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大面积不完全性皮肤撕脱伤修复术后护理

雷敏;俞松;陈国容;罗潇潇

关键词:儿童, 大面积, 不完全性, 皮肤撕脱伤, 机械, 治疗, 愈后, 应用, 绞伤, 交通, 护理, 车祸
摘要:随着交通的发展,机械的广泛应用,车祸和机械绞伤所致的皮肤撕脱伤日渐增多,治疗和护理较为困难,愈后较差.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涂阳肺结核全管家督短化治疗远期效果观察

    在结核病控制中,对涂阳肺结核实施全程督导(DOT)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是世界公认[1,2],但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和卫生服务滞后的农村少数民族地区难以推行.

    作者:宋凯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VEGAS多波长激光机治疗太田痣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VEGAS激光机的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效果.方法用Q开关波长为1064nm和755nm的激光治疗228例太田痣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28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VEGAS的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时,激光只破坏皮肤中的色素颗粒或色素细胞,而正常的细胞框架结构可被完整的保留,而被破坏的色素颗粒在随后的炎症反应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排出体外.而皮肤能很快得到修复,不留下疤痕,故VEGAS多波长激光治疗太田痣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章江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年代剖宫产指征分析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在一定时期曾经对减少困难分娩、降低母亲和婴儿死亡率功不可没.

    作者:许吟;张莉;朱明娟;徐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中西医治疗ICP的效果.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216例ICP,比较治疗组102例及未治疗组114例效果.结果216例ICP中围产儿死亡7例,占32.4‰,胎儿窘迫率36.1%,早产率17.1%,新生儿窒息率4.17%.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密切监护,治疗组较未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强高危门诊的产前检查,对ICP孕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叶芳青;蒋小亚;梁雪雯;余衡兰;孟宪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持续性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占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手术治疗是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有效途径.

    作者:潘涵英;薛冶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贵州省1997~2001年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越来越重视.

    作者:黎明;董东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

    我科1996~2001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异丙酚芬太尼在40例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体会

    人工流产是短小的门诊手术,但手术刺激能引起相当大的痛苦,术中往往会出现挣扎、术后头痛、出虚汗、心悸、恶心等人流综合征的表现.

    作者:刘传辉;韦宝石;张兰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CT定向锥颅碎吸溶解引流术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重型脑出血CT定向锥颅碎吸溶解引流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30例重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小时内进行CT定向锥颅碎吸溶解引流术,并对21例术后存活患者进行超早期、早期、非稳定期、相对稳定期4阶段康复干预.结果死亡9例,存活21例(70%).存活者中8周后14例ADL评分≥62分.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该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早期分阶段康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残障程度.

    作者:郭平安;王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

    3年来我科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16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早亮;石承先;胡华刚;方传发;蔡善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脑膜癌16例临床与MRI及CSF细胞学联合诊断分析

    脑膜癌(MC)其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为脑膜炎和颅内占位性病变.

    作者:陶金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大面积不完全性皮肤撕脱伤修复术后护理

    随着交通的发展,机械的广泛应用,车祸和机械绞伤所致的皮肤撕脱伤日渐增多,治疗和护理较为困难,愈后较差.

    作者:雷敏;俞松;陈国容;罗潇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贵州省1997~2001年食物中毒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几年来我省食物中毒发生状况,探讨食物品种、致病微生物、有毒化学物质引起食物中毒方面的规律,对1997~2001年全省食物中毒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雁;王伟刚;董东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21例临床分析

    广东省南海市中医院(528200)刘德亮陈威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也不多.我院自1988年5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性尿崩症21例,占我院颅脑损伤住院病人的0.35%,现分析如下.

    作者:常杰;刘德亮;陈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铰锁髓内针治疗长管状骨折的临床应用

    铰锁髓内针的应用,使越来越复杂的股骨、胫骨骨折有了比较好的选择,让病人的预后有很大程度提高,临床上深受欢迎.

    作者:周泽昌;覃植荣;古园;梁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症32例临床应用

    我院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以32例胆道蛔虫症患者进行内镜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结肠黑变病的护理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点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其病因与便秘和滥用蒽醌类泻药密切相关[1],近年来随着电子大肠镜的广泛开展,该病的报道有增多趋势.

    作者:黄芸;龙晓英;杨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169例分析

    ERCP对胆道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现将资料完整的169例ERCP检查病例加以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溶;丁宪群;王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22例护理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病历22例,男5例,女17例,年龄1~25岁,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5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7例,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除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外,其余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张萍;杨琼珍;付红云;何莉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1983年,Marshall[1]等首次报道从成人胃粘膜分离到弯曲样杆菌,并认为与成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关.生物学家鉴定这类细菌为幽门螺杆菌[2].

    作者:叶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