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廖玉花

关键词:助产士, 孕期营养指导, 妊娠期糖尿病, 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5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115例患者均在产检期间给予常规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孕期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干预,可促进其血糖控制,达到改善分娩结局的目的.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对饮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 以2015年7月—2018年7月间入该院治疗的104例GDM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 均是52例. A组给予QCC饮食管理,B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对比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饮食依从性和母婴结局.结果 A组的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15%,B组为82.6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饮食依从性为94.23%,B 组为80.7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母婴结局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GDM患者行QCC饮食管理可提高其饮食健康知识掌握度和管理依从性,并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秀梅;王海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照组不给予药物.结果 两组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低体重胎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糖尿病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护理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式教学所具有的教学效果及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于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生4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0名.常规组护生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护生接受角色扮演式教学.对比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评价情况.结果相较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常规组护生,观察组护生终出科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生教学评价情况及教学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色扮演式教学对护生进行糖尿病护理教学,可在有效提升原有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帮助其提升各项知识能力水平,值得在各科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陆美红;杨杰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糖尿病足分级护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干预, 减少截肢的风险.方法 抽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该院100例糖尿病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10月50例住院糖尿病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7年11月—2018年3月50例住院糖尿病高龄患者设为实验组,接受分级护理指导.评价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知晓率及足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足部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糖尿病足分级护理,可降低糖尿病足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高龄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清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生化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在该院建卡的80例孕妇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尿液检验,实验组采用生化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检验结果及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FPG值、TG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部分患者糖耐量未高出正常范围,糖耐受力降低,而对照组仅有一小部分患者糖耐量未高出正常范围,糖耐受力降低.各检验指标结果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化检验的实验组,检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2% vs 26.3%),两组检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检验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值得采用.

    作者:郑尾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经合理饮食、运动、戒烟忌酒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经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脂变化,减少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姜国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调查,实验组在治疗之后的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为2.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法,能够加快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身心痛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洪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在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对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作用.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5月间选取该院脑病科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综合护理,对比2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指标、满意程度、血糖控制指标.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其NIHSS评分结果降至(5.48±3.24)分、ADL评分结果高达(50.26±15.48)分,满意程度指标(94.00%),且血糖控制效果佳,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案护理于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当中,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满意程度、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戴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目的 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diabetic gastrointestinaldysfunction, DGD)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且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 A、 B组, A组给予维生素B1(Vitamin B1,VitB1)治疗, B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Mosapride Citrate,MC)治疗,观察A、B组DGD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X线钡餐照影胃排空时间(gastric emptying time, GET)及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及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BG)控制情况.结果A、B组治疗方法均有利于DGD的治疗,有利于患者FBG及2 hPBG的控制(P<0.05),且B组方法治疗DGD的有效率及血糖控制情况较A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莫沙比利有利于DGD患者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作者:牛虎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根据护理参与情况将其随机分配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6 7,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 4,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8 7,P<0.05).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1 4,6.587 4;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对饮食的控制合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的病情进展,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马洪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有效率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入院进行糖尿病诊断并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所采用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检出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57例检验有效,3例检验无效,检验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患者检验有效为45例,无效为15例,检验有效率仅为75%,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 与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糖尿病有更准确的检验结果,能够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价值,是临床疑似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诊断手段,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卫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科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后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利于血糖控制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HbA1c、GA和GSP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 2017年6月—2017年12月之间就诊于该院的 1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10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肾脏轻度病变组、肾脏中度病变组以及肾脏明显病变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GA和GSP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与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清蛋白(GSP)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9.04±4.9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为(7.76±2.71)%, 糖化白蛋白为(20.86± 4.98)%,糖化血清蛋白为(2.03±0.75)mmol/L;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5.64±0.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61± 0.71)%,糖化白蛋白为(14.23±4.52)%,糖化血清蛋白为(1.59±0.36)mmol/L.两组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肾脏轻度病变组的空腹血糖为(7.58±2.43)mmol/L,糖化血红白为(6.67±1.62)%,糖化白蛋白为(18.0±2.56)%,糖化血清蛋白为(1.87±0.41)mmol/L;肾脏中度病变组的空腹血糖为(8.87±3.12)mmol/L,糖化血红白为(7.24±2.03)%, 糖化白蛋白为(20.53±3.48)%, 糖化血清蛋白为(2.24±0.56)mmol/L;肾脏明显病变组的空腹血糖为(10.53±4.62)mmol/L,糖化血红白为(8.85±2.67)%,糖化白蛋白为(22.85±4.08)%,糖化血清蛋白为(2.67±0.63)mmol/L,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结果与肾脏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测HbA1c、GA和GSP结果,能够全面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

    作者:路艳;杨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程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该文介绍了当前国内糖尿病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全程护理的两种模式,并就糖尿病患者入院、住院、出院3个阶段的全程护理形式作了研究,指出了当前全程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的改进方向.

    作者:陈秋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 探究对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EN)的具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5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EN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EN护理,观察其护理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率分别为3.33%、17.86%,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10.23±1.87)mmol/L、(10.31±1.7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7.13±0.69)mmol/L、(9.35±1.38)mmol/L,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2.58±3.67)d、(16.78±4.12)d,观察组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EN护理可取得明显效果,能帮助其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出现,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围内镜检查期防范低血糖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围内镜检查期防范低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检查并属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只接受糖尿病内镜检查,实验组接受同样的内镜检查,同时实验组患者在围检查期接受防范低血糖的护理.分析为2型糖尿病患者围内镜检查期防范低血糖的护理方法,并且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期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为1.67%,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对内镜检查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内镜检查期进行防范低血糖护理,内镜检查时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降低,可以在临床糖尿病围检查期实践应用.

    作者:倪红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接受治疗的154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77例,一组治疗组和另一组对照组 ,治疗组的77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齐拉西酮治疗 ,而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治疗10周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对的临床疗效与使用药物之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13%,治疗组满意度为90.91%,通过服用奥氮平和齐拉西酮药物之后,治疗组的精神状态得到明显的提升,PANSS减分率较高;治疗后对照组的餐后血糖值、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糖蛋白值均高于治疗组,经过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奥氮平,并且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少更方便,且不影响血糖水平,所以齐拉西酮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糖尿病与骨代谢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内分泌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患者数量增长迅猛,其引起患者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和低创性骨折等骨相关疾病的发生致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晰,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糖尿病与骨代谢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刘虹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MSCT灌注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灌注检查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估工作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MSCT灌注检查,记录两组MSCT检查结果,即BF、MTT、BV、PS等数值,分析研究组MSCT检查前后实验室相关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MSCT检查所得BF、BV、PS等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而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MSCT检查所得MTT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MSCT检查后MAU、UAER、scr等指标与检查前对比(P>0.05).结论 应用MSCT灌注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可为临床医生诊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效果, 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该院108例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54例,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54例,氨溴索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合并哮喘患儿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口服氨溴索更好,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更短,且安全性较好,不易对患儿血糖产生影响.

    作者:谢巧金;蔡新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