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2017年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其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张碧波;王蕾;王鑫

关键词:结核, 志愿者计划, 健康教育, 卫生服务研究, 黑龙江省
摘要:目的 了解与分析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其活动开展情况,为今后更好地组织志愿者并开展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全省13个地(市)、106个县(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填报的《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方案报表》中关于《志愿者活动情况年度报表》统计的志愿者基本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数据.分析我省参加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志愿者的人员构成、宣传方式及覆盖人群.采用Excel 2010录入数据,5年间志愿者各类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我省2013-2017年开展活动的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共计65 382名,其中2013年7374名,2014年9254名,2015年12 144名,2016年16 568名,2017年20 042名,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18~50岁中青年(62.74%,41 020/65 382)、女性(57.62%,37673/65 382)、汉族(96.76%,63 265/65 382)、城镇(79.60%,52 044/65 382)、大学及以上文化者(43.50%,28 443/65 382)为多,职业以学生(29.78%,19 472/65 382)、医务人员(22.80%,14 905/65 382)居多,无业人员(3.96%,2592/65 382)少;且性别、年龄、民族、地域、职业、文化程度在2013-2017年各年度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227.14、452.39、629.18、1812.90、2758.34、3431.39,P值均=0.000).宣传活动以现场宣传多(57.98%,20 446/35 267),其次为网络宣传(19.29%,6804/35 267);宣传活动规模<30人者占45.03%(15 964/35 450),30~100人者占31.26%(11 081/35 450);且各种宣传活动方式及规模在2013-2017年各年度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6395.67、3112.02,P值均为0.000).结论 2013-2017年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在人类同结核病长期不懈的斗争过程中,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所下降,但目前结核病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十分困难,因此,感染控制成为主要的结核病防治措施.2008年以来,我国开展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包括举办培训、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先后制定《中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等[1-2],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感染控制工具和手段.时至今日,我国结核感染控制工作仍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基层,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何广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谈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治现状

    风湿免疫性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统常存在功能紊乱或低下,且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易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此,应加强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认识,进行合理的筛查和诊治,以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结核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邓国防;付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的疗效,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及TGF-β和MMP-9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 (43/45),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87±0.51)L,用力肺活量(FVC)为(1.75±0.32)L,FEV1/FVC为(63.94±5.20)%,均高于对照组(1.62±0.42)L、(1.39±0.16)L、(55.86±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7.40、6.71,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GF-β和MMP-9水平分别为(82.98±7.36)ng/L和(86.25±6.98) μg/L,均低于对照组[(93.03±7.91)ng/L和(96.75±8.73)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9和6.13,P值均<0.01).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TGF-β和MMP9水平.

    作者:李树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广东省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49例作为肺结核组,肺部非结核病患者96例作为非结核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并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痰涂片、痰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评价各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肺结核组患者病程≥30 d者占65.8%(98/149),高于非结核组的52.1%(5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P=0.032).在所有检测方法中,痰液病原学检查的特异度为理想,痰涂片、痰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特异度分别为100.0%(96/96)、100.0%(96/96)、96.9%(93/96).对各项检测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发现,T-SPOT.TB敏感度高,为86.6%(129/149).各检测方法约登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TST+ T-SPOT.TB(0.58)、GeneXpert MTB/RIF (0.54)、T-SPOT.TB(0.48)、痰培养(0.38)、TST(0.27)、痰涂片(0.24).结论 痰病原学检查仍然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联合多项检测项目有助于涂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作者:温保江;陈栋军;梁志勇;邓小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21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21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各项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家庭功能、年均总收入、主要照料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1例肺结核患者主观支持平均得分为(14.48±4.13)分,客观支持为(8.83±2.47)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7.03±2.7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0.36±6.00)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是家庭功能(t=-3.28,P=0.001)、文化程度(t=3.28,P=0.001)及年龄(t=-4.59,P<0.001),决定系数R2为0.22.医护人员应采取各种有效干预对策,改善结核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现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高春梅;马欲晓;秦凤菊;高绪胜;王庆;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4-2017年肥西县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与追踪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与追踪情况,为有效提高控制结核病疫情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7年肥西县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287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以2015年12月15日实施“三位一体”为分割点,将肥西县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情况调查结果分为两组,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4日期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169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归为传统组,2015年12月15日至2017年12月期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的11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归为改进组.使用Excel 2007及SPSS16.0软件对上述两组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及到位后诊断和结防机构患者登记等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4-2017年肥西县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应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2705例,总体到位率94.1%(2705/2875);其中传统组患者总体到位率93.3%(1576/1690),改进组患者总体到位率95.3%(1129/1185),两组患者总体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P=0.024).到位后诊断为肺结核患者1424例,占到位患者的52.6%(1424/2705);传统组和改进组到位患者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率分别为50.9%(802/1576)、55.1%(622/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0.031).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1049例,转诊到位率36.5%(1049/2875),传统组和改进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27.3%(461/1690)、49.6%(588/1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04,P=0.000).结防机构追踪到位患者1630例,追踪到位率90.6%(1630/1800);传统组和改进组追踪到位率分别为90.6%(1096/1210)、90.5%(534/5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962).2014-2017年肥西县非结防机构网报报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2875例,经转诊追踪后到结防机构诊断为肺结核患者1424例,占同期结防机构登记肺结核患者的82.4%(1424/1729),传统组和改进组非结防机构发现肺结核患者占结防机构登记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88.9%(802/902)、75.2%(622/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5,P=0.000).结论 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疑似肺结核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方式,实行“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更有利于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到位确诊.

