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招华
目的 该次实验将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胆石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优化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则为10.0%,即实验组的安全性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施今墨验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激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今墨验方,对两组疗效、激素水平、血糖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治疗前的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施今墨验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也能调节患者激素及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实施诺和灵R和诺和灵N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等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FPG)、血浆葡萄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lns)、餐后2hC肽(2 hC-P)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改变胰岛素α细胞的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王柏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双C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一科收治的9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双C治疗,对照组在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改善较为明显,空腹、餐后2h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在给予双C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竹宏;张小宇;刘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抽取在2016年9月-2018年8月时段到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且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兼水湿瘀阻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作为分组依据,然后分为对照组同观察组,每组30例.予以对照组行西医方式治疗,予以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白蛋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24h尿蛋白总量、血白蛋白、SCr、BUN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效果较单行西医方式佳,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肾功能指标情况,从而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借鉴以及采纳价值.
作者:刁良彪;李艳君;谢小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实验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择80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健康教育干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血糖、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为7.5%,对照组为12.5%,观察组满意度97.5%,较对照组8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于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血糖值,增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元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分析及半夏泻心汤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多潘立酮片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轻瘫症状改善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早饱、厌食、腹胀、纳呆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轻瘫症状改善的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早饱、厌食、腹胀、纳呆症状积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饱、厌食、腹胀、纳呆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片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早饱、厌食、腹胀、纳呆症状积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伟;刘宝俊;王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对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在宝鸡高新人民医院内分科人住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由糖尿病专科护士采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常规健康宣教,为期6个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干预,为期6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和《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微信随访方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艳;梁丽娟;雷瑶;温玉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使用血糖检验,对照组实施尿糖检验,比较两种检验结果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阴性0例,检出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糖检测方便、省时、无创口,非常适合在糖尿病的初步诊断中,血糖检测可用于糖尿病的进一步确诊.
作者:赖寒光;李勇;江峰;吴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n=31)和探析组(n=32),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同时接受检查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 探析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3例,总发生率为9.38%,参考组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总发生率为25.8%,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39 6,P=0.025 1).探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护理满意患者为31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5%,护理满意患者为25例,不满意患者为6例,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7 3,P=0.034 1).结论 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可促进其病情改善.
作者:肖招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急救和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该院68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实施急救治疗)分为观察组(34例,应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焦虑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41.32±2.15)分、住院时间(5.24±1.02)d少于对照组(50.02±2.42)分、(8.95±1.12)d,且护理服务质量评分(82.24±3.46)分高于对照组(74.27±2.61)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5.68±1.08)mmol/L、餐后2h血糖(9.07±1.23)mmol/L低于对照组(6.72±1.31)mmol/L、(10.84±1.36)mmol/L(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急救及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佳,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李芬芳;张梅莲;刘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胎儿预后的价值与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以及产妇是否产前采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将其分为应用治疗的60例观察组和未应用治疗的30例对照组,同时又将应用治疗的60例产妇依据不同使用剂量分为10 mg组与20 mg组,比较不同组别下产妇与围产儿并发症情况及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前采用地塞米松,其产后血糖控制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均比未采用地塞米松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更好(P<0.05),而用药观察组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窘迫、感染以及低血症的情况也比未用药的对照组新生儿更好(P<0.05).在使用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对比上,10 mg组新生儿发生窘迫、低血糖隋况的概率比使用20 mg的更高,(P<0.05),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更低,新生儿感染发生概率较为接近(P>0.05).在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 mg组高于20 mg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治疗中采用短期小剂量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产妇和新生儿无近期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远期的应用价值还有待研究.
作者:林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该次研究要求抽取出70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并将所有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血糖指标的改善,分析将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运用于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 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发现,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运用于妊娠糖尿病产妇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产妇的血糖,对妊娠结局也能有所改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君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三年在该院进行医治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都采取一些常规的药物和方法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调控,而B组患者则进行个体化饮食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排空时间都明显改善,B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比起传统的饮食调控,个体化饮食治疗对于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改善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含量,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对该科室60名护理实习生及6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将护生及糖尿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及护理)和观察组(n=30),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运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8.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4,P=0.000).结论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满意度.
作者:肖凤;王慕卿;凌碧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34例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知识知晓度、行为规范度、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知识知晓度(87.65±5.42)分和行为规范度(85.64±4.48)分高于对照组[(80.29±6.53)分,(79.61±5.04)分],其空腹血糖(6.13±0.91) mmol/L、餐后2h血糖(8.42±1.95) mmol/L和HbA1c (5.68±1.17)%低于对照组[(7.52±0.89)mmol/L,(10.18±1.78)mmol/L,(6.54±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度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度,能够有效控制其机体的血糖水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凤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静脉采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进行静脉采血的糖尿病患者226例,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患者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8%,患者满意度为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丛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与实施体会.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划分成均有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抑郁情况以及焦虑隋况.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要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要高,两组之间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龄股骨颈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中,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疾病临床特点,予以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继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寻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方式为例.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密度改善情况、空腹血糖指数、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效果明显,各级医院应重点学习及运用.
作者:蔡德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全程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该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手术室围术期的58例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室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均较平稳,手术过程顺利,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酸中毒性昏迷,7~20 d顺利出院.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易发生各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手术危险性较高,手术室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有效的控制围术期血糖的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美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