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治疗

刘静

关键词: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糖尿病, 重症监护
摘要:目的 总结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重症监护与治疗经验.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7月医院共收治了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17例,落实病情监护、严格的采样质量管理,落实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治疗护理,根据血糖、血钠增高程度进行分型,不同类型安排不同的治疗计划,不同的治疗护理对策,落实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患者意识恢复时间(24.3±6.5)h,APCHEⅡ评分<15分时间(4.2±1.5)d,渗透压正常时间(51.4±15.1)h,ICU停留时间(12.2±3.8)d.死亡率43.8%(7/16).出现脑水肿4例、多发器官衰竭5例、心律失常11例、呼吸衰竭3例、消化道出血1例、谵妄8例、医院感染4例.结论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死亡率极高,护理重点在于密切的病情监护以调整治疗护理对策,提高补液、血糖与电解质管理质量,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尿酸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2型糖尿病的检测中,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40例实验组研究对象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40例参照组研究对象为同期2型糖尿病不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对两组病例的UA和血清胆红素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经检测,实验组葡萄糖为(12.29±5.14)mmol/L、UA为(417.26±65.17)μmol/L,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IBIL为(5.62±1.20)μmol/L、DBIL为(2.68±0.87)μmol/L、TBIL为(8.24±2.13)μmol/L,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酸升高和血清胆红素降低与2型糖尿病病患并发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具有一定联系,临床应给予重视.

    作者:赵成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28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患者接受X线以及CT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8例,其均接受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对糖尿病足的检出率(96.43%)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75.00%)(P<0.05);糖尿病足患者经CT检查的软组织病变检出率、骨质疏松检出率、血管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的检出率(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接受X线与CT检查均可取得较高的价值,其中CT与X线相比,能够更加清晰对患者的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显示,临床可根据患者X线和CT检查的结果来分析其疾病的发展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

    作者:朱孔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降血糖、抗感染及口腔清洁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牙周基础状况(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牙周基础状况相当,各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这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牙周基础状况比对照组好,各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基础情况,同时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曼峻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脑钠肽及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脂联素、脑钠肽与胰岛素和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该院2012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0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以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并选择50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实验,测定4组血清脂联素、脑钠肽以及胰岛素抵抗含量水平,从而得出上述三种指标含量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联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患者体内所含血清脂联素、脑钠肽、胰岛素抵抗含量均有较大差异.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左心室肥厚呈负相关,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和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

    作者:黄成国;刘知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临床诊断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诊断过程中,CT与X线的应用效果以及医疗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于2014年5月—2016年7月,从该院选择56例已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分别使用CT以及MRI进行一次检查,后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的诊断情况作为比较标准,对比两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56例患者中,在X线检查后,发现轻度病情的患者6例,中度病情的患者为10例,重度病情的患者为40例,在X线影像学资料中,呈现为大片状影的例数为35例,呈现为空洞影的例数为10例,肿块影的例数是5例,结节影的例数为5例,小斑片状的影子为1例.经过CT检查后,诊断结果相同,但是对空洞影患者、肿块影患者以及结节影患者进行扫描后发现,在空洞影患者中,检查出单发性空洞以及多发小泡状空洞多种类型.结论 CT与X线虽然都可以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且提供重要的治疗凭证,但是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钦;奚亚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 以抽签形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出76例作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酮康唑作患者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92.10%>73.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照组对应值(23.67%<4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疗效更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任选其中5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余58例为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上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后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闫玉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均分为规范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结果 相比对照组患者,规范组患者监护前的空腹血糖值、餐后1 h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1 h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产妇,规范组产妇的妊高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新生儿,规范组新生儿的巨大胎儿、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等发生率,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能够促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合理控制,从而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贵;蒙兰芬;牙秋艳;唐泽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该社区接受糖尿病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手段,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即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纳进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首选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延续性护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此法值得在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的理想护理方案.

    作者:程玲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电位疗法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电位疗法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该院2015年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防治办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饮食防治和二甲双胍防治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电位疗法治疗,比较3月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皮疹、神经系统反应和其他反应上数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电位疗法对2型糖尿病预防作用明显,从药理作用来讲,其为中草药萃取药物,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维持血糖平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常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方法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单一拜糖平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FPG与2 hPG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与2 hPG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志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按序采集2017年1—7月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依据DPN的诊断标准,将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PN组(n=169)与非DPN组(n=131),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与CIMT.结果 DPN患者比非DPN患者更易出现糖、脂代谢紊乱及大血管病变.结论 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糖、脂代谢紊乱越严重、时间越长,DPN发生危险性越大.DPN患者CIMT明显增厚,提示DPN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孙斯雯;兰天星;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该次护理管理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模式,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随访评价相比,研究组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价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相比,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实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总满意率97.87%;对照组总满意率87.2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增加医患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其低血糖发生率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低血糖发生率的相关情况.方法该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俊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集该院收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192例,随机选择其中的9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余下96例设为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并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并发症分析,治疗组发生率为3.1%(3/96),对照组为2.1%(2/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有效调节血糖指标,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谭湘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为(54.24±7.56)分,观察组为(43.92±6.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50.53±7.32)分,观察组为(41.38±6.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64.37±8.54)分,观察组为(82.52±9.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67.57%(25/37),观察组为91.8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53±2.17)mmol/L、餐后2 h血糖为(8.74±2.42)mmol/L,观察组分别为(6.48±1.96)mmol/L、(7.59±2.25)mmol/L,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使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有效调养患者情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规范服药行为,利于控制血糖稳定,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官志英;卞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择取该院于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14例,较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6.2%;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7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空腹值为(5.6±0.4)mmol/L,餐后2 h血糖数值为(7.4±0.5)mmol/L,出现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糖空腹值为(10.5±0.3)mmol/L,餐后2 h血糖(14.2±0.7)mmol/L,不良反应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郑碧清;程明峰;陈彩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疾病转归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7例(96.42%)高于对照组14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各项指标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海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瑜芳;林雅萱;陈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