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波
目的 就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的应用右美托咪啶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麻醉期接受静脉生理盐水注射,试验组接受静脉右美托咪啶注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各阶段MAP和HR的数据值(注射时、插管时、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得出,试验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情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手术中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不会对患者术中的各项数据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让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蔡爱香;黄同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ICU糖尿患者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22例ICU糖尿患者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ICU监护时间(6.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3±2.6)d(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0.9%、死亡率0.0%、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4.5%、18.2%、72.7%(P<0.05).结论 对ICU糖尿患者儿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监护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田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2016年10—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4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2017年1—4月收治2型糖尿病58例,纳入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患者2型糖尿病知识评分,随访6个月疾病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概念、并发症、用药、饮食、其他、合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并发症控制与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用药不依从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高芳;陈敬涛;何君;陈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进行单独依那普利药物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则进行依那普利和银杏叶软胶囊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以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银杏叶软胶囊能够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而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强旭钊;林晋生;黄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达到98.4%,对照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78.9%,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糖尿病患者身上,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终科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艳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对其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病程、并发症、负性情绪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患者的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负性情绪越严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作者:支亚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慢性感染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及同时期进行体检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乙肝病毒感染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功能相关代谢指标变化,统计分析两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肝源性糖尿病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和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且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上升的风险,基于此,需要针对此类患者做好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避免造成进一步伤害.
作者:颜振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n=23例,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临床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在焦虑及抑郁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高;在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黄少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护理单位组成品管圈小组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45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进行入院观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统计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1例患者死亡,患者生存率为97.78%;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覃雪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消渴丸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方面,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六味地黄丸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高晓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疗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按照1:1的分配原理,随机将患者划为两组各50例.即选择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患者,为试验组;选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母婴并发症为6.00%,参照组患者母婴并发症为28.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机体血糖水平,保证母婴安全,故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究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该文观察对象均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共抽选52例患者(85眼),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日常保健,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开展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临床总有效概率为92.68%,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则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张晋锋;缪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超声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80例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控制血糖、血脂,观察组40例,联合针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超声量化指标以及活动性斑块检出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L-IMT、R-IMT、狭窄斑块累及长度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狭治疗后窄处小管径较治疗前上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狭窄斑块累及长度较治疗前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活动性斑块检出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肯定,能够帮助稳定斑块,减轻颈动脉狭窄.
作者:翁海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从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锋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与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3例/组.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空腹血糖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保证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芳;苏泉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前后其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40例,同样选取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及血糖控制稳定4个月后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清皮质醇(F)浓度的检测.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并且在高血糖状态下,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持续4个月的血糖控制后,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恢复正常;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皮质醇并未恢复.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存在着皮质醇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其变化.
作者:车筱琪;苗林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64例患者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64例为接受综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4.06%(41/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31%(61/64),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3%(5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1%(45/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7.5±6.1)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9±7.5)d,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疾病和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增加护理有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秀霞;何茂娟;徐兴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诺和龙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及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及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诺和龙治疗方法,促进了患者血清及血压指标的优化,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疾病治疗效果大大提升.
作者:徐松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