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段素华

关键词:酮康唑, 乳酸菌阴道胶囊,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 以抽签形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出76例作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酮康唑作患者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对应值高(92.10%>73.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照组对应值(23.67%<4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酮康唑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疗效更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为(54.24±7.56)分,观察组为(43.92±6.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50.53±7.32)分,观察组为(41.38±6.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64.37±8.54)分,观察组为(82.52±9.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67.57%(25/37),观察组为91.8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53±2.17)mmol/L、餐后2 h血糖为(8.74±2.42)mmol/L,观察组分别为(6.48±1.96)mmol/L、(7.59±2.25)mmol/L,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使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有效调养患者情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规范服药行为,利于控制血糖稳定,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官志英;卞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方法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单一拜糖平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FPG与2 hPG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与2 hPG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拜糖平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志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集该院收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192例,随机选择其中的9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余下96例设为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并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血糖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并发症分析,治疗组发生率为3.1%(3/96),对照组为2.1%(2/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有效调节血糖指标,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谭湘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在判定糖尿病蛋白尿中的具体作用.方法 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胜利油田所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与尿常规定性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尿常规定性检验对判断糖尿病蛋白尿的具体价值.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了61例蛋白尿,发生率为61%.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为81.58%,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为91.72%,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出现蛋白尿的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判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并且发现,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也就越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引起注意.

    作者:郭安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该次护理管理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及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应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及管理模式,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随访评价相比,研究组健康知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价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相比,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实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在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总满意率97.87%;对照组总满意率87.2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增加医患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对青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青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观察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措施期间,对照组(52例):选择基础干预措施展开;观察组(52例):选择基础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展开;终就两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程度加以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青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 对于青年糖尿病患者,其心理状态表现为多样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表现出显著价值,此外对于系列不良情绪可以确保获得理想缓解,从而促进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罗琪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疾病转归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7例(96.42%)高于对照组14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各项指标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海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瑜芳;林雅萱;陈莹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预防是打败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主因是摄入产能营养素和毒素过多;而非产能营养素和抗氧化物缺乏,造成营养物质不能很好代谢.预防糖尿病,减少过量摄入猪肉,精粮,烟草,过多的酒、油、糖、盐.在患糖尿病前,经过长期不健康饮食积累,已经有代谢病;吃药食二用物,阻击糖尿病,消灭糖尿病.

    作者:陈寅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作分析.方法 研究中纳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为对象,将其依病情分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对照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为观察组40例;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低、疾病严重程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更重.

    作者:寇美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与综合护理),每组52例.结果 研究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比较中,研究组(100.00%)高于对照组(88.46%)(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有效促使尿酮转阴,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玉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贵;蒙兰芬;牙秋艳;唐泽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于该院的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血糖指标.结果 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9.77%及95.3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脂指标来看,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任绪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护理研究现状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护理现状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1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9.07%,对照组为87.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7,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病发率,降低经济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于该院的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血糖指标.结果 从妊娠结局角度来看,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及胎儿窘迫指标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糖指标来看,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及餐后2 h血糖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实行规范化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有利于产后机体康复及新生儿成长.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刘佃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对照组采用 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下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神经功能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LA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DPN的临床效果佳,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姚庆阳;李植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非糖尿病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参数及临床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护理效果,对护理经验做以总结.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BMI、DBP、SBP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和血压对比情况,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是否淋巴转移、病理分型、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子宫内膜癌时,相较于一般患者来说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够避免病情发生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贾淑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健康档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将管理前、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和干预管理前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数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值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运动锻炼、合理饮食等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档案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

    作者:曲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加味生地六味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加味生地六味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选取9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生地六味汤.观察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BG、2 hPG、UAER、TC、TG、BUN、SCr等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UAER、TC、TG、BUN、SCr等指标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中给予加味生地六味汤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血糖等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红;王鲁冰;蒋美惠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持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的水平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BMI、FPG、2 hPFG、HbA1c、TG、TC、LDL-C、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BG、2 hPF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TG、TC、LDL-C、UA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HDL-C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FPG、2 hPFG、TC、LDL-C、HDL-C、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降低BMI、FPG、2 hPFG、HbAlc的水平,但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此外,阿卡波糖还可以降低TG、TC、LDL-C、UA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可知,阿卡波糖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及尿酸的代谢,早期预防T2DM慢性并发症及延缓心脑血管病的进展.

    作者:郑淑红;孙小力;张滨;赵欣;王云枫;郭长秀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