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萍乡市2005-2010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转归分析

凌志强

关键词: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萍乡市
摘要:目的 分析萍乡市2005 2010年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萍乡市2005-2010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结核病专报系统资料对全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转归进行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部门.采用x2检验方法,对2005 2010年全市8754例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与登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年共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754例,涂阳患者的总体治愈率达到95.06%(5098/5363);2010年治愈率95.99%(767/799)高于2005年的89.75%(876/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6,P<0.01).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5年的46.69/10万(847/1 814 010)下降到2010年的39.43/10万(735/1 864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P<0.01);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从2005年的83.85/10万(1521/1 814 010)下降到2010年的62.17/10万(1159/1 864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4,P<0.01).结论 萍乡市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以来,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关注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互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肺结核都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非吸烟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也高达6.6%,据估计25%~45%的COPD患者从未吸烟[1].近年来的人群研究结果证实肺结核是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在结核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

    作者:孙永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成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223例成年男性OSAHS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岁)72例、中年组(40~岁)90例、老年组(≥60岁)61例,对各组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体质量指数、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特点(合并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青年组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2.7±16.8)次/h]均较中年组[(43.3±25.2)次/h]、老年组[(33.6±18.1)次/h]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71,P<0.05);青年组OSAHS患者低血氧饱和度[(68.6±14.1)%]较中年组[(74.2±10.3)%]、老年组[(78.7±12.7)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64,P<0.05).在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中年组(55.6%,50/90)、老年组(73.8%,45/61)和青年组(8.3%,6/72) OSAHS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83,P=0.000).结论 成年男性OSAHS以青年患者呼吸紊乱及缺氧程度严重,老年患者病情轻.中老年OSAHS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

    作者:林洁如;万自芬;刘维佳;张湘燕;叶贤伟;夏婧;姚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司帕沙星及卷曲霉素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司帕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高州市慢性病防治站2005-2010年104例MDR-TB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Cm+ Sfx+L2 +D+TH)或15(Sfx+L2+D+TH)]52例、对照组3(L2ZED+Am)或15L2ED]52例.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8%(28/52)、73.1%(38/52)、80.8%(42/52)、88.5%(46/52);对照组分别为15.4%(8/52)、42.3%(22/52)、57.7%(30/52)、65.4%(34/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7.0,P<0.01;x22=10.1,P<0.01;x23=6.5,P<0.05;x24 =7.8,P<0.01).治疗组疗程结束时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为90.4%(47/52)、空洞闭合率为81.6%(31/38);对照组分别为67.3%(35/52)、57.1%(20/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P<0.01;x22=4.7,P<0.05).结论 含司帕沙星及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作者:陈恩泰;苏丽芳;李进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荧光定量PCR和双抗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和双抗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7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采取荧光定量PCR和双抗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观察比较两种检测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双抗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前者检测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后者[前者:1.7%(1/59),后者:8.8% (6/68);x2=5.46,P<0.05],即前者特异度较高;前者检测假阴性率明显高于后者[前者:15.7%(11/70),后者:2.9%(2/70);x2=9.71,P<0.05],即后者敏感度较高;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82.9%(58/70),后者:88.6%(62/70);x2=1.33,P>0.05].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皆是临床上迅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方法,其中荧光定量PCR敏感度高,应用在初筛中效果更为显著,而双抗原夹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特异度高,可进一步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各有利弊,可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合理选用.

    作者:梁少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情复杂而且严重,急性起病且同时有咳嗽、咯痰及发热者60例,占85.7%;咯血30例,占42.9%;消瘦、体质量降低40例,占57.1%;痰菌阳性率较高,为74.3%(52/70);病灶范围更为广泛,并以干酪病灶为主,多伴空洞,病变范围相加超过2个肋间者48例,占68.6%;伴有空洞形成40例,占57.1%.结论 糖尿病与肺结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关系,应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育琴;陈广幸;曾绍艺;巫嘉雯;周展波;叶伟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营养补充对于减轻婴幼儿对二手烟危害的帮助

    二手烟对婴幼儿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现行的一些控烟政策法规对于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二手烟的控制主要只是降低了成人在此环境中的暴露,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却效果不佳,而且婴幼儿对于二手烟会更加易感.降低二手烟的危害对于婴幼儿尤其重要.所以,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控烟条例来保护广大的婴幼儿.为此,笔者综合参考文献,主要就营养补充对于大程度地降低二手烟对婴幼儿危害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营养学干预方法来降低由于二手烟对婴幼儿引起的健康及卫生问题.当然,主要目标应该是降低和避免婴幼儿在二手烟环境中的暴露.

