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25例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陈秋;李珍武

关键词:颈椎前路, 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盘摘除, 植骨融合术, 护理体会, 方法
摘要: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0年10月至2004年9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薄型子宫内膜种植窗期血管生成状态及整合素β3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薄型子宫内膜种植窗期血管生成状态及整合素β3表达的变化.方法 以月经周期尿黄体生成素(LH)峰日子宫内膜厚度<8mm不孕妇女2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不孕妇女25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微血管密度(MVD)和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MVD及整合素β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MVD与整合素β3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916,P<0.01;r=0.956,P<0.01).结论 薄型子宫内膜种植窗期存在血管生成不良和整合素β3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导致这类妇女妊娠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作者:谭晓珊;秦娟;谭兵兵;叶贵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原发性鼻咽结核伴颈淋巴结核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本院传染科护士,因右侧涕中带血1个月,发现颈部包块15天于2006年3月就诊.诉1个月来右侧涕中带血,未予重视,近半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感乏力,并明显消瘦,否认出现流脓涕,咽喉疼痛不适,耳鸣、眩晕等症状.

    作者:陈蓉;路兰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80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80例进行参麦注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吉西;李林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对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检测的临床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趋于老龄化,老年人高血压病(HT)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老年人高血压的高发率及致死、致残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罗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贵州省某陆军男性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调查

    不少文献报告了新兵心理健康情况[1~3].本文对贵州省陆军某部两个连157名男性新兵在入伍后14天进行了首次SCL-90及16PF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鹰;李莎莎;张国云;徐远蓉;闫月敏;罗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定喘穴封闭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定喘穴具有止咳平喘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针刺定喘穴具有降低气道阻力,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近期,我们采用定喘穴封闭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国凡;胡蓉;柯勇;缪春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管介入治疗21例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输卵管破裂,大量出血,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病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和介入治疗的兴起,为该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本文旨在初步探讨采用血管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及疗效.

    作者:姚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围生儿死亡原因的相关因素分析

    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围生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我院1996至2004年9年间围生儿死亡病例157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围生儿死因,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防治围生儿疾病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围生儿医疗保健质量.

    作者:胡科丽;况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25例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2000年10月至2004年9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作如下报道.

    作者:陈秋;李珍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27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畸胎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剖腹手术,但术时囊性畸胎瘤内容物在腹腔内溢出是否会发生腹膜内肉芽反应,急性腹膜炎,粘液性腹水仍有争议.现对我院所作腹腔镜下良性畸胎瘤手术27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T诊断急性胰腺炎30例分析

    在急腹症病人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结合病史CT能够对本病作出诊断,并动态显示其病理演变过程,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作者收集了2000年11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完整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何职应;刘吉刚;田江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贵阳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心理状况分析

    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1].

    作者:郑之峻;罗倩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43例临床分析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4年来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43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华;黄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6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之一.DR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5~9年内约有10%发生眼底病变,超过15年者有50%发生,25年以上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者达到80%[1].

    作者:康玲玲;李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脑出血41例临床分析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由于小脑位于幕下后颅窝,突发出血导致颅高压引起枕骨大孔疝,患者常常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但因小脑出血起病突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漏诊[1],造成患者在发病后失去早期手术机会.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9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的小脑出血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拟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与患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梁代义;瞿浩;李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引导自动活检在48例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我室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月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对48例乳腺病变行自动活检穿刺,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倩;张聪建;熊彦;董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贝复剂治疗萎缩性鼻炎78例疗效分析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患,约占耳鼻喉科疾病的0.7%~3.9%,我国在贵州、云南地区多见,病因至今不明,治疗方法多,但效果欠佳,笔者2000年2月至2004年1月将贝复剂应用于萎缩性鼻炎78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熊世珍;程永华;彭易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氧氟沙星治疗40例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结核菌的耐药给结核病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极为重视的问题.我科于2003年7月起用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春;徐艳梅;柏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细胞壁缺陷沙门菌细胞多糖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壁缺陷沙门菌的细胞多糖组成特点及其变异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鲎血细胞溶解物试验,分别对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DM)以及伤寒沙门菌的CWDM返祖菌株的细胞壁多糖、细胞外多糖、脂多糖进行定性、定量实验,检测与分析沙门菌CWDM及其返祖菌株细胞多糖的化学组成特点.结果 伤寒沙门菌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CWDMs细胞壁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亲代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粗糙型返祖菌,鲎血细胞溶解物试验定性试验结果显示,两种细菌的CWDMs均表现为阴性反应,但定量试验表明其含量仅为细菌型和伤寒沙门菌返祖菌含量的1/30.结论 细胞壁缺陷可导致沙门菌发生细胞壁多糖、细胞外多糖及脂多糖的含量减少.

    作者:江滟;王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方磺胺二甲嘧啶致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22例分析

    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常导致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凝血功能障碍,尤以颅内出血危险.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治疗较困难.因此,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较高.我院1994年7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因服用复方磺胺二甲嘧啶致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22例,现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陆韦;张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