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珍;喻志勇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受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加以探究,分为2组,对照组(58例)行二甲双胍医治,实验组(58例)联合利拉鲁肽医治,比对2组临床效果.结果 比对对照组,实验组HbA1c(6.50±1.26)%、2 hPG(8.57±2.63)mmol/L、FBG(6.15±2.04)mmol/L水平均显著更优(P<0.05);比对对照组29.31%,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90%更低(P<0.05).结论 T2DM行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医治能够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验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50.00%)相比对照组(8.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52.00%)、斑块形成发生率(50.00%)、内膜毛躁发生率(76.00%)、管腔狭窄发生率(12.00%)、管腔闭塞发生率(8.00%)相比对照组(18.00%、20.00%、28.00%、0.0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相比彩超检查(64.00%)、踝臂指数检查(44.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切实可行,检出率较高.
作者:丁英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比较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胰岛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该实验考察对象,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给药,可持续注射;对照组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给药.以空腹血糖值、血糖在餐后恢复正常时间、全天血糖正常的维持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两种给药方式均能降低患者血糖,治疗前后,同组间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给药的实验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实验组用时(70±15.0)min,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16.8±1.8)h,低血糖发生率4.8%.皮下连续注射给药的对照组餐后血糖恢复正常用时(105±20.0)min,患者全天血糖维持正常的时间为(8.5±2.6)h,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1.9%.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给药相比较皮下连续注射给药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利.
作者:蔡金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伴有糖尿病的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 从患者血糖监测结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3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均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效果,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了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血糖监测数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胡玲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覃雪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去腐生肌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42例因患糖尿病足溃疡,于2012年3月—2017年5月入住该院且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西药治疗(抗生素+前列地尔)的21例作对照组,而用去腐生肌膏配合西药治疗(抗生素+前列地尔+去腐生肌膏)的21例作治疗组,对2组临床疗效作对比.结果 展开2种疗法后,21例治疗组有效率95.24%,与21例对照组7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4.76%)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0例(0.00%)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展开去腐生肌膏配合西药疗法治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预后,保证治疗安全,可推广.
作者:姚丽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视力水平与血糖水平两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HbA1c、2 hPG以及FPG 3个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郑成娟;郑成燕;汲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于加强骨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意识及控制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10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在自护能力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术后3个月总分(87.21±7.20)分、术后6个月总分(90.12±8.05)分,对照组术后3个月总分(71.02±6.01)分、术后6个月总分(75.32±6.23)分.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结论 骨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自护能力,并且还能降低血糖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心理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手术前后心理状况.结果 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来看,护理前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多行介入手术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不稳定,给予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苏泉妹;杨春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芝;王言飞;顾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就Harris评分优良率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低(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同时,确保患者血糖稳定,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华清;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3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围手术期指导.而给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指导基础上联合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44%,而对照组为82.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通过3个月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在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后远期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陈丽岩;张桂林;王竟茁;燕红卫;王砚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6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组(n=30)和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口腔护理干预组(口腔护理干预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和基础护理干预组相比,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73.3%(22/30)(P<0.05).结论 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薇薇;司徒琦芬;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4例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单一治疗,联合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治疗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临床指标均获得十分显著的改善,且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共计纳入104例,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经给予常规饮食控制,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以上各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妊高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巨大胎儿、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实践价值较高.
作者:魏家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血糖水平、NIHSS评分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护理,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彭丽延;徐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为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对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应的检测结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HbA1c、 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9.37±1.89)%、(0.82±0.09)mg/L与(24.08±7.51)mg/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1.72)%、(0.24±0.03)mg/L与(18.57±6.84)mg/24 h,并且实验组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分别为(2.78±0.81)支与(8.24±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0.23)支与(5.7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A1c、尿 β2-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宜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单独依那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则进行依那普利和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以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能够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而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强旭钊;林晋生;黄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