    作者:才硕;叶天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37例误诊分析

    目的 提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州肺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NTM肺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均经菌型鉴定证实为NTM.误诊为肺结核20例(54.1%),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18例(48.6%),慢性支气管炎8例(21.6%),尘肺合并肺结核3例(8.1%),支气管哮喘、肺炎各2例.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37例(100.0%)、咯痰34例(91.9%)、咯血30例(81.1%).X线胸片示两侧受累者31例(83.8%),单侧者6例(16.2%),有空洞12例(32.4%).治疗结果:目前治疗已满疗程的患者29例,痰菌转为阴性者24例(82.8%).结论 NTM肺病患者病程长,症状不特异,常易被误诊为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作者:陈晓红;王琳;郑晓虎;余薇;林忠惠;刘坦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菌阴支气管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诊断的78例菌阴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前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气管内病变分布,并统计分析支气管镜刷检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BALF培养、病理活检及术后连续3d痰涂片检查的结果,比较上述5种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78例受检患者中72例镜检发现异常,镜下病理分型主要以炎症浸润型(Ⅰ型100.0%,78/78),肉芽增殖型(Ⅲ型37.2%,29/78),瘢痕狭窄型(Ⅳ型34.6%,27/78)为主.刷检涂片、BALF涂片、BALF培养、术后痰涂片、病理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33.3%(26/78)、39.7%(31/78)、12.8%(10/78)、26.9%(21/78)、66.7%(28/42),这5种方法单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 =38.94,P<0.01).而细菌学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2.8%(49/78),病理活检与细菌学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78.2%(61/78).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时应强调多种采样方法相互配合,减少单一检查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提高菌阴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闵春燕;时翠林;叶志坚;陈兴年;吴妹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核病发病非病原生物学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研究结核病发病非病原生物学危险因素对探索更有效预防结核病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性别和年龄、营养不良、社会经济地位、吸烟、酒精滥用、糖尿病、室内空气污染、硅肺病、一些慢性系统性疾病等,以及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家庭及学校中与结核病接触史,都可能成为结核病发病高危因素.因此,在制定结核病控制工作相关政策上,要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关注低收入、低文化水平人群,加强戒烟限酒,保持居室空气流通、良好心态,重视糖尿病、尘肺病等对结核病发病影响,加强接触者筛查管理,等等,可有助于结核病疫情控制.

    作者:张玉华;钟达;陈盛玉;张国钦;傅衍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萍乡市2005-2010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 分析萍乡市2005 2010年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萍乡市2005-2010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结核病专报系统资料对全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转归进行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部门.采用x2检验方法,对2005 2010年全市8754例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与登记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年共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754例,涂阳患者的总体治愈率达到95.06%(5098/5363);2010年治愈率95.99%(767/799)高于2005年的89.75%(876/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6,P<0.01).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5年的46.69/10万(847/1 814 010)下降到2010年的39.43/10万(735/1 864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P<0.01);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从2005年的83.85/10万(1521/1 814 010)下降到2010年的62.17/10万(1159/1 864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4,P<0.01).结论 萍乡市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以来,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患者的呼吸系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目的 总结与分析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的呼吸系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期改善HLH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HLH患者(11例)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结果 HLH患者呼吸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5例)、胸闷(6例)、气促(5例).在胸部影像学检查方面,X线胸片(共3例)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影(2例)、结节病灶(3例);CT(共8例)主要表现为肺部磨玻璃样影(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胸腔积液(7例)、胸膜增厚(6例)等.结论 HLH的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但呼吸衰竭和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可能是重症HLH的呼吸系统表现,需要及时识别.

