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探讨

冯霖;傅铮;乔玉芳

关键词:老年,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甘精胰岛素, 血糖,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常规甘精胰岛素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记录两组基础胰岛素用量、体重增加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评价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 hPG和HbA1c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均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有效地控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较好地改善胰岛素功能,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比较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胰岛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该实验考察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给药,可持续注射;对照组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给药.以空腹血糖值、血糖在餐后恢复正常时间、全天血糖正常的维持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均能降低患者血糖,治疗前后,同组间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给药的实验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实验组用时(70±15.0)min,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16.8±1.8)h,低血糖发生率4.8%.皮下连续注射给药的对照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用时(105±20.0)min,患者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8.5±2.6)h,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1.9%.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给药相比较皮下连续注射给药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利.

    作者:蔡金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76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38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健康评分为(92.34±1.64)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11%,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73.68%)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开霞;刘玉霞;王泽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组.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保证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芳;苏泉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五行健康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研究观察五行健康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选在该院接受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全部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n=50例,进行五行健康操锻炼)与对照组(n=50例,常规运动锻炼方式).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SAN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SAN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行健康操运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缓解阴性症状,显著强化日常生活能力,此法值得在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有关该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但是当前临床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较少,该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中的血压控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龚小娇;廖正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降血糖功能食品的研发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疾病的发生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糖,但是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控制血糖功能食品的研究越来越多,文中将对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作者:袁蒲;张书芳;詹瑄;付鹏钰;叶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方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结局.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在活跃期初期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为(6.48±0.37)mmol/L,对照组为(6.51±0.42)mmol/L,(t=1.238,P>0.05);在进入活跃期2 h与4 h时、宫口全开时、产后1h等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剖宫产比率以及产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减少患者手术剖宫产率,且对患者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影响小,临床应用价值作用突出.

    作者:王良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64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64例为接受综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4.06%(4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31%(61/6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3%(5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1%(45/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7.5±6.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9±7.5)d,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疾病和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增加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秀霞;何茂娟;徐兴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用药指导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分别从用药指导方法和用药方面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联合磺脲类药物降糖,观察组联合瑞格列奈降糖.而在每一组中,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比患者用药指导前后服药方法正确性以及定时定量依从性的情况.对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比较,主要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及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3、6-12周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A1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也都低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指导后,服药方法正确性和定时定量的依从性均有所提高.结论 双胍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联合瑞格列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方法的正确性,全面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宋聪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28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研究对比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89.78±6.67)分、生活质量评分(81.59±4.77)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且心理健康评分(19.14±2.22)分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循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相比常规组(28.57%)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切实可行,对患者预后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玉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后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肿瘤伴糖尿病患者53例设对照组,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护理体会.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同类患者52例设实验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PICC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PICC导管的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ICC留置时间、护理、导管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前控制血糖平稳,置管后予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静;何平;曾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120例,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血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组间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比对照组低18.33%,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疾患者,采用产科护理干预可以使得血糖水平发生明显改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因此,该护理模式值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淑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护理单位组成品管圈小组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进行入院观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1例患者死亡,患者生存率为97.78%;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9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n=45)和优质组(n=45),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脉搏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较基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明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诺和龙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及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及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促进了患者血清及血压指标的优化,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疾病治疗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徐松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2月,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为对照组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观察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随机血糖值、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更短,术后随机血糖值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相较于对照组的20.00%更低.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推广.

    作者:李继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为(5.22±1.18)mmol/L,对照组为(6.34±1.2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2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探讨

    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时,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较长的手术时间(1.5 h以上)、高龄以及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麻醉和手术应激以及术后免疫能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围术期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具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控制血糖浓度在适宜范围,使之顺利渡过围术期,方能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