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鹰;袁平;欧阳杏娟;欧阳红娟
目的通过对97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测定分析,以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对感染程度及病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了37例重度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A组,于入院后第1日及第2日均按患者是否存活又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20例重度肺部感染恢复期患者(B组)、30例轻度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C组)、30例轻度肺部感染恢复期患者(D组)及30例正常对照者(E组)外周血的TNF、IL-1、IL-6、IL-8和IL-2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TNF水平A组和C组均较B组、D组、E组显著增高(P<0.05),而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IL-1、IL-6及IL-8水平A组均较C组显著增高(P<0.05~0.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以及两组急性期与E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0.001);(3)IL-2水平A组和C组均较E组增高(P<0.05);(4)重度肺部感染患者TNF水平入院第1日及第2日无论存活组还是死亡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5)IL-1、IL-6水平入院第1日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入院第1日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与第2日同组比较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而第2日的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IL-8水平无论是入院第1日或第2日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入院第1日与第2日同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0.01);(7)IL-2水平第1日及第2日死亡组均较存活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胞因子TNF在感染程度及病情预后判断方面似缺乏临床价值;IL-1、IL-6虽能反映患者有无感染及感染的轻重,但在判断病情的预后方面亦缺乏临床价值;IL-8无论是在反映感染的轻重还是反映疾病的预后方面均较TNF、IL-1、IL-6敏感,是判断感染程度及病情预后的佳指标.
作者:胡系伟;闻心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鞍区肿瘤手术的全切除率不断提高,手术死亡率亦明显下降.但因手术对鞍区结构的干扰和损伤,难免出现一些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尿崩症、低钠血症等.为此,我们对1998年5月至2003年3月间的76例鞍区肿瘤手术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小柱;刘窗溪;杨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硬化型颈动脉狭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998年6月至2003年5月对23例症状性动脉硬化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3例中22例放置内支架成功,1例因主动脉弓过于迂曲延长放置失败.平均狭窄率从86.9%(60%~99%)下降至8.5%(0%~36%).22例内支架成形术成功者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等症状.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动脉硬化型颈动脉狭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和大量可靠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评价.
作者:徐国斌;周石;王帆;王学建;宋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更希望在分娩中无痛.以至因害怕产痛而选择剖宫产的人逐渐增多,成为剖宫产社会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间于产程活跃期至第一产程末采用50%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岭梅;郭静;谢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产物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p63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甲状腺肿瘤标本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7%(28/60).其中30例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18/30),其中30例腺癌中为33.3%(10/30),腺瘤和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甲状腺肿瘤中p63蛋白的表达与p16蛋白的表达在腺瘤和腺癌组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p16蛋白表达的缺失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抑癌基因p16、p63共同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发生过程可能存在p16、p63蛋白的协同作用,其异常表达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黄平;李德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麻风畸残已被公认是阻碍康复、导致贫困和社会排斥的根源[1].因此,预防和控制畸残,实施畸残康复,正日益引起重视,并成为麻风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牟鸿江;柯伟;包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儿童结缔组织病之一,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现将我科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例资料作如下分析.
作者:冯杰;郑罡;何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2年12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TVPO)治疗异位妊娠52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倪胜生;吴培新;许泽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于近年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患者1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明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它与不同疾病的关系和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备受重视.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与活动性慢性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的MALT淋巴瘤及胃癌的发生有关;与胃肠道外疾病如冠心病、贫血的发病亦有关.
