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吴玉娇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2型糖尿病, 阑尾炎
摘要:目的 对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为(5.22±1.18)mmol/L,对照组为(6.34±1.2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2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比较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胰岛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该实验考察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给药,可持续注射;对照组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给药.以空腹血糖值、血糖在餐后恢复正常时间、全天血糖正常的维持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均能降低患者血糖,治疗前后,同组间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给药的实验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实验组用时(70±15.0)min,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16.8±1.8)h,低血糖发生率4.8%.皮下连续注射给药的对照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用时(105±20.0)min,患者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8.5±2.6)h,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1.9%.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给药相比较皮下连续注射给药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利.

    作者:蔡金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探讨

    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时,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较长的手术时间(1.5 h以上)、高龄以及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麻醉和手术应激以及术后免疫能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围术期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控制血糖浓度在适宜范围,使之顺利渡过围术期,方能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其治疗经验和案例分析

    糖尿病病程中,眼组织大部分均可受其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眼睑疖肿和睑缘炎、眼睑黄色瘤、屈光异常、瞳孔变小及眼外肌麻痹、结膜动脉瘤、角膜后色素沉着、继发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白内障)、虹膜蔷薇疹、玻璃体出血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检查眼底,同时积极降糖治疗,运动、节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消渴丸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高晓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老年内分泌科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0%,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腹泻、肠鸣音增加、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晓红;陈平;陈树;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对延续护理干预是否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常规组不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调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半年常规组为(82.5±24.6)分,干预组为(98.8±26.9)分,出院后1年常规组为(72.5±16.3)分,干预组为(94.3±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差无几,出院后半年、1年,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延续护理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更有利于控制疾病.

    作者:蒙永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为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HbA1c、 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9.37±1.89)%、(0.82±0.09)mg/L与(24.08±7.51)mg/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1.72)%、(0.24±0.03)mg/L与(18.57±6.84)mg/24 h,并且实验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分别为(2.78±0.81)支与(8.24±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23)支与(5.7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宜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低效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益气养阴法联合CSII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0年12月—2013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方联合CSII强化治疗,对照组仅予以CSII治疗,治疗为期14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以及血糖达标时胰岛素剂量.结果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所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积分均有所变化,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FBG、2 hPBG、FINS、P2hINS、IAI水平与治疗前均有所改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频次相抵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养阴法联合CSII对于新诊断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叶正芹;李鸣;官艳华;邵鑫;孔文文;陆源源;胡钢;沈宝华;吴学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就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的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麻醉期接受静脉生理盐水注射,试验组接受静脉右美托咪啶注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各阶段MAP和HR的数据值(注射时、插管时、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得出,试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情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手术中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不会对患者术中的各项数据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让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蔡爱香;黄同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病程、并发症、负性情绪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患者的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负性情绪越严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作者:支亚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与血糖水平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HbA1c、2 hPG以及FPG 3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郑成娟;郑成燕;汲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47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各项指标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较参照组低(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较参照组高(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症状较为常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意义重大,其中综合护理干预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欧玉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期间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胱抑素C(Cys 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R和Cys 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FR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优化推广.

    作者:邓婷婷;张红;蒙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促红细胞生长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的水平变化

    目的 探析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TNF-α(肿瘤坏死因素 α)、IL-6(白细胞介素-6)及EPO(促红细胞生长素)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病情类型分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4)、糖尿病组(n=21)和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3).经给予被选患者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受试者房水中的肿瘤坏死因素 α、白细胞介素-6及促红细胞生长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TNF-α、IL-6和EPO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炎症因素TNF-α、IL-6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青光眼的病理期间,TNF-α、IL-6和EPO的水平变化对其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SAS和SD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明显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有效控制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出现并发症,给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条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先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从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锋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