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周伶俐;潘玉荣;刘丽娜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睡眠障碍,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改善睡眠模式预防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该院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43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该院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非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21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统计有骨折史的患者,并记录骨折部位.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更短,全身、脊柱及髋部骨密度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睡眠时间、全身及局部骨密度均为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有骨折史者显著高于对照组(15.63%vs 7.94%),(P<0.05),骨折部位以髋部、脊柱、腕部为主.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可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年龄、睡眠时间、全身及局部骨密度等密切相关,其中睡眠时间为可控因素,应加强对睡眠障碍患者的调理,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疗法在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生感染例数、肉芽组织覆盖率、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换药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封闭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析

    目的 分析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糖尿病患者106例,均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53例,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n=53例,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1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时二者胰岛素以及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餐后2 h二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赵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系统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及牙龈出血指数(GBI),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GI和G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的GI和GBI均低于对照组,且相对于干预前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7%vs 83.33%,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较好,不仅促进了牙周炎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姜为爱;薛昌敖;林娟;罗宁;吴新;蔡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红外/红光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外/红光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以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在对照组(n=53)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n=53)予红外/红光治疗,以中医症候积分做为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红外/红光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 经红外/红光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治疗组患者全部耐受,未发生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红外/红光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速度快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周围神经病变严重而导致感觉减退、感觉缺失的患者没有造成皮肤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郭志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将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药物治疗,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荆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研究其对病情转归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影响.方法 挑选该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入并治疗的2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患者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1年后的血糖情况及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情感职能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病患用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方法 在该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100例开展用药治疗研究,其中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划入常规降糖组,主要行一般的降糖用药治疗,另外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划入复方丹参组,主要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治疗,比较常规降糖组和复方丹参组病患颈动脉内的中膜厚度(IMT)情况、内径比率、血清指标(ET-1、EDVD以及NO)情况、餐前餐后血糖值情况.结果 复方丹参组病患的IMT值、内径比率、血清指标(ET-1、EDVD以及NO)和餐前餐后血糖值都优于常规降糖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患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治疗可改善其内皮功能,降血糖效果较好.

    作者:范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

    目的 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方法 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对7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同时配合换药、植皮、皮瓣修复等治疗.结果 7例患者,4例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及换药治疗,病情获得痊愈;2例患者为缩短治疗周期行胫骨横向骨搬移及采用超声清创联合后行植皮处理,创面获得痊愈;1例患者因局部骨及肌腱外露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及超声清创仪治疗,并联合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获得痊愈;7例患者经胫骨横向骨搬移后,通过对治疗前后肢端的感觉、皮温、颜色、麻木、疼痛、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患者术前术后做血管对比检查,发现肢体远端小血管网数量明显增加,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未行骨搬移患者明显缩短;超声清创能清除创面上的坏死组织,有利于创面及肉芽生长,而且清创过程中患者均属于无痛型清创,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联合超声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能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疗效,明显减少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及住院时间.

    作者:周家顺;严芳;杨颇;宋开芳;秦杰;陶吕;金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围手术期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3%和97.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将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且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香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的影响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该院2016年3—9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注射错误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护理过程中开展PDCA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丽红;王惠玲;苏东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对其围术期的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龚秀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是2011年1月—2013年2月接收的病例,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使用舒适护理,对两组的并发症、负情绪、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17%,常规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5.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透析治疗,护理干预组的焦虑评分平均(44.22±3.29)分,抑郁评分平均为(44.21±3.26)分,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护理干预组护理态度满意度是89.13%、护理方式满意度是86.96%,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和情绪均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能够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周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及对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评价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的效果.入选的80例患者均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经过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且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敏感指数均出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经诺和锐治疗(短期强化)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该方法利于患者胰岛β细胞的敏感性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作用.方法 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和40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给予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观察两组平均尿糖含量、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糖检验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尿糖含量(3.62±0.16)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39.67±11.28)mg/L,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尿糖含量(1.20±0.11)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15.94±8.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尿糖阳性,其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2.50%;观察组尿糖检验阳性率72.50%,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57.50%,二者之间的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有效检测出准确的尿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治疗,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参照依据,促进疗效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亚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GLP-1类似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GLP-1R),以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而降低血糖,从多方面针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临床上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该文就GLP-1RA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菲;于苏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社区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社区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150例患者采取盐酸二甲双胍片作为对照组,另150例患者采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89.33%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高(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谭勇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综合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需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包括化疗前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血糖监测、运动指导等一些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在化疗期间内均可顺利度过化疗周期,无一因为糖尿病或并发症而终止治疗.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对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化疗期间血糖维持平稳,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叶晓群;郭丽贞;陈淑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难治性2型糖尿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究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抽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口服二甲双胍联合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采取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F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FPG、2 hF-PG水平、HbA1c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且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临床上使用利拉鲁肽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杜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33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于对照组患者,该院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除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外,给予患者依那普利联合人胰岛素结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恢复情况良好,治疗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排泄率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bA1c、PBG、FBG结果都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依那普利结合人胰岛素治疗,治疗结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为糖尿病足病的超声检查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下肢动脉8个节段,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管径狭窄率,观察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流速.结果 86例糖尿病足患者患侧与对侧8支下肢动脉管径、管径狭窄率、IMT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存在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发生率为100.0%,超声表现为IMT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各节段动脉均存在动脉硬化现象,而且与对侧相比差异不明显,根据超声影像学特点可以筛查下肢动脉病变,评估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等.

    作者:王丽丽;齐伟;郭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