    作者:陶连琴;王一佳;时国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平衡表达特征

    目的 通过检测辅助性T(Th)细胞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相关细胞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和叉头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的平衡表达特征.方法 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owth factor-β,TGF-β)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 A(IL-17A)、IL-6的表达.结果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BMC的RORγt mRNA水平[(11.30±4.07)×10-4]高于健康组[(7.50±2.75)×10-4]及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18±2.10)×10-4](q值分别为7.53、6.82,P值均<0.01).Ⅳ期患者血浆TGF-β水平[(69.52±10.04) pg/ml]明显高于I~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24±16.64)pg/ml]和健康对照组[(24.51±10.96)pg/ml](q值分别为3.91、3.87,P值均<0.05).血浆IL-6、IL-17A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小细胞肺癌Ⅳ期组、Ⅰ~Ⅲ期组、健康对照组血浆IL-17A含量分别为(25.20±4.58)pg/ml、(18.58±5.92)pg/ml、(18.93±5.24)pg/ml];[非小细胞肺癌Ⅳ期组、Ⅰ~Ⅲ期组、健康对照组血浆IL-6含量(pg/ml)分别为(39.53±11.30) pg/ml]、(42.41±12.38)pg/ml、(38.15±12.09)pg/ml(血浆IL-17A组间两两比较q值分别为1.21、1.09、1.12;血浆IL-6组间两两比较q值分别为1.19、1.76、1.06,P值均>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RORγt mRNA表达增强、外周血TGF-β表达增高,Th17以及Treg细胞可能同时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远处转移过程,从而影响肿瘤进程.

    作者:朱海星;周灵;时国朝;王林林;潘丽娜;万欢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专科医院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元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专科医院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合专科医院特点的结核病治疗管理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方法 通过专业人员电话询问、填写问卷调查表格的方式调查专科医院结核病患者100例,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100份,主要项目一共有三项,包括一般情况、诊疗信息及健康教育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法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x2=7.335,P=0.007)、婚姻状况(x2=10.576,P=0.005)、医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简称“宣教”)(x2=7.055,P=0.008)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Wald x2=4.765、OR=0.133,95%CI:0.022~0.814,P=0.029)和医生宣教(Wald x2 =5.568,OR=0.127,95%CI:0.023~0.705,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从性取决于诸多因素,专科医院应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重视家庭成员对结核病患者的支持与监督,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旭;陈世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分辨率CT示支气管扩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及气道炎症特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示支气管扩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及气道炎症特征.方法 入选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行肺部HRCT进行支气管扩张评分,依据Smith等建议的评分标准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每一个肺叶进行支气管扩张评分.支气管扩张评分平均值在1.5分及以上者定为支气管扩张组(支扩组,17例),支气管扩张平均值为0~1分者定为无支气管扩张组(非支扩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急性加重频率)、肺功能、痰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支气管扩张对COPD急性加重期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入组患者中17例(33.3%,17/51)HRCT存在支气管扩张.诱导痰细胞总数支扩组[5420(1250~13 240)×106/L]与非支扩组[4880(3180~18 140)×106/L]比较,Z=-0.52,P=0.603;中性粒细胞计数支扩组[(3490(820~8870)×106/L)]与非支扩组[2200(1020~12 160)×106/L]比较,Z=-0.200,P=0.842;淋巴细胞数支扩组[(1200±860)×106/L]与非支扩组[(1430±1250)×106/L]比较,t=0.715,P=0.47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支扩组患者痰上清液IL-8[760.5(400.4~932.1)pg/ml]水平较非支扩组[396.3(12.7~964.2)] pg/ml]明显升高(Z=-2.278,P=0.023),支扩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较非支扩组低,其中支扩组患者FEV1%预计值[(47.5±11.8)%]、FEV1/FVC[(51.3±12.1)%],非支扩组FEV1%预计值[(55.9±14.7)%]、FEV1/FVC[(58.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9、2.111,P值均<0.05).支气管扩张组咯黄痰的例数(52.9%,9/17)较无支气管扩张者(17.6%,6/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P=0.009).结论 肺部HRCT示支气管扩张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IL-8明显升高,肺功能相对较差.

    作者:王玉红;孙永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12年《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建议,治疗上强调了排痰、抗炎、扩张支气管、康复治疗等长期治疗的重要性,规范了抗菌药物治疗规范,并强调应提高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定植菌及耐药状况监测意识,重视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采用抗菌药物轮换策略预防和改善细菌耐药.

    作者:马艳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张家口市HIV感染和AIDS患者并发结核病状况的调查分析

    结核病是HIV感染和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1].在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进行结核病检查有助于了解结核病患病情况,对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有重要意义.因此,张家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2012年对HIV感染和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病的筛查.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9-2012年在张家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新发现的HIV感染和AIDS患者.

    作者:钱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主管: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20.01);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