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喜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观察

黄凤鸣;邹江河

关键词:金喜素,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 肺癌脑转移, 现报告如下, 拓扑异构酶, 血脑屏障, 拓扑替康, 临床应用, 临床观察, 独特作用, 抑制剂, 衍生物, 喜树碱
摘要:近年来,随着喜树碱(Campotothecin,CPT)的深入研究,其衍生物拓扑异构酶I(Topol)抑制剂拓扑替康(Toptecan,TPT)亦获得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因其具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独特作用而倍受关注.我们从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对Toptecan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脑转移17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用非肝素化注射器套管针采血进行血气分析的研究

    目的观察是否可用非肝素化注射器套管针采用作血气分析.方法对33例病人采用非肝素化注射器套管针采血与直接动脉穿刺采血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非肝素化注射器套管针采血与直接动脉穿刺采血作血气分析,其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2)套管针封管24小时用非肝素化注射器采血,放置在室温下观察30分钟,无凝血反应.结论封闭式套管针保留期间采用非肝素化注射器采血作血气分析,对检验结果无明显影响.既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又降低了医疗成本.操作快速、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智霞;袁小丽;蒋德玉;徐琨;何绍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IgG抗体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子宫内膜IgG抗体,以探讨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血清标本91份,分A(EMT),B(正常对照)、C(疾病对照)三组,以EMT正位内膜冰冻切片作抗原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结果A组荧光染色阳性率(87.2%),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荧光染色阳性率与EMT组的分期及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无明显关系(P>0.05).用间接荧光法诊断EMT敏感性为87.2%,特异性98.1%.阳性血清的几何均值为1:33.24(滴度范围1:20~1:320).结论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诊断EMT敏感性强,特异性高.

    作者:赵轩;黄官友;王东红;卢平;罗莹;孙万帮;张忆雄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甲型副伤寒315例临床特点分析

    随着环境卫生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伤寒及副伤寒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副伤寒的发病率更低于伤寒的发病率,但2000年在本地区却出现甲型副伤寒的流行.

    作者:王毅;胡巧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胆囊手术中胆总管探查阴性的分析

    我院1990年元月至1999年元月收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病人中共有84例施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其中17例(20.24%)探查结果为阴性.本文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杨苏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利多卡因及雷尼替丁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附134例报告)

    本院神经外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2月间收治的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按使用雷尼替丁及利多卡因情况分为三组,探讨利多卡因及雷尼替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周强;杨向斌;饶正西;张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低血钾性瘫痪50例病因分析

    低血钾性瘫痪在急诊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重症者易致呼吸肌麻痹,若治疗不及时或误诊误治易致死亡.我院急诊科1998年元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50例低血钾性瘫痪患者,经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就其病因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军;张兴毅;陈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硬膜外小剂量芬太尼对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芬太尼对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除局麻药外,A组实验组加注芬太尼1.8μg/kg,B组(对照组)加注与A组芬太尼量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阻滞平面,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寒战发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寒战发生例数A组28例与B组40例具有显著差异(P<0.05);胎儿取出前寒战发生例数A组6例与B组21例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胎儿取出后1min及5min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小剂量芬太尼能降低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发生率,小剂量芬太尼注入硬膜外腔对母婴均安全.

    作者:罗凯;邓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35例误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非典型病例常常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甚而误诊.本文通过近年我院收治的35例异位妊娠的误诊情况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氧化氮(NO)为细胞信使分子和新型神经递质,参与血管张力,血小板粘附与聚集,神经系统功能、脑组织损害、一抗损害等过程的调节.现已明确,NO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发展.

    作者:陈建华;刘晓娟;王启春;曾鸿;江显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64例分析

    我院于1997年11月始,在香港周基杰教授指导下开展改良式剖宫产术,并与传统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红霞;李莎;冯碧霞;朱晓玲;周怡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支纤镜吸痰治疗肺不张8例报告

    肺不张系因支气管腔内阻塞、腔外压迫或支气管断裂所致.痰液阻塞支气管是胸外伤、开胸术后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我们自1995年4月至1998年2月用支纤镜吸痰治疗8例病人,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世璋;甄运寰;张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晚期宫颈癌患者皮下植入动脉药泵术后出院的指导

    对晚期宫颈癌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化疗进展迅速,特别是以局部化疗和动脉插管为代表的介入化疗,可使进入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较外周血高4~22倍[1].

    作者:张蓉;张婕;杨占惠;曾令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肺心病血气分析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

    肺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缺氧及机体酸硷平衡紊乱.正确的血气分析结果,可以给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这类病人大多病情重,循环差,取血难度大,这就要求临床护士一定要熟练掌握动脉穿刺取血技术.现将我院1997~2000年行动脉穿刺的320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贞;谢永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为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耻骨上经皮膀胱穿刺引流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在11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中,107例一次电切完成,二次电切2例,严重出血3例.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结论膀胱穿刺引流可使术野清晰、切割不间断;节约时间、方便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冯进;闫勇;罗旭;赵兴奇;梁国标;李道兵;李栋;赵泽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9年开始采用稀释性自体输血应用于择期子宫全切除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宇箭;张霞;董钧铭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糖尿病300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大约新增糖尿病病人70余万.所以,对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特点需要有更清楚的了解,以便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作者:王亚林;于瑞萍;董健;莫晓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支气管重建术治疗气管肿瘤一例报告

    患者,女,24岁,因刺激性咳嗽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5月,诊断为左支气管肿瘤于1998年11月入院手术治疗.病人病后曾以肺部炎症给予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半月经气管纤支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左支气管粘液腺瘤,肿瘤距隆凸3cm,胸部CT及左支气管X线断层检查见肿瘤呈椭园形,直径3cm,堵塞上叶支气管开口及下叶支气管,CT肺窗显示左肺呈阻塞性肺不张表现.

    作者:张放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膜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脑膜瘤为好发的颅内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肿瘤较大、部位较深,血供丰富,手术出血较多[1].我院在手术麻醉中采用控制性降压,自体血回输,有效地提高了脑膜瘤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减少了异体输血量.现将有关麻醉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金华;余乾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电焊协同作业者锰中毒二例临床分析

    在我们日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锰中毒以电焊工较为多见,而发生在电焊作业环境中其他作业者的锰中毒十分少见.本文将2000年我科收治的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抗甲状腺素药物致肝损害13例报告

    我院近3年来发现13例由于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永芬;李雪梅;钟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