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丁英瑜

关键词:踝臂指数, 彩超,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摘要:目的 探究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验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50.00%)相比对照组(8.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52.00%)、斑块形成发生率(50.00%)、内膜毛躁发生率(76.00%)、管腔狭窄发生率(12.00%)、管腔闭塞发生率(8.00%)相比对照组(18.00%、20.00%、28.00%、0.0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相比彩超检查(64.00%)、踝臂指数检查(44.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切实可行,检出率较高.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芝;王言飞;顾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76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38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健康评分为(92.34±1.64)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11%,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73.68%)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开霞;刘玉霞;王泽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9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n=45)和优质组(n=45),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脉搏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较基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明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护理新进展

    该文主要综述了糖尿病足产生的具体原因、预防的方法以及此病症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的新进展,从而使糖尿病足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患病率能够得到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徐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132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32例患者,同时按照分娩时机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妊娠34~37周)、中期组(妊娠38~39周)、晚期组(妊娠40~41周),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对比分析不同组别围产儿结局.结果 早期组围产儿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晚期组,而晚期组则高于中期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应选择在妊娠38~39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母婴安全.

    作者:黄水玉;王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就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的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麻醉期接受静脉生理盐水注射,试验组接受静脉右美托咪啶注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各阶段MAP和HR的数据值(注射时、插管时、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得出,试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情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手术中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不会对患者术中的各项数据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让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蔡爱香;黄同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南市长清区中医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脾降糖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血糖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脾降糖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控制血糖水平,还能改善血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延照;刘玮;王兴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其治疗经验和案例分析

    糖尿病病程中,眼组织大部分均可受其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眼睑疖肿和睑缘炎、眼睑黄色瘤、屈光异常、瞳孔变小及眼外肌麻痹、结膜动脉瘤、角膜后色素沉着、继发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白内障)、虹膜蔷薇疹、玻璃体出血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检查眼底,同时积极降糖治疗,运动、节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闭式骨钉消毒用于糖尿病患者骨牵引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密闭式骨钉消毒用于糖尿病患者骨牵引的效果并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并接受骨牵引的糖尿病患者60例纳入该次研究工作.根据6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骨钉消毒方法,给予研究组进行密闭式骨钉消毒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骨牵引针眼处疼痛程度、骨牵引针眼处感染率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密闭式骨钉消毒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骨牵引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骨钉消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黄波;柳静;管向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组.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保证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芳;苏泉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参与该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名患者.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情况(如胆漏、出血、高碳血症),记录住院时间,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关于并发症,研究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经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9,P<0.01).同时,比较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景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用药指导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口服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分别从用药指导方法和用药方面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联合磺脲类药物降糖,观察组联合瑞格列奈降糖.而在每一组中,都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比患者用药指导前后服药方法正确性以及定时定量依从性的情况.对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比较,主要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及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3、6-12周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A1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也都低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指导后,服药方法正确性和定时定量的依从性均有所提高.结论 双胍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联合瑞格列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另外,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方法的正确性,全面提高药物疗效.

    作者:宋聪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验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50.00%)相比对照组(8.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52.00%)、斑块形成发生率(50.00%)、内膜毛躁发生率(76.00%)、管腔狭窄发生率(12.00%)、管腔闭塞发生率(8.00%)相比对照组(18.00%、20.00%、28.00%、0.0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相比彩超检查(64.00%)、踝臂指数检查(44.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切实可行,检出率较高.

    作者:丁英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观察组)和人胰岛素30 R组(对照组),均为40例,两组均接受正规的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及其他教育,生活作息时间及治疗规律.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均予以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予以人胰岛素30 R皮下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之间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组由(8.8±0.4)%降低到(7.0±0.5)%,对照组由(8.9±0.5)%降低到(8.0±0.3)%;空腹血糖指标观察组由(11.3±1.5)mmol/L降低到(6.2±1.4)mmol/L,对照组由(10.9±1.3)mmol/L降低到(7.5±1.4)mmol/L;餐后2 h血糖观察组由(13.7±1.5)mmol/L降低到(8.3±1.2)mmol/L,对照组由(13.8±1.4)mmol/L降低到(9.2±1.7)mmol/L;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7.5%、20.0%,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秀云;唐艳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血糖水平、NIHSS评分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护理,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彭丽延;徐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该院就诊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获得了改善,相比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准备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与3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便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采纳.

    作者:胡宗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