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除雄鼠球海绵体肌与不育关系的探讨

陈宗平;赵泽驹;吴涛;李本根;付逆;陆立;邱兆雨;王琦;陈秀婷;周超

关键词:球海绵体肌, 雄鼠, 不育, 勃起机制, 勃起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肌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在勃起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生殖期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切除球海绵体肌组(20只),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5只),非手术组(5只).手术后1周选用育龄期雌性大白鼠30只,随机与上述三组一一配对饲养,观察2月,了解三组配对雌鼠受孕情况.结果 切除球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4只,雌鼠17只受孕,受孕率89.6%.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1只,雌鼠5只均未受孕,受孕率0.非手术组5只雌鼠均受孕,受孕率100%.切除球海绵体肌组与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雌鼠受孕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与非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雄鼠球海绵体肌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及不育,球海绵体肌在勃起机制中不起作用.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不典型哮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不典型哮喘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147例不典型哮喘患者用肺功能仪测定基础肺功能及吸入不同剂量组胺后的肺功能,同时对PEF、FEV1、MMEF同步进行测定,观察三者的变化.结果 147例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62例(42.2%),可疑阳性31例(21.1%),正常54例(36.7%).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阳性组结果提示MMEF下降与FEV1下降呈明显相关性,且MMEF下降的幅度大于FEV1的改变;可疑阳性组MMEF与FEV1亦呈同步下降,下降值均≥20%,幅度也大于FEV1;正常组MMEF与FEV1也有很好的同步性,且MMEF激发前后所测值((x)±s)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临床高度怀疑哮喘而基础肺功能正常的病人,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以便作出早期诊断.

    作者:杜娟;陈飞飞;周影娜;桂坤;张先明;龙启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附7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所致的肝外胆管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临床课题.近2年来,由于LC在我省的广泛开展,我科已陆续诊治外院LC所致胆管损伤病例7例.本文就这些病例的损伤原因及其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兴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氟他胺对仔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氟他胺对雄性仔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从孕12~17 d连续6 d实验组每天腹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氟他胺4 492.2、4 882.8、5 273.4、5 664.0、6 054.6 μg/kg,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于怀孕20 d行剖宫术,提取雄性仔鼠睾丸,做电镜检测;并于出生后第2、13、28d观察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的指标.结果 染毒组雄性子代肛殖距除4492.2 μg/kg剂量外,其余各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依次为0、29.00%、63.68%、93.02%、100%;单侧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4.55%、8.70%、13.95%、15.56%;乳晕延迟退化率均为100%;各组前列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电镜检测的结果表明睾酮生成的细胞器受损.结论 宫内暴露于氟他胺可使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异常.

    作者:李岩;张浩;吴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支架成形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报告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区,但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肿瘤所造成的食管狭窄是导致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内支架植入术现被认为是晚期食管癌恶性狭窄的佳姑息治疗手段.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带膜支架植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政;林世海;罗磊;胡基平;苏云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对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2版)正文与附录制剂通则中存在问题的商榷

    《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2版是1995年出版的,作为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至今已使用十多年.这期间我国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更趋于规范.

    作者:徐树芸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后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曾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自从百白破混合制剂纳入计划免疫后,针对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普通的百白破疫苗(DPTw)接种后副反应较多,甚至出现少数神经系统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3月推广使用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精制百白破, DPTa),为推广疫苗的应用,我们对两种百白破制剂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玉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儿童右侧卵巢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8例分析

    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和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发生在右侧卵巢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我院收治儿童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和黄体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辉;安妮妮;何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巨大胎儿与难产关系的探讨(附12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巨大胎儿(新生儿体重≥4 000g)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巨大胎儿属高危妊娠,巨大胎儿通过正常产道分娩常常发生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子宫破裂或软产道损伤,胎儿可发生窒息、产伤、死产,故巨大胎儿的准确诊断并选择合理分娩方式仍是产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本文对122例巨大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探讨巨大胎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力求做到产前准确诊断,降低母儿并发症.

