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朱淑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产科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120例,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血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组间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比对照组低18.33%,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疾患者,采用产科护理干预可以使得血糖水平发生明显改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因此,该护理模式值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方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结局.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在活跃期初期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为(6.48±0.37)mmol/L,对照组为(6.51±0.42)mmol/L,(t=1.238,P>0.05);在进入活跃期2 h与4 h时、宫口全开时、产后1h等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剖宫产比率以及产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减少患者手术剖宫产率,且对患者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影响小,临床应用价值作用突出.

    作者:王良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护理单位组成品管圈小组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进行入院观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1例患者死亡,患者生存率为97.78%;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选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且确诊患糖尿病的患者280例,作实验组;同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80名,作对照组,均展开血脂检验,再比较测定结果.结果 实验组TG(2.55±1.10)mmol/L、TC(5.70±0.86)mmol/L、LDL-C(3.79±0.85)mmol/L,与对照组的(1.21±0.69)mmol/L、(4.52±0.75)mmol/L、(2.02±0.70)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1.10±0.41)mmol/L,比对照组的(1.78±0.55)mmol/L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健康人群相比均有异常,为此,临床需做好患者的血脂检验工作,有利于后续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徐燕;汤伟明;俞小飞;汪蔚;黄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南市长清区中医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脾降糖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血糖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控制血糖水平,还能改善血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延照;刘玮;王兴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SAS和SD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明显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有效控制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出现并发症,给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条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先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2016年10—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4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2017年1—4月收治2型糖尿病58例,纳入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患者2型糖尿病知识评分,随访6个月疾病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概念、并发症、用药、饮食、其他、合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并发症控制与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用药不依从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高芳;陈敬涛;何君;陈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有关该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但是当前临床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较少,该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中的血压控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龚小娇;廖正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加以综合护理干预,以此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共统计有患者例数80例,2017年2—7月是研究时间段落,对80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性指标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低(P<0.05),表现出研究组数据指标更有优势性.结论 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再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吴宇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促红细胞生长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的水平变化

    目的 探析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TNF-α(肿瘤坏死因素 α)、IL-6(白细胞介素-6)及EPO(促红细胞生长素)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接收的青光眼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病情类型分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4)、糖尿病组(n=21)和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n=23).经给予被选患者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受试者房水中的肿瘤坏死因素 α、白细胞介素-6及促红细胞生长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的TNF-α、IL-6和EPO水平均高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炎症因素TNF-α、IL-6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青光眼的病理期间,TNF-α、IL-6和EPO的水平变化对其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覃雪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老年内分泌科治疗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0%,略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FIN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腹泻、肠鸣音增加、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采取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晓红;陈平;陈树;张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相关代谢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两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且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上升的风险,基于此,需要针对此类患者做好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作者:颜振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低效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10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在自护能力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术后3个月总分(87.21±7.20)分、术后6个月总分(90.12±8.05)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总分(71.02±6.01)分、术后6个月总分(75.32±6.23)分.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 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自护能力,并且还能降低血糖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期间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胱抑素C(Cys 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R和Cys 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FR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优化推广.

    作者:邓婷婷;张红;蒙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7年3—6月间选取该社区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对照组为未签约患者.健康管理师对签约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医生随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比较,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到其他慢性病教育中应用.

    作者:涂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76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38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健康评分为(92.34±1.64)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11%,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73.68%)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开霞;刘玉霞;王泽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