作者:洪阳;周力;谭玉洁;王焰;叶琳;李菁;史俊敏;宋静芳;罗冰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胶体预充对心肺转流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6例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例.分别以人血白蛋白(A组)、琥珀酰明胶(G组)和6%羟乙基淀粉(H组)预充,于麻醉前(T0)、转流中(T1)、转流毕(T2)、术后6小时(T3)、术后24小时(T4)抽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ESR、血沉方程K值、HCT、RBC刚性指数和RBC电泳指数).结果(1)三组T1、T2时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HCT均低于T0时(P<0.05或P<0.01);A组和H组T4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仍未恢复(P<0.05或P<0.01).三组T1时RBC电泳指数均大于T0时(P<0.01或P<0.05),且A组和H组T2和T4时仍大于T0时(P<0.01或P<0.05);G组RBC刚性指数在T1时大于T0时(P<0.05)且直至T4时仍未恢复(P<0.05).(2)T1时A组和H组的血浆粘度大于G组(P<0.05);G组的RBC刚性指数大于A组(P<0.05).T3时H组的全血粘度仍大于G组和A组(P<0.05或P<0.01).结论琥珀酰明胶预充在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性质方面优于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
作者:李克峰;安裕文;冯亚平;舒义竹;韦明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血透患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效率以及透析器复用对清除作用的影响.方法测定10例常规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β2-MG浓度和改用高通量透析后第1、3、5、8次透析前后血β2-MG浓度,并与此10例常规维持性血透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β2-MG浓度作对照.结果CRF患者血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高通量透析第l、3、5、8次前后血β2-MG浓度明显下降(P<0.001),下降率分别为33.8%、29.8%、26.4%、23.5%.随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下降率减低(P<0.05),后经4周共8次透析后,β2-MG浓度较高通量透析前下降非常显著(P<0.001).结论(1)维持性血透患者血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常规血液透析不能清除血β2-MG;(3)高通量透析对血β2-MG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但清除能力随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而降低.
作者:赵安菊;黄先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乳腺肿瘤钙离子激活中性蛋白酶(CANP)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蛋白印迹分析法显示乳腺肿瘤细胞和组织CANP小亚基的蛋白水解或周期蛋白E低分子(LMW)片断的形成,并通过LabWorks软件进行结果定量分析以判断CANP活性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和组织CANP小亚基蛋白水解或LMW周期蛋白E的定量分析结果能反映CANP活性的变化.乳腺肿瘤组织和细胞CANP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不同临床阶段乳腺癌之间CANP活性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肿瘤的发展其CANP活性进一步显著升高.结论周期蛋白E或CANP小亚基的蛋白水解程度可作为测定CANP活性的有效指标.乳腺肿瘤组织及细胞CANP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ANP活性变化可作为判断乳腺肿瘤临床进展的重要标记.
作者:王旭东;冯忻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型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可因全身炎症皮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使病情恶化,死亡率增高.反复短时静-静脉血滤(RSVVH)疗法不仅可以直接滤过血淀粉酶,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对SAP患者血清中多种主要的炎性介质予以驱除,是目前早期清除SAP患者血淀粉酶和促炎细胞因子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其治疗SAP的临床效果和经济学价值.
作者:查艳;周力;刘琦;张祖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贵阳市伤寒(包括副伤寒)常年发生,过去多因农村井水污染造成该病的暴发流行,暴发病例在总体病例数中所占比例较大,防治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预防和控制暴发疫情上.
作者:陆朝国;蒋巧英;罗月雪;石作宏;陈梅;袁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由Thomas Wells于1685年首先提出[1],1945年Ekbom在总结一系列病人的基础上,将其正式命名为不宁腿综合征[2].RLS临床少见,国内报道较少,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13例RLS患者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坚;陶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肺心病感染急性发作期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慢性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和肺动脉压增高,导致肺心病加重而发生心衰,甚至并发顽固性心衰,治疗较为困难.我科自2001年9月至2003年2月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静脉滴注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肺心病心衰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徐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重建是当前喉科医生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目前国内已有许多方法,如食管发音、咽-气管吻合重建发音功能、人工喉、电子喉、气管食管造瘘等许多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患者常出现误吸呛咳或不能发音、发音不清、发音困难等.我科自1999~2003年采用全喉切除食管气管发音管成形术治疗8例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漆一飞;陈月婵;李德宏;彭易坤;程永华;倪茂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NP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NPC组织中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64例NPC中nm23、p53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35/64)、29.7%(19/64)、81.3%(52/64),nm23、p53和bcl-2蛋白表达均与NPC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0.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nm23、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参与了NPC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作者:何常;薄丽;钟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前臂皮肤逆行套脱伤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我科自1997年以来利用前臂逆行套脱皮肤上的静脉与创面周围的相应静脉进行吻合,然后将皮肤原位回植,套脱皮肤全部存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德飞;李自力;朱文;赵桂香;李作勇;郭晓波;王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