    作者:赵天祥;曹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3-2017年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其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与分析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其活动开展情况,为今后更好地组织志愿者并开展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全省13个地(市)、106个县(区)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填报的《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方案报表》中关于《志愿者活动情况年度报表》统计的志愿者基本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数据.分析我省参加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志愿者的人员构成、宣传方式及覆盖人群.采用Excel 2010录入数据,5年间志愿者各类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我省2013-2017年开展活动的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共计65 382名,其中2013年7374名,2014年9254名,2015年12 144名,2016年16 568名,2017年20 042名,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18~50岁中青年(62.74%,41 020/65 382)、女性(57.62%,37673/65 382)、汉族(96.76%,63 265/65 382)、城镇(79.60%,52 044/65 382)、大学及以上文化者(43.50%,28 443/65 382)为多,职业以学生(29.78%,19 472/65 382)、医务人员(22.80%,14 905/65 382)居多,无业人员(3.96%,2592/65 382)少;且性别、年龄、民族、地域、职业、文化程度在2013-2017年各年度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227.14、452.39、629.18、1812.90、2758.34、3431.39,P值均=0.000).宣传活动以现场宣传多(57.98%,20 446/35 267),其次为网络宣传(19.29%,6804/35 267);宣传活动规模<30人者占45.03%(15 964/35 450),30~100人者占31.26%(11 081/35 450);且各种宣传活动方式及规模在2013-2017年各年度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6395.67、3112.02,P值均为0.000).结论 2013-2017年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志愿者招募及活动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者:张碧波;王蕾;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搜集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观察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89%(31/45),与对照组的44.44%(2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P=0.019);观察组病灶总改善率为84.44%(38/45),与对照组的48.89%(22/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0,P=0.000);观察组空洞吸收总改善率为81.08%(30/37),与对照组的54.29%(1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P=0.003);治疗9个月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91.11%(41/45),与对照组的46.67%(21/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4,P=0.000);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为75.56%(34/45),与对照组的44.44%(2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7,P=0.003);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见,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联合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纯化疗更好.

    作者:孟素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感恩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感恩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入院的10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3月入院的5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6月入院的5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感恩干预,两组患者分别在疾病稳定期进行感恩干预,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负性情绪评估及生活质量测量.结果 进行感恩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平均为(37.46±5.49)分,低于对照组[(45.38±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P<0.01);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平均为(40.45±5.48)分,低于对照组[(46.19±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总体健康平均为(77.01±10.80)分、生理功能平均为(83.48±10.87)分、生理职能平均为(82.92±9.18)分、躯体疼痛平均为(76.54±9.45)分、活动能力平均为(76.03±12.25)分、社会功能平均为(84.26±7.39)分、情感职能平均为(78.52±9.13)分、精神健康平均为(76.24±6.1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平均为(68.46±7.18)分、(75.65±9.31)分、(75.48±7.89)分、(71.09±5.97)分、(67.63±7.27)分、(72.07±7.56)分、(70.96±8.23)分、(69.04±6.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5、4.02、4.52、3.58、4.34、8.49、4.52、6.11,P值均<0.01).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感恩干预,可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付伟;黄友玲;李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明确新时代结核感染控制的特点与要求

