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血糖功能食品的研发进展

袁蒲;张书芳;詹瑄;付鹏钰;叶冰

关键词:糖尿病, 降血糖功能食品, 研发进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疾病的发生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糖,但是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控制血糖功能食品的研究越来越多,文中将对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其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糖、C肽及胰岛素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肽及胰岛素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阿卡波糖与维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可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水平,预防病情进展,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邱美珍;喻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方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患者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分娩镇痛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儿结局.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在活跃期初期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为(6.48±0.37)mmol/L,对照组为(6.51±0.42)mmol/L,(t=1.238,P>0.05);在进入活跃期2 h与4 h时、宫口全开时、产后1h等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剖宫产比率以及产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中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变化,减少患者手术剖宫产率,且对患者及新生儿的副作用影响小,临床应用价值作用突出.

    作者:王良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谷草转氨酶、球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后可使其肝功能改善的同时也能使血糖水平得到降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低效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探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的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精神状况、偏执、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7年3—6月间选取该社区医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对照组为未签约患者.健康管理师对签约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医生随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比较,实验组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到其他慢性病教育中应用.

    作者:涂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其治疗经验和案例分析

    糖尿病病程中,眼组织大部分均可受其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眼睑疖肿和睑缘炎、眼睑黄色瘤、屈光异常、瞳孔变小及眼外肌麻痹、结膜动脉瘤、角膜后色素沉着、继发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白内障)、虹膜蔷薇疹、玻璃体出血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检查眼底,同时积极降糖治疗,运动、节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输注悬浮红细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输悬浮红细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伴有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非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对象都按照计划在入院第2~3小时时间进行输注悬浮红细胞,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动态监测.对比两组对象的高低血糖需要进行干预率.未进行干预的对象,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发生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失控率、高血糖占检测比、低血糖占检测次数比重分别为15.0%、12.5%、27.5%、4.6%、2.1%、6.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4 h、8 h、12 h的血糖指标分别为(7.13±0.16)、(7.76±0.26)、(7.46±0.35)、(7.41±0.40)mmol/L,高于对照组(5.25±0.56)、(5.67±0.14)、(5.56±0.48)、(5.10±0.4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 h较入院时变化幅度(4.72±1.51)%低于对照组(8.00±0.75)%,8 h较4 h、12 h较8 h变化幅度分别为(-3.93±1.50)%、(-3.87±1.56)%,高于对照组(-1.94±1.70)%、(-8.2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对象输悬浮红细胞,血糖上升的幅度更大,容易出现血糖失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罗宏新;肖秋凤;范水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鼻咽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治疗的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对鼻咽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给予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鼻咽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治疗后的CR评价、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均较好,而在护理后,研究组的CR评价率较高,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P<0.05).结论 鼻咽癌合并糖尿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放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延长3年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莉;黄晓铃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132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32例患者,同时按照分娩时机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妊娠34~37周)、中期组(妊娠38~39周)、晚期组(妊娠40~41周),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对比分析不同组别围产儿结局.结果 早期组围产儿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晚期组,而晚期组则高于中期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应选择在妊娠38~39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母婴安全.

    作者:黄水玉;王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相关代谢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两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且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上升的风险,基于此,需要针对此类患者做好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作者:颜振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期间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胱抑素C(Cys 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R和Cys 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FR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优化推广.

    作者:邓婷婷;张红;蒙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10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在自护能力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术后3个月总分(87.21±7.20)分、术后6个月总分(90.12±8.05)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总分(71.02±6.01)分、术后6个月总分(75.32±6.23)分.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 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自护能力,并且还能降低血糖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7月接收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为49例,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血肿清除情况、护理前后康复情况评分.结果 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康复情况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同时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干预组血肿清除率为(87.76%),参照组血肿清除率为(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采用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游桃花;叶琼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前后其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40例,同样选取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及血糖控制稳定4个月后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清皮质醇(F)浓度的检测.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并且在高血糖状态下,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持续4个月的血糖控制后,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恢复正常;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皮质醇并未恢复.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存在着皮质醇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其变化.

    作者:车筱琪;苗林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目的 分析NCV在诊断D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接诊的3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CV对DM患者中DPN进行筛选,分析各神经传功功能以及MCV、SCV和波幅、波宽、波形、潜伏期等.结果 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的阳性率较高,有刺痛、四肢远端麻木等症状患者DPN的阳性率更高;在四肢神经病变中,胫后神经病变和腓总神经病变较为常见,波形和波宽均出现明显变化,传导速度的波幅特异性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直接影响到周围神经病变,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作者:师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64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64例为接受综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4.06%(4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31%(61/6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3%(5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1%(45/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7.5±6.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9±7.5)d,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疾病和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增加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秀霞;何茂娟;徐兴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后血糖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5.16±0.41)mmol/L、2 hPG(7.33±0.70)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SAS(37.9±3.2)分、SDS(40.1±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舒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