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姚庆阳;李植灿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贝前列素钠
摘要:目的 探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对照组采用 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下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神经功能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LA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DPN的临床效果佳,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尿酸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2型糖尿病的检测中,尿酸(UA)和血清胆红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40例实验组研究对象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40例参照组研究对象为同期2型糖尿病不伴有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对两组病例的UA和血清胆红素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经检测,实验组葡萄糖为(12.29±5.14)mmol/L、UA为(417.26±65.17)μmol/L,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IBIL为(5.62±1.20)μmol/L、DBIL为(2.68±0.87)μmol/L、TBIL为(8.24±2.13)μmol/L,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酸升高和血清胆红素降低与2型糖尿病病患并发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具有一定联系,临床应给予重视.

    作者:赵成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目的 观察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联合的治疗成效.方法 根据抓阄的方式将该院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诊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8例)随机分成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49例)通过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49例)通过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然后对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治疗前,对比组和实验组在糖化血红蛋白、饭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在糖化血红蛋白、饭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上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对比组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1%、93.88%,经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成效显著优异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优异,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饭后2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

    作者:李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各健康生活方式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妹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浅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其证候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及其症状特点制定调查表,总结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前10个证候为失眠、健忘、尿频、头晕、腰酸、自汗、水肿、舌淡有齿痕、倦怠无力、脉细数、大便干结,苔薄白等.病性主要为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②常见中医证型为心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困证、肾阴虚证、未定证型类.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中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病性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以心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

    作者:吴小绸;孙晓峰;丘文君;岑谋娟;张璐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后足部护理知识、糖尿病知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组间进行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部溃疡、足部截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截肢风险,增强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艾立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并研究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3—10月在该社区分管的社区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280例.将这2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140例.该社区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较为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的同时,还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糖尿病疾病学习小组,同时还在家庭等较小的单位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治疗及护理,同时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记录患者血糖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对糖尿病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否按时按量服药几项统计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系列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增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无论是生理指标上的控制血糖,还是心理上的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积极性,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廖唐荣;曾李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电脑随机筛选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采用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ET、FINS、HbA1c值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观察指标ET、FINS、HbA1c、空腹、餐后2 h血糖值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泌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利与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补肾壮骨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7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同时给予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血糖指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血清钙、磷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LDL浓度、血清钙、磷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血清磷水平、LDL-C浓度比较,试验组较低,血清钙水平比较,试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将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稳定在正常水平,血清钙、磷的水平也显著改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郭玉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手术室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治疗的116例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任选其中5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余58例为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上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后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闫玉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特征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该院被确诊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比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后8 h的空腹状态检测结果,主要包括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冠脉CT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变程度(重度、支数3支或更多)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无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病变特征更加严重,涉及范围更加大.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方式应用下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取医院收治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4例,借助数字随机分组模式,包括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血糖指标情况,并比较胰岛素使用量.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使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血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h血糖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麻醉方式选择中,硬膜外麻醉方式下,胰岛素使用量较少,且对血糖指标影响较小,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非糖尿病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参数及临床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护理效果,对护理经验做以总结.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BMI、DBP、SBP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和血压对比情况,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是否淋巴转移、病理分型、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发生子宫内膜癌时,相较于一般患者来说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够避免病情发生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贾淑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痺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痺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6年4—9月间选取26例伴随有动眼神经麻痹症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3例和试验组13例;对照组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针灸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试验组睑裂距大于对照组,斜视角度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作者:闫爱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为(54.24±7.56)分,观察组为(43.92±6.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50.53±7.32)分,观察组为(41.38±6.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64.37±8.54)分,观察组为(82.52±9.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67.57%(25/37),观察组为91.89%(34/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53±2.17)mmol/L、餐后2 h血糖为(8.74±2.42)mmol/L,观察组分别为(6.48±1.96)mmol/L、(7.59±2.25)mmol/L,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使老年精神病伴发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有效调养患者情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规范服药行为,利于控制血糖稳定,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官志英;卞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作分析.方法 研究中纳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为对象,将其依病情分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对照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为观察组40例;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低、疾病严重程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更重.

    作者:寇美丽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与综合护理),每组52例.结果 研究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比较中,研究组(100.00%)高于对照组(88.46%)(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有效促使尿酮转阴,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玉会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明确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结果 在50例患者当中,通过综合治疗,1例患者由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死亡率为2.0%,1例患者仍然需要继续住院观察.其余的4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恢复正常;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度达到了96.0%.结论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来说,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黄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在判定糖尿病蛋白尿中的具体作用.方法 对2015年3月—2017年3月胜利油田所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与尿常规定性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尿常规定性检验对判断糖尿病蛋白尿的具体价值.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了61例蛋白尿,发生率为61%.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为81.58%,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为91.72%,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出现蛋白尿的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判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并且发现,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的患者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也就越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引起注意.

    作者:郭安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贵;蒙兰芬;牙秋艳;唐泽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述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参阅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中,大黄能延缓慢性肾功能的进展,早期大黄酸的治疗能恢复早期胰岛素分泌.茯苓多糖能改善糖耐量的异常,具有降血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甘草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知母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血脂紊乱的作用.葛根黄酮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外还对糖尿病并发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麦冬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薇薇;郑勇军;何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