高尿酸血症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因子证据不够充分.

    作者:巴俊强;蒋成燕;袁立英;刘芙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151例临床分析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遇到睡眠呼吸异常问题.刘玺诚等[1]对我国8个城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7.1%,其中睡眠频繁鼾症的发生率为5.7%,睡眠呼吸暂停为0.4%,表明睡眠障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

    作者:饶立;高国芬;张惠琴;梁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回盲部肠扭转一例

    患者男,于2006年12月8日因脐周疼痛8小时入院,否认胃病史不及洁饮食史.体查:T37.5℃,P90次/min,R21次/min,BP100/60mmHg,腹平软,脐周及右下腹有压痛,以右下腹压痛为重,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21.8X109/L,N83%,腹部平片无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作者:陈云端;王明素;何修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护理

    硬膜外麻醉及腰麻联合应用,可有效的阻滞分娩时的疼痛,且副作用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选择2005年3~12月在我院住院的55例分娩孕妇进行了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润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型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组织形态学特征

    目的 观察C型子宫内膜种植窗期形态学的特征.方法 应用组织形态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C型子宫内膜10例与A型子宫内膜10例(对照组)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C型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其腺体面积、腺体周长、腺体大直径、腺腔面积、腺腔周长、腺腔大直径、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均小于A型子宫内膜,C型子宫内膜组织结构构成比包括:腺体面积、腺腔面积、腺上皮细胞总面积和腺/间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间质面积大于对照组.结论 (1)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腺体发育不良可能是C型子宫内膜患者种植率低下的重要原因.(2)黑白B超测量C型子宫内膜厚度预测其容受性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李权;谭晓珊;王丽;陈家仙;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25例报告

    我科于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2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悦;李安国;石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

    肺炎是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有些类型的病死率很高,且其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T细胞和NK细胞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研究表明,肺炎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均与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相关[1].因此,对肺炎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T细胞和NK细胞的检测,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作者:渠巍;马莉;李虹;张健;常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清醒期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附48例报告)

    氯诺昔康(Lormoxicam)用于各种慢性疼痛治疗报道较多.我们尝试应用于急性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苏金华;王晓峰;张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球头硅胶管逆行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54例疗效观察

    溢泪是眼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发病原因调查,主要为鼻泪道阻塞引起.基层医院在治疗上主要以鼻泪管逆行植管术为主要治疗方法.2005年10月我们采用球头硅胶管替代柱状硅胶管对鼻泪管阻塞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彭家民;曾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ras干扰性RNA对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CD44V6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重组质粒pshRNA/H-ras转染卵巢癌SKOV3荷瘤裸鼠,观察Ras信号传导通路中信号分子的变化.方法 选用裸鼠20只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陡脉冲电转重组质粒pshRNA/H-ras于瘤体中,于治疗后21天处死裸鼠并取瘤体组织固定,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细胞膜、浆中见变异型细胞黏附分子44(CD44V6)的阳性表达,而转染pshRNA/H-ras实验组CD44V6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as的小干扰性RNA可下调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对阻止肿瘤侵袭转移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作者:王萍玲;孙袁;梁雪雯;胡丽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和气胸患者相对增多,临床上对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治疗多采用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由于反复穿刺和引流管较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胸腔内感染、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魏淑华;李书芬;金华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PEDF与喉鳞癌组织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喉癌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PEDF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人体喉鳞癌标本和11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标记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分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上述喉鳞癌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统计学分析上述分子标记物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子标记物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的正常喉黏膜(11例)均有PEDF表达,喉鳞癌组织PEDF表达率47%(20/42),VEGF表达率57%(24/42),淋巴结转移者呈现PEDF低表达,表达率14%(6/42)(P<0.01);喉癌组织中PED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P<0.01)和VEGF(P<0.0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PEDF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喉鳞癌细胞发生淋巴及血管转移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大虎;陈乾美;耿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ELISA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大鼠的血清抗体反应及其间接ELISA检查与诊断方法.方法 将肺炎支原体疫苗分别以滴鼻、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方式免疫大鼠,收集动物血清,以方阵滴定法和间接法确立ELISA检测实验的适条件,用间接法检测不同方法与时间免疫动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ELISA系统的适工作条件包括抗原包被浓度10×10-4g/ml、血清稀释度1:40、酶结合物1:5000.以该系统检测滴鼻免疫大鼠共21只,免疫6次2只大鼠血清抗体阳性(66.67%),免疫7次后阳性率达100%;腹腔免疫和静脉免疫大鼠各18只,免疫2次后2只大鼠可检出特异性抗体(66.67%),免疫5次后全部动物均为血清抗体阳性(100%).结论 肺炎支原体0.0016g/只以滴鼻、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均能够使大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以间接ELISA检测法检查腹腔免疫组和静脉免疫组大鼠血清免疫2次后即有部分大鼠血清抗体检测即呈阳性,5次后阳性率达100%,而滴鼻免疫组大鼠直至免疫6次后部分血清抗体检测才可呈阳性其阳性率与腹腔免疫和静脉免疫2次阳性率相当.间接ELISA法可有效检测支原体感染动物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快速简便方法.

    作者:吴晓娟;王和;陈峥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移植肝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改良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 h是否静脉注射PNS(50 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PNS预处理组(PNS组)和NS对照组(NS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及AST,HE切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RT-PCR法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各时点,PNS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低于NS组(P<0.05);再灌注后6h,NS组大鼠肝组织的MPO含量明显高于PNS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h、6h,PNS组大鼠肝组织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大鼠肝移植I/R损伤;PNS对肝移植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PMN)的浸润有关.

    作者:张毅;冉艳;叶启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