    作者:刘萍;樊芝燕;伍声鸣;袁筑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补肾温阳、祛风散寒法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前后诸症38例

    绝经前后诸症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机以肾虚为主,可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或阴阳两虚而出现不同症候,临床辩证阴虚者多占70%~75%,阳虚或阴阳两虚占15%,其它兼夹型占15%[1],临床治疗阴虚者疗效肯定,阳虚者则疗效欠佳.笔者自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采用补肾温阳、祛风散寒法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前后诸症38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帆;黄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剂量善宁联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4例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为内科急症,病死率达8%左右.尤其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10%以上.除部分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外,多数大出血需内科治疗,出血能否及时有效被止住是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关键因素.我院消化内科自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68例,应用善宁静脉滴注,云南白药保留灌注,辅以制酸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阳凤涛;李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大面积烧伤伴低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大面积烧伤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低钾血症又是引发多种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规心电图检查在低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因此,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对低钾血症和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龙丽娟;郁顺萍;蔡湖平;鲁永兰;许祥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系基底动脉尖部5条血管供血区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以中脑、丘脑、小脑、枕叶和颞叶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的临床应用,极大提高了TOBS的诊断水平.本文收集9例经MRI确诊的病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王璐;乐欢;李德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维生素K3、Dispase联合防治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Dispase和维生素K3分别单独和联合用药对实验性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 的防治作用与毒性.方法 40只兔眼,分为对照组、Dispase组、维生素K3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眼).采用眼球穿通伤及玻璃体内注入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方法制备外伤性PVR模型后,经睫状体玻璃体腔注入药物,观察比较Dispase、维生素K3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实验性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结果 用药组平均增生级别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平均增生级别低于单独用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视网膜前的平均增生总细胞数及平均增生成纤维细胞数,维生素K3组和联合用药组少于对照组及Dispas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两组比较无差异,后两组亦无差异.视网膜前的平均增生色素上皮细胞数及平均增生神经胶质细胞数,对照组与各用药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各用药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无明显异常.结论 维生素K3与Dispase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外伤性PVR的发生、发展,且两者有一定协同作用,对视网膜无毒性损害.

    作者:张凯;李志敏;李明;吴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与CT诊断对照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arterial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SA)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病.临床将颈椎病分为6型[1],CSA是其中一型,临床症状较复杂.本文总结我院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与X线平片、CT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与研究,探讨其X线平片、CT影像上的各种表现及诊断价值,并对比分析,对两种检查方法作出评价.

    作者:文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52例

    对于食指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以往多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但存在需多次手术、皮瓣臃肿、无感觉等缺点,现已很少应用[1].而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或足部的微型组织瓣移植,技术要求高[2].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我科采用第1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5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玲;田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切除雄鼠球海绵体肌与不育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肌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在勃起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生殖期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切除球海绵体肌组(20只),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5只),非手术组(5只).手术后1周选用育龄期雌性大白鼠30只,随机与上述三组一一配对饲养,观察2月,了解三组配对雌鼠受孕情况.结果 切除球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4只,雌鼠17只受孕,受孕率89.6%.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1只,雌鼠5只均未受孕,受孕率0.非手术组5只雌鼠均受孕,受孕率100%.切除球海绵体肌组与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雌鼠受孕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与非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雄鼠球海绵体肌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及不育,球海绵体肌在勃起机制中不起作用.

    作者:陈宗平;赵泽驹;吴涛;李本根;付逆;陆立;邱兆雨;王琦;陈秀婷;周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贵州省部分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弓形虫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播途径复杂,人群普遍易感且感染率高,对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优生优育具有极大影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作者:王世海;陈兆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3例病因分析

    高胆红素症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新生儿期较为常见,其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死亡率高,是小儿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及时查找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早期治疗,对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王维娟;陈丽;王薇;吴克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31例临床分析

    产科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全国孕产妇死亡检测协作组有文献报道[1],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就是产科出血.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分娩7 253例,产科实行急症子宫切除31例,发生率0.427%,本文31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现将31例急症子宫切除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弓玛丽;曹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浓度IGF-1作用下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学变化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模型大鼠按rhIGF-1注射浓度不同随机分为6组:0μg/ml(对照组)、1μg/ml、2μg/ml、4μg/ml、8μg/ml、16μg/ml组,每组5只,隔日在正畸牙颊侧牙龈粘膜下注射不同浓度rhIGF-1,注射体积为0.1ml,第10天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其牙周组织作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结果 随rhIGF-1注射浓度增加,牙周组织改建逐渐活跃,之后趋于稳定.压力侧以破骨细胞活动为主,4μg/ml组骨吸收活跃;张力侧以成骨改建为主,8μg/ml组成骨细胞功能活跃.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外源性rhIGF-1可加速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

    作者:范芹;刘建国;梁颖;彭彩刚;江策;张疆弢;管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