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林英姿;李金龙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将8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并将结果 对比.结果观察组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焦虑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水平情况等指标的数据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在复杂性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还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和运动指导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营养和运动指导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8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儿分别接受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营养和运动指导下接受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治疗3个月后受试患儿的血糖指标FPG和2 hPG水平,血脂指标TC、TG水平,以及受试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营养和运动指导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FPG、2 hPG水平和TC、T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营养和运动指导下给予糖尿病儿童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皮下注射胰岛素这一治疗方式.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次32例研究组患者特从2016年8月—2018年1月该院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名为参照组,对两组于清晨空腹实施静脉血液样本抽取,通过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的尿微量清蛋白(mA1b)、CYCL胱抑素c(Cys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并对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单独以及联合使用对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 研究组经检测,其HbA1c、CysC和mA1b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3项指标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其阳性检出率均高于3个项目单独使用,达至93.75%,同其他指标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尿微量清蛋白,CYCL(胱抑素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张彧梅;陈焕文;陈慧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为了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该文主要从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角度对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提高它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45例予以地特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对照组,45例予以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的优越性.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93.33%,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FBG、PBG、HbA1c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占比11.11%,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占比2.22%,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的临床治疗中,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亚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施行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普通家庭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社区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糖尿病的认知、对糖尿病足的认知、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糖尿病的认知、对糖尿病足的认知、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踝肱指数、焦虑心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在糖尿病并发0~1级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认知和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陈月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80.5%(P<0.05);观察组FPG(5.4±0.6)mmol/L、2 hPG(8.6±0.9)mmol/L、BA(53.21±4.14)、LVA(42.33±5.07)、RVA(41.54±5.13)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有效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孙世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病情转归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14例,按照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方法应用到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强化患者的血糖效果,提升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作者:张华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该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选择80例患者均分为2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其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循证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十分值得推荐.

    作者:于世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5—2016年期间在该院治疗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包括60例患者,和对照组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纠正饮食误区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认知情况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合理膳食,主食粗细搭配,定时定量,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等饮食认知度,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各项血糖控制水平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午餐和晚餐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饮食控制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促进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云青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口服降糖药的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糖尿病病人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的200例糖尿病患者的处方、一般资料等信息,通过对患者进行体检、询问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药物的使用频度及不合理用药.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也越来越高,其中磺酰脲类降糖药使用频度在口服降糖药中排第一,阿卡波糖的销售总金额在口服降糖药中排第一,各类降糖药的使用频度均逐年增加,200例患者中的诊断书写不规范、选药不合理、用法不适宜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3.5%.结论 近年来该院在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中,磺酰脲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排在第一并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院在糖尿病人的治疗中使用口服降糖药基本合理.

    作者:何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观察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在躯体运动、社会及心理、生理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是科学的护理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气安神解郁汤治疗糖尿病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补气安神解郁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60)、试验组(n=60).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补气安神解郁汤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用药8周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3%vs 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试验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 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补气安神解郁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程度,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借鉴.

    作者:刘永辉;代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的防治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间90例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系统化全面护理,对比其两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5.01±1.3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7.02±1.66)mmol/L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全面护理对糖尿病并发压疮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进修单位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按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郭珠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院外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析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院外使用胰岛素笔治疗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治疗初期予以胰岛素笔治疗的13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院外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影响.结果 实验组胰岛素笔使用率、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笔使用不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效率与生活质量,具有广泛运用意义.

    作者:王梅华;王绿花;陈燕春;许红簧;李江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经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HOMA-IR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HOMA-IR也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57%,远较对照组的17.86%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探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PCNL治疗的68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空腹血糖(GLU)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LU、SA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PCNL围术期,必须加强患者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冷梅娜;相静;齐兴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试析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

    目的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是其病情加重及发展的早期主要因素,该文针对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分别探讨了无创、有创检查方法及生物基因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随着科技术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早期评估周围神经损害的方法相配合,提高了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损害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采用比较敏感的诊断周围神经改变方法,能够使糖耐量周围神经病变的提高检出率.结论 在疾病早期对患者加强管理及干预治疗,对于减轻其周围神经损害导致的身心损害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宁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后对两组实施不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无论是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舒适程度,还是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都要好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手术室糖尿病患者护理当中,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舒适度,还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谢文涛;张慧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微量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ELIS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栀子苷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降低,而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胰腺组织中SOD、GSH-PX活性升高,而MDA含量降低,表明栀子苷具有提高胰岛细胞抗氧化水平和抗炎症损伤的能力.结论 栀子苷能有效提高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提示栀子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具保护作用.

    作者:潘春;唐定乾;胡婧晔;杨奕樱;张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研究

    目的 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市5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436例,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人口学因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436例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占11.0%(48/436),单纯高血压患者占66.5%(290/436),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占22.5%(96/436).所有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9.2%(40/436),单纯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8.3(4/48),单纯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6.9%(20/290),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16.3%(16/96).患者积极应对的平均得分为(1.69±0.71)分/条目,患者消极应对的每个条目平均得分为(1.09±0.73)分/条目.在控制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年龄、人均月收入之后,患者的消极应对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成正相关(OR=4.337).结论 在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消极应对是造成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在对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要把患者的应对方式纳入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范畴,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缓解.

    作者:孙东启;程洪梅;于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