    在我国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新时代我国结核感染控制工作有着许多新的特点与要求.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部分地区、某些人群疫情偏高,耐药结核病、贫困人口结核病等问题不断凸显,控制传播难度大;加之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基础薄弱,认知不足;对新产品新手段的研发投入不足、应用推广滞后,难以满足人们对防控结核病、维护健康日益精细化与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各地区、各机构根据具体防治形势和问题,制定结核感染控制规划和政策,增强分类施策,提升工作能力,强化措施落实,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及创新和成果转化,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认知效果,消除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作者:张炜敏;赵飞;何天伦;胡冬梅;耿红;刘风林;秦敬民;何广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福建省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对吡嗪酰胺(PZA)的耐药情况,为MDR-TB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0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结核病耐药监测期间获得的119例MDR-TB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及其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平均年龄(45.8±15.3)岁,男性占76.5%(91/119),流动人口占30.3%(36/119),农民占55.5%(66/119),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占53.8% (64/119).以标准株H37Rv作对照,采用BACTECTM MGIT 960TM系统(简称“MGIT 960”)和WHO推荐的比例法在固体L-J培养基上对菌株进行PZA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9株临床分离的耐多药菌株对PZA的耐药率达37.0%(44/119).不同人口学特征的MDR-TB患者间仅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对PZA的耐药率(26.6%,17/64)低于小学以上学历者(49.1%,27/55)(x2=6.44,P=0.011);对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的患者对PZA的耐药率分别为48.6%(36/74)、44.9%(31/69)、62.5%(20/32)、63.3%(19/30)、71.4%(10/14),明显高于对上述药物敏感者对PZA的耐药率[分别为17.8%(8/45)、26.0%(13/50)、27.6%(24/87)、28.1%(25/89)、32.4%(34/105)](x2=11.44,P=0.001;x2 =4.46,P=0.035;x2=12.24,P<0.001;x2 =11.96,P=0.001;x2=8.08,P=0.004).结论 在福建省MDR-TB防治工作中,需重视对吡嗪酰胺的药敏试验检测,及时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银发;张山鹰;魏淑贞;林勇明;赵永;林建;林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清肺祛痨丸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清肺祛痨丸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6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别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采用西药抗结核药物(2H-R-E-Z-S/6H-R-E)联合清肺祛痨丸治疗的60例患者和单纯采用西药抗结核药物治疗(2H-R-E-Z-S/6H-R-E)的60例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痰菌阴转率、胸部X线摄影检查结果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8个月的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乏力、盗汗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0.0%(6/60)、8.3%(5/60)]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5.0%(45/60)、61.7%(3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87、37.51,P值均<0.001);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88.3%,53/60)高于对照组(76.7%,46/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P=0.09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3%,53/60)也高于对照组(76.7%,46/6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1.71,P=0.088).胸部X线摄影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灶及空洞显著吸收43例,吸收12例,吸收率为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著吸收26例,吸收21例,吸收率为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P=0.001).结论 清肺祛痨丸可以辅助治疗肺结核,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促进病灶及空洞的吸收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丽华;于景来;孙鹏;李洪庆;陈东;于英杰;倪莎;徐明;程燕;马春光;赵春雨;杨娜;李桂娇;李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564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初诊肺结核患者留取痰标本的质量对于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指导留取高质量痰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的564例初诊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和分枝杆菌培养检查(包括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不同性状痰标本的阳性率、阳性分级情况及不同培养方法的阳性率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每例初诊肺结核患者留取3份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涂片检查,并选取2份性状较好的痰标本同时进行分枝杆菌培养检查,564例患者共留取痰标本1692份,标本合格率67.3%(1138/1692);确诊242例,占42.9%(242/564);3份留取的痰标本均合格者311例,占55.1%(311/564).涂片、固体培养、液体培养检测在合格痰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1.1%(240/1138)、37.4%(258/690)和68.0%(68/100);在不合格痰标本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4%(19/554)、16.2%(49/302)和27.8%(10/36);在合格与不合格痰标本中各类检测技术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9.64、44.04、17.51,P值均<0.001).