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姚茂篪
随着医学教学课程的改革推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也应顺应时代要求.本文结合网络教学对教育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其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紧密联系,并针对我校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网站以及网络教学的应用.网络教学能够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验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作者:靳海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医院相关药事管理针对提高医学临床上的合理用药的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2015年在本院对医院的药事管理进行针对性加强,并对比药事管理加强之前与药事管理加强之后,在医学临床上的用药状况.结果 通过加强相关药事管理之后,对药物的消耗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占住院总开销的比重出现了减少的情况,而急诊、住院部以及门诊领域内,抗生素的使用率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通过加强相关药事管理之后,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逐渐减少,而门诊的处方的合格情况增多.结论 通过加强相关医院药事管理,能够更好规范医学临床上的用药现象,使医学临床上的用药安全以及英合理性得以增强和提升.
作者:安普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一个病症率极高的群体,其中有些病症是极其危险的,如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是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观察及护理的.本文从并发症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采用那种方法可以科学的减少老年患者的再狭窄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要效果明显.为的只是减轻老年患者的担忧,一切只为老年患者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代妍;勾海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诊疗的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治疗,部分患者间断增加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5~7.5mmol/L的患者例数是101例(82.78%),其中14例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本组探究中,死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是7例(5.73%).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多数患者为社区医生在家庭随访中发现疑似疾病,促使患者实现了早发现及早诊断、早治疗,促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
作者:石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间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然后根据Barthel指数积分评分评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以Fulg-Meyer评分检测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以SAS评分、SDS评分测定患者入院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其Barthel指数积分和Fulg-Meye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积分评和Fulg-Meyer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和康复护理后的数据与对照组出现明显差异(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出院时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早期即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信心.
作者:冯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6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3.9%、3.1%,与对照组患者的81.8%、12.1%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高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PICC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需通过PICC管治疗患者中选取20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置管因素差异性.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203例需通过PICC管治疗患者中10例出现PICC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4.9%;置管环境、导管疏通状况、穿刺时间和穿刺次数均同新生儿出现PICC管相关性感染有密切关系,相比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PICC管插管时应选择正确的环境、控制置管时间和穿刺次数,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导管维护措施,便于有效降低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作者:程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究血脂检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诊疗的糖尿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各55例,在其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情况下将糖尿病患者定为研究组,另55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为观察组.测定两组参与者血脂各项指标具体数值,并分析两组异常率.将两组的比较结果作为评定指标.结果 研究组人员血脂各指标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对应比较项,虽HDL比之观察组高出不多,但仍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率以58.18%明显高于观察组健康参与人员的10.9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比之正常人皆有所不同,且异常率较高.未确诊糖尿病者检测可用于提示病情,糖尿病患者检测则可以预防血脂方面的疾病,对于临床工作者以及患者而言均意义重大,临床价值不菲,值得大力推广之.
作者:万柳亚;韩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反馈式健康教育对初诊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初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反馈式健康教育.随访12周,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结核疾病知识知晓率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74.36% (P<0.05);观察组加强营养、合理休息、规律用药、情绪稳定、定期复查遵医行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 0.05).结论 反馈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初诊肺结核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文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在乳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 6年8月-17年10月时间段内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炎患者,共计11 5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康复新液等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组)对照组和(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治疗组)观察组,例数分别为57例、5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乳房肿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5.28±1.09、12.34±4.25 vs 5.36±1.12、1 2 65±4.29)相比较,组间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13±0.07、3.65±0.87 vs 3.29±0.76、7.54±1.62),两组结果相比较组间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乳房肿痛消失时间、肿块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分别为(2.17±1.41d、2.34±1.18d、1.43±1.15d、94.82% vs 4.24±1.65d、4.63±1.28d、2.77±1.34d、84.21%),两组结果相比较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减少患者疼痛为主要目的,对其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口服中药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袁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的饮食宣教及指导,观察组同时接受营养测评、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食疗方案、营养教育指导.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饮食知晓率,饮食治疗遵医率.结果 营养干预明显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与实验组(n=51),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介入治疗后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病人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予以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婷婷;李晓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和筛选,明确其现实意义.方法 使用某院在2011年4月~2014年6月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通过使用早期检查和诊断的方法判断该组患者的患病情况,并做出数据统计.结果 在寻找分析的100个实例中,彩超确诊结果的符合度高达95例.诊断不正确的几例中,有两例错诊为空腔出血,三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结论 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彩超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普及使用.
作者:刘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1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胆固醇、血肌酐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缬沙坦的效果显著.
作者:高庆忠;郝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本次探究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本社区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平面愈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平面的愈合时间比较,实验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社区医院通过中西医治疗的方式能够使患者溃疡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降低因西药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该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自拟颈病定旋汤配合改良手法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就医的88例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11日到2017年1月26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牵引治疗、自拟颈病定旋汤配合改良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颈曲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例数为34例,治疗后颈曲情况为(7.87±3.65),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自拟颈病定旋汤配合改良手法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作者:赵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盐酸利托君(安宝)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阴道流血停止时间、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接收并治疗的前置胎盘患者中抽取的80例,常规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盐酸利托君(安宝)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3.22±0.68)d,阴道流血量为(189.06±7.68)mL,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比硫酸镁而言,盐酸利托君(安宝)和硫酸镁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阴道流血停止时间、阴道流血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冉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病发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6%和4%,.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指标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参数低于甲组.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不良反应少,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彩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看图对话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级医院内分泌门诊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80例作为样本,将该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大讲堂式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以及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脱桂留;王伟燕;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急诊科在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72例;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则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较比二组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7.22%>84.72%),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急诊科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方案.
作者:王玺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