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晓云
目的 超声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80例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控制血糖、血脂,观察组40例,联合针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超声量化指标以及活动性斑块检出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L-IMT、R-IMT、狭窄斑块累及长度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狭治疗后窄处小管径较治疗前上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狭窄斑块累及长度较治疗前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活动性斑块检出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肯定,能够帮助稳定斑块,减轻颈动脉狭窄.
作者:翁海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谷草转氨酶、球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后可使其肝功能改善的同时也能使血糖水平得到降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在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4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该次研究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康复出院情况.结果 该次研究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均有所改善,从护理前空腹血糖水平的(13.02±2.70)mmol/L转变为(6.45±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护理前的(8.68±1.30)%转变为(6.13±1.13)%(t=6.20、3.77;P=0.001、0.001).且患者康复出院例数为38例,剩余2例护理过程中有出现并发症,但经过处理可顺利出院.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余书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探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的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精神状况、偏执、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相关代谢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两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且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上升的风险,基于此,需要针对此类患者做好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作者:颜振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为(5.22±1.18)mmol/L,对照组为(6.34±1.26)mmol/L,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20.8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阑尾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7年3—6月间选取该社区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对照组为未签约患者.健康管理师对签约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医生随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比较,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到其他慢性病教育中应用.
作者:涂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22例ICU糖尿患者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监护时间(6.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3±2.6)d(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9%、死亡率0.0%、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4.5%、18.2%、72.7%(P<0.05).结论 对ICU糖尿患者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监护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田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疮现象实施胰岛素外敷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2月—2016年1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舒适度评分为(91.66±6.12)分、SAS评分为(38.69±5.11)分、SDS评分为(37.52±6.85)分、VAS评分为(3.25±0.9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截瘫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压疮现象实施胰岛素外敷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就Harris评分优良率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同时,确保患者血糖稳定,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华清;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均为该院妇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n=30)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剖宫产患者实行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状况,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艾云香;陈韩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7月接收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为49例,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血肿清除情况、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评分.结果 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康复情况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干预组血肿清除率为(87.76%),参照组血肿清除率为(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游桃花;叶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南市长清区中医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脾降糖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血糖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控制血糖水平,还能改善血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延照;刘玮;王兴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该院就诊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获得了改善,相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与3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采纳.
作者:胡宗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32例患者,同时按照分娩时机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妊娠34~37周)、中期组(妊娠38~39周)、晚期组(妊娠40~41周),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对比分析不同组别围产儿结局.结果 早期组围产儿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晚期组,而晚期组则高于中期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应选择在妊娠38~39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母婴安全.
作者:黄水玉;王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SAS和SDS评分,以及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明显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也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有效控制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出现并发症,给患者的预后提供良好的条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先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