结论 初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合格率较低,合格痰标本的分枝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合格痰标本,故重视并提高留取痰标本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杨新宇;李波;赵琰枫;王嫩寒;张洁;易俊莉;田丽丽;任怡宣;樊瑞芳;赵文娟;陈昊;陈双双;代小伟;丁北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龙岩市2015-2017年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龙岩市2015 2017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我市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纳入福建省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市7个县(市、区)837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包括初治涂阳698例、复治涂阳139例),以及2017年我市实行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后按要求纳入的289例涂阴肺结核患者(均为初治患者),共计1126例进行痰培养.对671株(59.6%)培养阳性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趋势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71株培阳菌株中,经菌种鉴定651株(97.0%)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0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纳入培养比率分别从2015年的24.5%(137/559)和27.2%(25/92)上升到2017年的86.5%(301/348)和90.3%(56/62),均呈逐年增加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360.41、71.23,P值均=0.000).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进行9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定,总耐药率为22.0%(143/651),总耐多药率为6.5%(42/651);初、复治患者除单耐药率[12.2%(72/592)和8.5%(5/59)]外,初治患者的总耐药率[20.3%(120/592)]、多耐药率[3.0% (18/592)]和耐多药率[5.1%(30/592)]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分别为39.0%(23/59),10.2%(6/59),20.3% (12/59)](x2=10.96,P=0.001;x2=7.68,P=0.006;x2=20.73,P=0.000).9种药物耐药顺位前5位依次为S[3.7%(24/651)]>Ofx[3.1 %(20/651)]>H[2.2%(14/651)]>R[1.4%(9/651)]>Cm[1.1% (7/651)].结论 龙岩地区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均有差异,加强落实常规药敏试验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郑建莉;杜恣闲;林勇明;李土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处置中对接触者进行胸片随访的意义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探讨在疫情处置中对接触者进行胸片随访的意义.方法 2016年3月17日至4月17日,北京市大兴区某职业培训学校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构成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疫情发生后,对全校3490名师生进行了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及胸部X线摄影筛查.对筛查发现的65例胸片异常者进行了3次痰涂片及2次痰分枝杆菌培养,确诊患者39例;对313例单纯PPD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化学治疗.为及时发现续发患者,确定疫情3个月后对全校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外的师生进行第1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此后,疫情处置中又开展了3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问隔时间分别为3个月、6个月、8个月.在每次随访时,打印出本次确诊患者胸片,与其以往胸片(电子版)进行比较,观察其肺内病灶是否有变化或遗漏,并做好相关记录.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至结案时,本次疫情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62例.疫情发生时患者的发现率为1.7%(60/3490),随后进行的4次胸片随访的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6%(50/3031)、0.7% (19/2650)、0.8%(15/1860)和0.2%(2/1134).疫情发生3个月后第1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73,P<0.05).4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共确诊延迟发现患者17例,在疫情发生3个月后进行第1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时发现15例,在第2次和第3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时,延迟发现患者均为1例,第4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时无延迟发现患者.延迟发现率分别为30.0%(15/50)、5.3%(1/19)、6.7%(1/15)和0.0%.第1次胸部X线摄影随访时患者的延迟发现率明显高于其他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P<0.05).结论 学校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发生后进行胸片随访,尤其在疫情发生3个月后,可及时发现新发患者及遗漏诊断患者,有效控制疫情发展,在较为严重的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作者:李波;赵淑娟;李春;洪峰;高志东;许琰;郑海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DCA管理循环在结核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PDCA管理循环(以下简称“PDCA法”)在结核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0 979例肺结核患者(包括53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501例肺结核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478例肺结核患者采用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法进行管理.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方法期间临床医护人员院内结核感染情况.并选取传统管理期间结核病区的24名医护人员和PDCA法管理期间的27名医护人员进行结核感染控制措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照组3年间年均临床医护人员1174名,其中10例医护人员感染肺结核;利用PDCA法改进痰液管理后,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5年间年均临床医护人员1513名,全院临床医护人员均无院内结核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4,P<0.01);传统管理期间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为(91.92±1.69)分、PDCA法管理期间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为(97.07±1.9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P=0.000).结论 利用PDCA法管理可降低医护人员院内结核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措施的满意度.

    作者:潘稚芬;陆锦琪;钱建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主管: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