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珠
目的 探讨不同人种/种族中糖尿病前期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 2013—2014年度符合入排标准的非糖尿病人群数据进行分析,以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肥胖、吸烟、饮酒、运动、睡眠时长及教育水平等)与糖尿病前期之间的关系,并对人种/种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经多因素校正后,与糖尿病前期相关的可变危险因素有教育水平、肥胖和运动,不同人种/种族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前期之间的关系在人种/种族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何连祥;胡永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糖尿病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41例,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糖控制良好,心理状态改善显著,依从率高(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严格控制其血糖,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江塔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调查,实验组在治疗之后的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为2.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法,能够加快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身心痛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洪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讨论在糖尿病住院患者护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00例.该次按照随机字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 实验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采取无缝隙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艳燕;李然;梁少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作为该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5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分别实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同时对其进行耐糖量实验检测,组间对比两组孕妇情况并实施分析探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普遍较高,各个时间点数值比较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第3小时血糖水平为(9.02±2.3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1.25)mmol/L;此外观察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发生率为22.00%,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28.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和6.00%,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性更高,因此对该类患者应加强干预和健康指导,以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
作者:陈木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科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后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利于血糖控制等优点,值得应用.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照组不给予药物.结果 两组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低体重胎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G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该次实验将针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治疗上的分析探究, 其主要通过血尿酸分析和其他因素探究了解临床情况.方法 该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12月在该客户体检中心就诊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入选的患者共90例,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血尿酸正常组,观察组为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血糖指标进行数理统计的相关情况分析,得出相关性.结果对于血尿酸升高组的患者而言,其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是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血压情况上看,观察组患者在TC和TG、LDL-C指标上均表现较高,但是在HDL-C的对比上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也出现了不同,即两组患者在CRP水平上差异为显著,在IL-6以及IL-8、TNF的对比中也具有差异性.结论 血尿酸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相关因素中,如白介素、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可能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项指标数值的关注,提升治疗有效性.
作者:陈毅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观察以判断综合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恢复是否有帮助,效果如何.方法 选取该院数据库中2017年6月—2018年6月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病历80份,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和综合护理两种模式.结果 总而言之实验组的血糖含量降低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过综合护理的患者其血糖含量下降幅度更高,并且在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层面具备更好的预防作用.结论 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恢复情况良好,综合护理能够起到预防作用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生活方式类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探讨大学生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和经济水平,制定出以下几种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早期预防教育措施:规范饮食和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加强对大学生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定期做糖尿病的相关检查.为我国高等院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知识普及教育以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康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和单纯糖尿病确诊患者各56例, 再抽取健康体检人群56名,分别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干化学试剂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对3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对比3组研究对象两项指标测定结果, 和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研究2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会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该类糖尿病并发症,进行诊断和筛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沈肖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选取74名妊娠期糖尿病疾病临床实习学生,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实际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名,其中采用常规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参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结果 分析数据,研究组教学满意度为(94.59%),参照组教学满意度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教学效果较优(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疾病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露;林琼云;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干预, 减少截肢的风险.方法 抽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该院100例糖尿病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10月50例住院糖尿病高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7年11月—2018年3月50例住院糖尿病高龄患者设为实验组,接受分级护理指导.评价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知晓率及足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足部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糖尿病足分级护理,可降低糖尿病足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高龄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黄清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医院重症医学科传染疾病病区接收了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 2017年6月—2018年8月,医院重症医学科传染疾病病区接收了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纳入观察组,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睡眠障碍、谵妄、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动态血糖监测血糖全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对象症状控制、护理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生活照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存活对象重症医学科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缩短重症医学科停留时间.
作者:张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评价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的不良反应,为糖尿病治疗中二甲双胍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间到该院就诊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患者.观察组只使用二甲双胍,对照组使用其他降血糖药物,对比两组药物应用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二甲双胍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两组药物应用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噻唑烷二酮类、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剂、噻唑烷二酮类+中药等手段,在350例病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为62例,占比17.7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反应为主,其中乳酸性中毒属于为危险的不良反应,近1/5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应当慎用二甲双胍,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此杜绝患者因治疗导致死亡的事故发生.
作者:曾晓晨;余秀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参芪地黄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参芪地黄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及Cys-C水平无明显差异,但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ER为(1.02±0.57)g/24 h、Cys-C水平为(1.34±0.45)mg/L,对照组患者UAER为(1.37±0.58)g/24 h、Cys-C水平为(1.93±0.52)mg/L.结论参芪地黄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延缓患者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用药价值.
作者:逯微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治疗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1例.两组患者经合理饮食、运动、戒烟忌酒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经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脂异常及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及血脂变化,减少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姜国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 术后观察组FPG、2 hPG升高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14.8%(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利于控制血糖.
作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各类型不同疾病患者90例,对90例患者分别进行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值,以及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值,对比两组检测方法对血糖值的影响.结果 采用快速血糖仪以及采用常规生化仪对血糖指标进行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血糖值的检测,采用快速血糖仪和采用常规血糖仪检测得到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均可以作为临床检测的依据,同时快速血糖仪更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快速、经济、简单的特点.
作者:潘广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腹腔镜胃旁路术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肥胖合并T2DM患者42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A组,将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的20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血糖、血脂指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空腹血糖、BMI、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HbAlc、H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肥胖合并T2DM患者,行腹腔镜胃旁路术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现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