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有机磷农药中毒一例

王小梅

关键词:新生儿, 急诊入院, 住院, 皮肤, 农药, 患儿
摘要:患儿,男,15天,住院号183040,因皮肤误擦农药2小时,于2002年8月24日17时25分急诊入院.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声带息肉的术式选择(附961例临床分析)

    声带息肉属不可逆性病变,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2],术式多样化.

    作者:刘江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拉氧头孢治疗64例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拉氧头孢(Moxalactam Latamoxef),系氧头孢烯类抗生素,它具有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

    作者:张湘燕;冯端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3200名小学生氟水含漱防龋3年疗效分析

    采用氟化物防龋是国内外口腔医学界长期关注的研究课题[1-4].

    作者:马丽霞;田茂能;曾泰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普食碘盐前、后131Ⅰ治疗甲亢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普食碘盐前、后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了解碘盐对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有无影响.方法对400例甲亢患者,其中普食碘盐前(简称碘前组)163例,碘盐后(简称碘后组)237例,按相同的公式计算131Ⅰ治疗量并判断、比较疗效.结果碘后组6h、24h摄131Ⅰ率和6h与24h131Ⅰ率的比值及高峰前移率较碘前组显著下降(P<0.05),而碘后组131Ⅰ治疗用量则显著大于碘前组(P<0.01),但两组间每克甲状腺131Ⅰ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间治愈率、好转率、有效率、复发率、晚发甲减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碘盐并不影响131Ⅰ治疗甲亢的疗效,以甲状腺高摄131Ⅰ率和计划每克甲状腺实际摄取131Ⅰ量计算治疗量是适当的.

    作者:曾家顺;唐培兰;李留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贵州省1997~2001年食物中毒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几年来我省食物中毒发生状况,探讨食物品种、致病微生物、有毒化学物质引起食物中毒方面的规律,对1997~2001年全省食物中毒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雁;王伟刚;董东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腔置管行腔内灌注化疗的方法及护理

    腹腔灌注化疗是腹腔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永红;王萍;杨占会;张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成人会厌形状大小与气管插管外径的关系

    通过观察成人会厌形状大小及插入相应的气管导管外径来探讨会厌形状大小与声门裂的关系.

    作者:杨泽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PDGF-A链和PDGF-B链在16例肺鳞癌及5例肺腺癌中的表达,并与其在肺非特异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相比较.结果PDDG-A链和PDGF-B链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炎症组织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少量表达;PDGF-A链和PDGF-B链在NSCLC组有明显过表达.结论PDGF-A链和PDGF-B链的过表达与NSCLC有关,PDGF是一个细胞增殖的标志.

    作者:欧阳瑶;邓飞;李春鸣;刘华庆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

    3年来我科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16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任早亮;石承先;胡华刚;方传发;蔡善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14例医院感染分析

    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者:陈京;杨锦玲;张秀琼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药物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1983年,Marshall[1]等首次报道从成人胃粘膜分离到弯曲样杆菌,并认为与成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关.生物学家鉴定这类细菌为幽门螺杆菌[2].

    作者:叶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贵州省部分地区酒依赖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21世纪初贵州部分地区酒依赖患病率与1986年比较的变动情况.方法按照<调查手册>的调查流程及各种筛选和诊查工具调查解贵州部分地区的9 864人.结果在所调查的≥15岁的7970人中,酒依赖(含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终生患病率均为3.8%,与1986年比较,有明显上升.结论酒依赖患病率明显上升,应列为物质滥用的防治和研究的重点之中.

    作者:贾良春;张迪然;周曹;王列全;罗环跃;吴安仁;吴刚;戎笛声;黄信初;曹玉鸣;粟宏;张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燕明;况莉;金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结肠黑变病的护理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点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其病因与便秘和滥用蒽醌类泻药密切相关[1],近年来随着电子大肠镜的广泛开展,该病的报道有增多趋势.

    作者:黄芸;龙晓英;杨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性交致阴道出血5例分析

    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收治性交致阴道出血5例.

    作者:曾茜;侯秀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肌钙蛋白T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肌钙蛋白T(dTNT)的关系.方法乙肝后硬化患者140例,经检测HP后分HP阴性和阳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cTNT;对于HP阳性病例根治HP后再次测定cTNT,并与根治前进行比较;同时,将HP阳性病例分为大量感染组、中量感染组及少量感染组,分别比较各组的cTNT;另外,对于HP阴性和阳性组病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的cTNT.结果HP阳性组cTNT明显高于HP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HP阴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根治后cTNT显著下降(P<0.01);大量感染组明显高于中量及少量感染组(P<0.01~0.05);中量感染组亦明显高于少量感染组(P<0.01);HP阳性组中肝功能Child C、B级组明显高于A级组(P<0.01)C级组又明显高于B级组(P<0.05),而HP阴性组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使肝硬化患者血cTNT升高,易于并发心肌损害,根治HP有利于防治该并发症.

    作者:杨卫文;杨景林;陈剑明;黎莉;谭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及中西医治疗ICP的效果.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216例ICP,比较治疗组102例及未治疗组114例效果.结果216例ICP中围产儿死亡7例,占32.4‰,胎儿窘迫率36.1%,早产率17.1%,新生儿窒息率4.17%.通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密切监护,治疗组较未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胎儿窘迫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强高危门诊的产前检查,对ICP孕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动态监测血生化指标、胎儿宫内情况及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叶芳青;蒋小亚;梁雪雯;余衡兰;孟宪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3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普外科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共6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持续性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占青光眼病例的79.60%~86.13%,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手术治疗是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有效途径.

    作者:潘涵英;薛冶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TGF-β1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47例(LVH26例、NLVH21例),同步检测其血中IGF-1、TGF-β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与正常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组血中IGF-1、TGF-β1、PICP、PⅢ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以LVH组为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相关分析表明:IGF-1、TGF-β1分别与PICP、PⅢNP呈正相关,IGG-1与TGF-β1呈正相关,血中各指标与LVMI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GF-1与TGF-β1在高血压LVYH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汪晓云;廖昆灵;陈雪英;邓晓凤;何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