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李倩

关键词: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低效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探讨

    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时,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较长的手术时间(1.5 h以上)、高龄以及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麻醉和手术应激以及术后免疫能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围术期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控制血糖浓度在适宜范围,使之顺利渡过围术期,方能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促红细胞生长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的水平变化

    目的 探析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TNF-α(肿瘤坏死因素 α)、IL-6(白细胞介素-6)及EPO(促红细胞生长素)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病情类型分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4)、糖尿病组(n=21)和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3).经给予被选患者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受试者房水中的肿瘤坏死因素 α、白细胞介素-6及促红细胞生长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TNF-α、IL-6和EPO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炎症因素TNF-α、IL-6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青光眼的病理期间,TNF-α、IL-6和EPO的水平变化对其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及对该次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舒张压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燕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血糖的控制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在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4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该次研究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康复出院情况.结果 该次研究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均有所改善,从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的(13.02±2.70)mmol/L转变为(6.4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护理前的(8.68±1.30)%转变为(6.13±1.13)%(t=6.20、3.77;P=0.001、0.001).且患者康复出院例数为38例,剩余2例护理过程中有出现并发症,但经过处理可顺利出院.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余书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7年3—6月间选取该社区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对照组为未签约患者.健康管理师对签约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医生随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比较,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到其他慢性病教育中应用.

    作者:涂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前后其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40例,同样选取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及血糖控制稳定4个月后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清皮质醇(F)浓度的检测.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并且在高血糖状态下,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持续4个月的血糖控制后,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恢复正常;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皮质醇并未恢复.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存在着皮质醇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其变化.

    作者:车筱琪;苗林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自因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2017年1—8月该院门诊部接收的60例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予以眼底激光的30例作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30例作治疗组,对2组临床疗效、各指标改善情况等展开比对.结果 予以2种不同疗法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临床予以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较好改善,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视力,推荐应用.

    作者:吴伟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6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组(n=30)和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口腔护理干预组(口腔护理干预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和基础护理干预组相比,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73.3%(22/30)(P<0.05).结论 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薇薇;司徒琦芬;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常规甘精胰岛素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记录两组基础胰岛素用量、体重增加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评价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 hPG和HbA1c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均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有效地控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较好地改善胰岛素功能,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作者:冯霖;傅铮;乔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SAS和SD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明显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有效控制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出现并发症,给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条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先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为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HbA1c、 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9.37±1.89)%、(0.82±0.09)mg/L与(24.08±7.51)mg/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1.72)%、(0.24±0.03)mg/L与(18.57±6.84)mg/24 h,并且实验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分别为(2.78±0.81)支与(8.24±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23)支与(5.7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宜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芝;王言飞;顾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护理新进展

    该文主要综述了糖尿病足产生的具体原因、预防的方法以及此病症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的新进展,从而使糖尿病足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患病率能够得到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徐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糖控制效果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血糖控制结果分为A组(41例;血糖控制效果欠佳)、B组(48例;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患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7%、14.63%、19.51%、9.76%、21.95%,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63%、9.76%、19.51%、17.07%,明显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妊娠结局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毕宇芳;杨海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加以综合护理干预,以此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共统计有患者例数80例,2017年2—7月是研究时间段落,对80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性指标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低(P<0.05),表现出研究组数据指标更有优势性.结论 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再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吴宇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共计纳入104例,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经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以上各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妊高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巨大胎儿、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实践价值较高.

    作者:魏家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对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治疗,包括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其中一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尔奇钙片,600 mg/d,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使用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1片/次,1次/周,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有良性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血钙、血磷水平低于研究组,VA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33%,4例均为消化系统症状,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0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2857,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联合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效果更高,可以加快提升患者骨密度,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苗翠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用药指导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分别从用药指导方法和用药方面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联合磺脲类药物降糖,观察组联合瑞格列奈降糖.而在每一组中,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比患者用药指导前后服药方法正确性以及定时定量依从性的情况.对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比较,主要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及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3、6-12周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A1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也都低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指导后,服药方法正确性和定时定量的依从性均有所提高.结论 双胍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联合瑞格列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方法的正确性,全面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宋聪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与血糖水平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HbA1c、2 hPG以及FPG 3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郑成娟;郑成燕;汲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