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秀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该研究的354例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77例按照常规治疗、随访、复诊,观察组177例进行自我管理支持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自护行为、授权能力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自我管理支持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优秀、 一般、 不及格分别占40.1%、36.2%、23.7%,优良率为76.3%,观察组依次为62.1%、31.1%、6.8%,优良率为93.2%,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代谢指标体质量、BMI、腰围、HbAlc依次为(85.97±8.45)kg、(94.14±6.59)cm、(7.45±0.87)%,观察组依次为(82.01±9.72)kg、(90.10±8.73)cm、(7.16±0.5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代谢指标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谭淑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该科初次诊断且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三短一长).治疗前和停止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测定患者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 h和2 h胰岛素(INS1、INS2)、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BG、2 h PBG、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INS、INS1、INS2及Homa-IS、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hs-CRP水平,作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李林;陈晓蕾;杜薇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6年3—11月间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与同时期到院体检的65名健康人为研究主体.分别设定糖尿病组为观察组A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对照组B组,均给予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结果B组的GLU(空腹血糖)为(5.62±0.82)mmol/L,TG(甘油三酯)为(1.57±0.76)mmol/L,2 h糖耐受为(5.81±1.33)mmol/L,TC(血清总胆固醇)为(4.08±0.75)mmol/L,(FRUC)果糖胺为(1.75±0.55)mmol/L;A组的GLU为(7.34±1.62)mmol/L,TG为(2.99±1.08)mmol/L,2 h糖耐受为(13.52±2.34)mmol/L,TC为(5.38±1.24)mmol/L,(FRUC)果糖胺为(3.47±0.87)mmol/L,A组显著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38±0.72)mmol/L高于B组的(2.65±0.48)mmol/L,A组的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2±0.71)mmol/L低于B组的(1.58±0.78)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采取生化检验测定,可以为其临床确诊提供数据支持,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被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进行推广.
作者:韦冬梅;李媛;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而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的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其健康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英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饮食干预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饮食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餐后和空腹指尖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和实施护理干预之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对照组平均餐后和空腹指尖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出现1例低血糖事件,对照组出现8例(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饮食干预,有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次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雪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探究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9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单一降糖药物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药物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血糖以及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得到显著性改善,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对比参照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2例,随机分为2组各81例(118眼),观察组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 不良反应发生率12.3%(P<0.05).结论 激光治疗可稳定和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病情,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姚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期)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敏感性情况.方法 在医院2011年7月—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一般指标、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FIN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HOM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HOMA-I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并增强其胰岛素敏感性,可借鉴.
作者:古丽努尔?伊斯拉木;李应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为糖尿病一项严重且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便是新生血管形成.笔者对DR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高妍;王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城市与农村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82例住院诊治的糖尿病足临床资料,按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市组31例、农村组51例,并按不同Wagner分级进行统计白细胞、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住院天数等7项指标,对比分析其两组间、组内不同级别间的差异.结果 7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在组内不同级别间有差异,其中,Wagner5期与其他级别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的糖尿病足病患较农村病患血糖控制差、肾脏损伤重.
作者:翁铭芳;吴卫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对原来治疗方案进行调节,二甲双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血糖水平达标的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的差异.结果二甲双胍组患者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二甲双胍组血糖水平达标的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血糖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均出现轻微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可有效降低血糖,促使血糖达标,且基本不对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自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4例作为该次观察对象,依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采用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2.11%、63.16%显著优于采用甲钴胺治疗的对照组的80.56%、36.1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金匮肾气丸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高的治疗药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饮食护理处方不同进行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饮食规律等护理依从性.结果 60例患者分别给予1个月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BG(6.17±0.18)mmol/L、2 hPBG(8.09±0.35)mmol/L,HbA1c(6.27±1.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患者营养需求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在确保能量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糖类、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小降糖药物剂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其中有42例单用降糖药物,二联用药34例,三联用药26例;单用降压药物29例,二联用药52例,三联用药21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所有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并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经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治疗前相对比,患者血糖水平与血压状态均显著改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消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祖鲁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对肺炎疫苗接种的情况及有关影响原因.方法 将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所受治的810例患有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讨群体,并对患者的具体肺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所接受疫苗的患者具体病例文件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疫苗接种的有关原因进一步探讨.结果 该次研究在810例患者中有130例自愿接受肺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16.05%,对患者接种产生的原因有病程、年龄、并发呼吸道感染、学历等有关因素,而其中接种高的是并发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接种率已达76.15%.结论 糖尿病病患对于肺炎疫苗接种的意愿并不强烈,而采取疫苗接种及并发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者占多数,所以应当提升对糖尿病患者其进行肺炎疫苗接种的推广力度,以疫苗接种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胃肠病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2 hPG、HbAlc、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lc、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厌食、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胃肠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湿敷治疗糖尿病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的166例糖尿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83例)和中医湿敷组(83例),常规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封闭治疗,中医湿敷组患者采用中药制剂熏蒸湿敷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中医湿敷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中医湿敷组患者IL-6、IL-1β含量和疼痛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湿敷对糖尿病性关节炎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就诊该院的72例肺癌伴糖尿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鼻导管吸氧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值与患者血糖水平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 为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值,实现对其血糖的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值得肯定,推荐多在日后实际诊疗中多加应用与推广.
作者:曲文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就诊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给予尿糖检验,对实验组给予血糖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100.00%)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90.00%)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糖检验相比,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确诊.
作者:张璇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8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使患者的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于荷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