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效果分析

周秀霞;何茂娟;徐兴香

关键词: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64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64例为接受综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4.06%(4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31%(61/6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3%(5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1%(45/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7.5±6.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9±7.5)d,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疾病和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增加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28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研究对比循证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评分(89.78±6.67)分、生活质量评分(81.59±4.77)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且心理健康评分(19.14±2.22)分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循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相比常规组(28.57%)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切实可行,对患者预后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玉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验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50.00%)相比对照组(8.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52.00%)、斑块形成发生率(50.00%)、内膜毛躁发生率(76.00%)、管腔狭窄发生率(12.00%)、管腔闭塞发生率(8.00%)相比对照组(18.00%、20.00%、28.00%、0.0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相比彩超检查(64.00%)、踝臂指数检查(44.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切实可行,检出率较高.

    作者:丁英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病程、并发症、负性情绪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患者的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负性情绪越严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作者:支亚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132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32例患者,同时按照分娩时机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妊娠34~37周)、中期组(妊娠38~39周)、晚期组(妊娠40~41周),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对比分析不同组别围产儿结局.结果 早期组围产儿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晚期组,而晚期组则高于中期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应选择在妊娠38~39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母婴安全.

    作者:黄水玉;王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中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达到98.4%,对照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78.9%,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糖尿病患者身上,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终科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艳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对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芝;王言飞;顾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就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的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麻醉期接受静脉生理盐水注射,试验组接受静脉右美托咪啶注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各阶段MAP和HR的数据值(注射时、插管时、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得出,试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情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手术中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不会对患者术中的各项数据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让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蔡爱香;黄同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输注悬浮红细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输悬浮红细胞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伴有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非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对象都按照计划在入院第2~3小时时间进行输注悬浮红细胞,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动态监测.对比两组对象的高低血糖需要进行干预率.未进行干预的对象,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发生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失控率、高血糖占检测比、低血糖占检测次数比重分别为15.0%、12.5%、27.5%、4.6%、2.1%、6.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4 h、8 h、12 h的血糖指标分别为(7.13±0.16)、(7.76±0.26)、(7.46±0.35)、(7.41±0.40)mmol/L,高于对照组(5.25±0.56)、(5.67±0.14)、(5.56±0.48)、(5.10±0.4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 h较入院时变化幅度(4.72±1.51)%低于对照组(8.00±0.75)%,8 h较4 h、12 h较8 h变化幅度分别为(-3.93±1.50)%、(-3.87±1.56)%,高于对照组(-1.94±1.70)%、(-8.27±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对象输悬浮红细胞,血糖上升的幅度更大,容易出现血糖失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罗宏新;肖秋凤;范水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而且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明显增加,医疗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有关该疾病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但是当前临床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较少,该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研究中的血压控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龚小娇;廖正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24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低效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身体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3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9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n=45)和优质组(n=45),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脉搏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较基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吴明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加以综合护理干预,以此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共统计有患者例数80例,2017年2—7月是研究时间段落,对80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进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观察对比.结果 存在明显差异性指标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手术出血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低(P<0.05),表现出研究组数据指标更有优势性.结论 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过程中再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吴宇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54例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应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单一治疗,联合组为27例,予以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治疗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临床指标均获得十分显著的改善,且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伟泽;白美龙;陈滨斌;王鸿庆;廖永忠;柯凤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组(观察组)和人胰岛素30 R组(对照组),均为40例,两组均接受正规的糖尿病饮食、运动指导及其他教育,生活作息时间及治疗规律.观察组的所有患者均予以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予以人胰岛素30 R皮下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之间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观察组由(8.8±0.4)%降低到(7.0±0.5)%,对照组由(8.9±0.5)%降低到(8.0±0.3)%;空腹血糖指标观察组由(11.3±1.5)mmol/L降低到(6.2±1.4)mmol/L,对照组由(10.9±1.3)mmol/L降低到(7.5±1.4)mmol/L;餐后2 h血糖观察组由(13.7±1.5)mmol/L降低到(8.3±1.2)mmol/L,对照组由(13.8±1.4)mmol/L降低到(9.2±1.7)mmol/L;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7.5%、20.0%,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秀云;唐艳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WBC、CRP、PCT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时,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尽快的消除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冯永坤;曾秀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降血糖功能食品的研发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一疾病的发生将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糖,但是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控制血糖功能食品的研究越来越多,文中将对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作者:袁蒲;张书芳;詹瑄;付鹏钰;叶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22例ICU糖尿患者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监护时间(6.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3±2.6)d(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9%、死亡率0.0%、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4.5%、18.2%、72.7%(P<0.05).结论 对ICU糖尿患者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监护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田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自因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2017年1—8月该院门诊部接收的60例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予以眼底激光的30例作对照组,予以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30例作治疗组,对2组临床疗效、各指标改善情况等展开比对.结果 予以2种不同疗法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临床予以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较好改善,有利于患者及早恢复视力,推荐应用.

    作者:吴伟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