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珊;魏俊秋;胡馨月;杨巍
目的 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及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结果 从血糖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及空腹血糖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每日平均用量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甘精胰岛素及瑞格列奈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施卫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对尿白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收治的55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会增高尿蛋白的排泄率,但是,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会增高尿蛋白的排泄率,可见,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脂代谢紊乱会加重尿蛋白的排泄,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在乳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 6年8月-17年10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炎患者,共计11 5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康复新液等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组)对照组和(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治疗组)观察组,例数分别为57例、5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乳房肿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5.28±1.09、12.34±4.25 vs 5.36±1.12、1 2 65±4.29)相比较,组间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13±0.07、3.65±0.87 vs 3.29±0.76、7.54±1.62),两组结果相比较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乳房肿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分别为(2.17±1.41d、2.34±1.18d、1.43±1.15d、94.82% vs 4.24±1.65d、4.63±1.28d、2.77±1.34d、84.21%),两组结果相比较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减少患者疼痛为主要目的,对其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袁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和筛选,明确其现实意义.方法 使用某院在2011年4月~2014年6月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通过使用早期检查和诊断的方法判断该组患者的患病情况,并做出数据统计.结果 在寻找分析的100个实例中,彩超确诊结果的符合度高达95例.诊断不正确的几例中,有两例错诊为空腔出血,三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彩超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刘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1月23日期间我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3.41±0.55)mpa.s、血浆黏度(1.12±0.06)mpa.s、纤维蛋白原(3.11±0.12)g/L、左侧椎动脉(30.47±3.52)cm/s、右侧椎动脉(30.42±3.62)cm/s、基底动脉(30.78±2.55)cm/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贾越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两组均为36例,均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结果 老年组各时间段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各时间段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且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降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维持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的稳定,其中,对老年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瑞梅;马克军;宓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T2DM)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交叉的病理基础,代谢障碍和氧化应激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未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代谢控制并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机制、代谢特点及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特定设计的甲状腺激素类似物可以被看作是缓解糖尿病、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治疗策略.
作者:郭世英;梁立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高血压是老年常见疾病,老年人是其主要患病群体.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使用上可出现多种问题,影响了药物长期使用带来的临床效果,易使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并发症,导致心、脑、肾脏等的损害.本文就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给予相关临床建议,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保障高血压治疗安全.
作者:徐石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 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情感指数得分是(13.62±3.67),健康指数得分是(14.13±3.91),生活功能指数得分是(12.09±2.38),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情感指数得分是(6.59±1.64),健康指数得分是(7.06±1.07).生活功能指数得分是(5.37±2.03),观察组各项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志薇;曹爱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原有医疗卫生体系发生相应变化,政府减少了一些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监管功能,监管的缺失导致市场真空与失序.例如在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存在分布不合理;在医疗服务存在的社会公平性较差;药品和医疗器材等基本保障物资价格虚高;医院过度市场化与民营化,因缺乏有力监管,私人医院乱象丛生.这些存在的现实问题,都向政府监管提出新挑战.本文通过结合我国当前实情出发,进行解决策略浅析,希望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想.
作者:冀红霞;彭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同时伴有牙缺损和牙列不齐患者,应用正畸和种植序列治疗,旨在达到既可以修复缺失牙,又可以达到理想咬合与外形均得到纠正的目的.方法 本文对25例个别牙缺失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错合畸形,通过对患者序列综合治疗方案设计,首先个性化设计正畸方案,达到理想牙列形态,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种植方案.25例患者均进行了正畸和种植方案的治疗,达到理想的覆合和覆盖,平整合曲线,再在缺失间隙进行种植治疗.结果 25例患者中,通过正畸治疗后,17例患者进行了单个种植义齿的修复,8例患者进行了多个种植义齿的修复.通过正畸和种植的序列联合治疗,缺失牙得到了修复,咬合关系得到了改善,覆合与覆盖基本达到理想状态.结论 牙列缺损与牙列畸形,在修复治疗中采用正畸和种植的序列治疗,实现了多个学科联合治疗,达到了理想完美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明辉;郭娜;王利娜;姚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数字袁法,将201 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看病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28例给予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1)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水平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在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总满意度程度上,观察组为96.43%,与对照组的67.86%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并提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输血医学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并重、临床和实践紧密联合.通过在血液中心和临床输血个的学习,教师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得到完善.教师将临床实践和理论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准确把握《临床输血学检验》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问题式教学以及引入学科的前沿进展,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记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今后从事输血检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冯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急诊科在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72例;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则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较比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7.22%>84.72%),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急诊科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方案.
作者:王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进行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探究.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科室于2017年3月一2018年2月收治的进行射频消融介入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60例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胸闷胸痛者1例,术中气血不畅者1例,房室传导阻滞者1例,术后复发进行二次手术者1例.患者接受后续的治疗措施后均恢复较好.讨论 射频消融介入治疗法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稳定且迅速,基本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在围术期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朝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应用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者设定为A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者设定为B组,每组51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98.04%、84.3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阿卡波糖相比,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更显著,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凌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体会及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改进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沟通,比较沟通改进前后随机接收的128例冠心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改进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沟通后冠心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由1.6%下降至7.8%,冠心病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由81.2%提升至92.2%,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改进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与临床科室沟通可有效降低院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闫荣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与实验组(n=51),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介入治疗后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予以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婷婷;李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关节松动术配合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使用经筋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及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终治疗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2.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三相指标平均均优于常规组,三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动术配合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关节松动术配合经筋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周炎病情,帮助患者快速回复肩关节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从山;王新宇;李平;程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接受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的治疗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实验组给予替比夫定.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9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59%,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均可,但就治疗效果而言,更加推荐替比夫定.
作者:任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