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心病患者体内TNF、TXB2、PGFla变化及临床意义

丁黎萍;余黔灵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肿瘤坏死因子,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β2(TXB2),6-酮-前列腺素(PGFla)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晨起空腹血,用GD-400-a计数器,通过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NF, TXB2 及 PGFl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降低,, PGFIa升高.结论肺心病体内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指标.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心病患者体内TNF、TXB2、PGFla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β2(TXB2),6-酮-前列腺素(PGFla)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晨起空腹血,用GD-400-a计数器,通过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NF, TXB2 及 PGFl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降低,, PGFIa升高.结论肺心病体内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指标.

    作者:丁黎萍;余黔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B超诊断胎儿颈部淋巴囊肿一例

    患者,24岁.孕21周,腹痛1月余入院.腹痛为阵发性隐痛,阴道无流血及流液;孕3月有农药(敌百虫及乐果)接触史,养宠物1年;B超检查示:宫内-胎儿,头上方,胎头双顶径4.3cm,胎心及胎动好,颅骨光环与脊柱连续,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羊水深5.1cm,于胎儿左后颈部可见-囊性包块,直径8.1cm×5.6c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为无回声暗区并有光带分隔,胎儿整个似被一层组织包裹,两强回声线之间为分布均匀的等回声光点,厚处达2.0cm,胎儿左、右胸腔内见液性暗区厚分别为1.1cm与0.6cm,腹腔内液性暗区厚为1.2cm,肺与肝脏光点回声增粗、增强.

    作者:陈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巨大宫颈肌瘤变性一例

    患者39岁,孕1产1,因妇科普查发现盆腔肿物5天,于2001年9月11日人院,既往月经规律,月经量中,用避孕套避孕.末次月经2001年8月30日.

    作者:唐诗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巨大儿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探讨(附150例报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巨大儿的发生有着上升趋势.探讨其特征及相关因素,对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150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苏卫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查处生产销售劣质饮料案例分析

    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卫生监督员的职责.在查处假冒伪劣食品的行动中,卫生执法人员受到了层层阻力.

    作者:王怡;陈一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肾后下部切开结合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状结石36例报告

    我院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联合运用肾后下部实质切开、气压弹道碎石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性鹿角状结石3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洪星;王振宇;汤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游离睑板结膜瓣修复眼睑缺损6例临床分析

    眼睑全层缺损的修复分前、后两层,后层尤为重要.对上睑中央大面积缺损,我们用带蒂的睑板结膜瓣推移修复后层,存在两方面问题:(1)用下睑板结膜瓣向上推移修复上睑中央大面积缺损,2月后剪断蒂部下睑后层的支架全部上移到上睑,下睑外形及功能可能受影响;(2)对下睑偏内或偏外的缺损从上睑中央推移睑板结膜瓣,残留在上睑原位的睑板结膜可能错位,不能很好支撑上睑,上睑缘不规则.

    作者:蔡善君;秦应举;胡名华;王卫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术中肠镜在诊治不明原因小肠出血中的应用价值(附12例报告)

    小肠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收集我院及笔者在广州南方医院进修期间经治的不明原因小肠出血12例,经采用术中肠镜的检查方法均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晴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儿童肺门淋巴结核规范化治疗的探讨

    儿童结核(肺门淋巴结核)在我省仍属儿科常见病种之一,但各地治疗方案不统一、不规范.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各种治疗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观察、对比、总结,其中应用6HR的化疗方案治疗儿童结核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简淑媛;张万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1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延长融合;而假性湿疣无诊断性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样病变.

    作者:郑洪;李德祥;胡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运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2型糖尿病36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两组对象的红细胞免疫粘附性(RCIA)及红细胞膜免疫复合物(CIC on RM),并将糖尿病组RCIA与临床代谢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RCIA及CIC On RM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P<0.05),RCIA与病程及HbAlc成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其下降与病程及糖代谢控制不良有关.

    作者:王小英;李明泽;李树仁;唐诗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钻孔对口冲洗引流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报告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由于脑表面的浅静脉出血造成,因其出血慢,多在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病人一般年龄较大,多合并有其它器官疾病,术后容葺易发生并发症.

    作者:谢江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参对兔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保护兔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内皮机制.方法以免肾缺血再灌注为模型,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肾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总活性及一氧化氮(NO),并用Elasa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白蛋白(Alb),试图分析NOS总活性、NO与肾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正常肾髓质较皮质能产生更多的NO.(2)缺血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下降,NO显著增高.(3)再灌注后,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升高,而NO显著下降,肾功能明显受损.(4)肾缺血注射丹参后再灌注,肾组织NOS总活性进一步升高,而NO变化不明显,尿RBP及Alb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1)生理情况下,肾髓质较皮质能产生更多的NO,这对肾髓质血流分布及其功能的调节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NOS活性升高与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3)丹参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肾小管及肾小球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4)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中的NO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梁国标;沈寅初;阎勇;罗旭;高振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芬太尼对脑肿瘤病人麻醉诱导期颅内压的影响

    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对心血管的影响较大,芬太尼为减轻应激反应的常用诱导药物之一,但其对颅内压的影响国内报道不多.本文选择13例幕上脑肿瘤手术病人观察诱导期颅内压变化,现报导如下.

    作者:王林;安裕文;邓尼惠;姚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胎儿骶尾巨大畸胎瘤误诊一例

    患者刘小萍,24岁,孕2产1,妊娠39+6周.因停经9+月,阵发性腹痛3+小时于1996年4月13日上午10点10分入院.妊娠早期自觉无异常.妊娠18周感胎动.妊娠30周行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正常妊娠.

    作者:张建英;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前关于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探索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3年中儿科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田;丁江;梁德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川芎嗪与噻氯匹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噻氯匹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病人,男42例,女3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川芎嗪加噻氯匹啶32例;对照组1:单用噻氯匹啶20例;对照组2:单用川芎嗪24例.一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5%),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70%、87.5%),一年后复发率9%,对照组为13.6%和11.3%.结论川芎嗪加噻氯匹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川芎嗪或噻氯匹啶的治疗.

    作者:杨丽;于娜;蒲德琴;向利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联苯双酯与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比较

    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反复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肝炎患者应用联苯双酯治疗80例,并与应用甘利欣治疗的74例进行比较,以观察两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平;高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硝唑治疗中晚期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给药方式的探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特别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甲硝唑是目前治疗BV的常用药物之一,对BV的治疗可降低由其所致的多种妊娠合并症的发生[1,2].

    作者:窦友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尿失禁、右肾发育不良、尿道异位开口、尿道息肉

    1 病历摘要患儿,女,6岁,因尿失禁6年入院.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在有正常小便排出后,还有淋漓不止的滴尿,夜间尤甚.外院MRI检查发现轻微骶椎裂,但无神经压迫及脊髓异常,IVP检查提示疑有:右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尿失禁原因不明,求治于我院.

    作者:瞿中成;褚先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