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吴明芳

关键词:糖尿病, 心力衰竭, 优质护理干预, 效果, 心功能, 血糖
摘要: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9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n=45)和优质组(n=45),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脉搏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较基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合并糖尿病的120例手术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常规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患者均实施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糖发生率、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状况.

    作者:陈韩华;艾云香;黄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回顾分析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单独依那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则进行依那普利和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以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能够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而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强旭钊;林晋生;黄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工作体会

    目的 探讨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伴有糖尿病的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 从患者血糖监测结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3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了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血糖监测数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胡玲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对延续护理干预是否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系统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延续护理,常规组不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调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半年常规组为(82.5±24.6)分,干预组为(98.8±26.9)分,出院后1年常规组为(72.5±16.3)分,干预组为(94.3±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差无几,出院后半年、1年,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延续护理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更有利于控制疾病.

    作者:蒙永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痹合剂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胸痹合剂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试验对象,使用数字发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胸痹合剂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维度等.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生理精神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等生存质量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用胸痹合剂治疗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文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心理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结果 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来看,护理前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多行介入手术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不稳定,给予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苏泉妹;杨春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组.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保证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芳;苏泉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诺和龙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及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及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促进了患者血清及血压指标的优化,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疾病治疗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徐松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目的 分析NCV在诊断D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接诊的3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CV对DM患者中DPN进行筛选,分析各神经传功功能以及MCV、SCV和波幅、波宽、波形、潜伏期等.结果 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的阳性率较高,有刺痛、四肢远端麻木等症状患者DPN的阳性率更高;在四肢神经病变中,胫后神经病变和腓总神经病变较为常见,波形和波宽均出现明显变化,传导速度的波幅特异性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直接影响到周围神经病变,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作者:师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常规甘精胰岛素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记录两组基础胰岛素用量、体重增加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评价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 hPG和HbA1c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均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有效地控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较好地改善胰岛素功能,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作者:冯霖;傅铮;乔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4例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单一治疗,联合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治疗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临床指标均获得十分显著的改善,且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伴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后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肿瘤伴糖尿病患者53例设对照组,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护理体会.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同类患者52例设实验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PICC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PICC导管的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血管堵塞、非计划拔管、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ICC留置时间、护理、导管维护效果以及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伴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前控制血糖平稳,置管后予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静;何平;曾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相关代谢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两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且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上升的风险,基于此,需要针对此类患者做好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作者:颜振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及对该次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舒张压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燕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放血疗法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在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NCV、SNCV速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欢;张春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后血糖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5.16±0.41)mmol/L、2 hPG(7.33±0.70)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AS(37.9±3.2)分、SDS(40.1±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22例ICU糖尿患者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监护时间(6.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3±2.6)d(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9%、死亡率0.0%、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4.5%、18.2%、72.7%(P<0.05).结论 对ICU糖尿患者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监护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田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胰岛素外敷治疗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效果

    目的 对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疮现象实施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2月—2016年1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舒适度评分为(91.66±6.12)分、SAS评分为(38.69±5.11)分、SDS评分为(37.52±6.85)分、VAS评分为(3.25±0.9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疮现象实施胰岛素外敷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方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结局.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在活跃期初期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为(6.48±0.37)mmol/L,对照组为(6.51±0.42)mmol/L,(t=1.238,P>0.05);在进入活跃期2 h与4 h时、宫口全开时、产后1h等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剖宫产比率以及产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减少患者手术剖宫产率,且对患者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影响小,临床应用价值作用突出.

    作者:王良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从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锋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