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爱国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展开深入的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氨溴索进行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行和应用.
作者:梁启武;王秀丽;许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 取医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2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FBG、2 hPBG、HbA1c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TC、TG指标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内随访,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观察组遵医用药、血糖监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下对帮助患者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应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雪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 α-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对照组采用 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下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7/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下肢神经功能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LAT)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辛酸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DPN的临床效果佳,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姚庆阳;李植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其证候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及其症状特点制定调查表,总结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①前10个证候为失眠、健忘、尿频、头晕、腰酸、自汗、水肿、舌淡有齿痕、倦怠无力、脉细数、大便干结,苔薄白等.病性主要为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②常见中医证型为心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困证、肾阴虚证、未定证型类.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中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肾,病性以阴虚、气虚、阳虚和湿为主,中医证型主要以心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
作者:吴小绸;孙晓峰;丘文君;岑谋娟;张璐璐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该院行内镜检查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标准化护理干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和HAMA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围内镜检查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HAMD和HAM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时恶心、呕吐、疼痛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观察组患者对围内镜检查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检查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菊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归分析98例老年糖尿病眼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导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年龄、肝肾功能、是否合并感染、服用降糖药和饮食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患者急救护理前平均空腹血糖为(3.25±0.32)mmol/L;急救护理后升至(4.52±0.34)mmol/L(P<0.05).结论 ①低血糖是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与随意变换用药、胰岛素剂量随意更改、擅自变更饮食计划等有直接的关系;②临床应结合老年患者个体情况从强化糖尿病用药认知入手,严格遵医嘱用药用餐,特别是胰岛素剂量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有规律的用餐计划,确保血糖稳定.
作者:雷密容;宋倩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诊断过程中,CT与X线的应用效果以及医疗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于2014年5月—2016年7月,从该院选择56例已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分别使用CT以及MRI进行一次检查,后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的诊断情况作为比较标准,对比两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56例患者中,在X线检查后,发现轻度病情的患者6例,中度病情的患者为10例,重度病情的患者为40例,在X线影像学资料中,呈现为大片状影的例数为35例,呈现为空洞影的例数为10例,肿块影的例数是5例,结节影的例数为5例,小斑片状的影子为1例.经过CT检查后,诊断结果相同,但是对空洞影患者、肿块影患者以及结节影患者进行扫描后发现,在空洞影患者中,检查出单发性空洞以及多发小泡状空洞多种类型.结论 CT与X线虽然都可以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检查,并且提供重要的治疗凭证,但是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钦;奚亚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血液透析期间各项指标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压异常的主要因素在于透析年限,在患者透析治疗玉1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3.66%,高血压的发生率22.06%;在治疗1~3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1.55%,高血压的发生率13.89%,在治疗3~5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2.16%,高血压的发生率7.71%,在治疗5年以上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66.44%,高血压的发生率13.24%,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越长,患者血压影响情况的发生率越高;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流量等指标对低血压异常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加,其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当中出现的低血压症状与超滤率存在相关性.在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治疗时,需要注重透析年限对患者血压异常情况的影响,并且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和处理患者低血压情况,加强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的两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荣贵;蒙兰芬;牙秋艳;唐泽永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室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164例,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控制组、对照组,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ICU停留期间血糖不稳定指数(54.4±12.5)(mmol/L)2/(h·d).115例对象纳入控制组,49例对象纳入对照组.控制组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入ICU时APACHEⅡ评分、入院时血糖、血糖初次控制时间、肠内营养支持开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控制组的超重/肥胖、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炎症肠道疾病、创伤性疾病入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入院、全身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输血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血脂代谢紊乱、全身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较复杂;护理的主要任务是,规范的治疗护理、血糖动态监测,同时积极预防控制并发症,特别关注糖尿病病程较长、肥胖或超重的对象.
作者:张潇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风险性及针对性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共撷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78例.按照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门诊就诊尾号奇偶数,分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数据对比为:20.51%、43.5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92%,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 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爱昭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研究组(n=7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后足部护理知识、糖尿病知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组间进行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部溃疡、足部截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截肢风险,增强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艾立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讨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00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除了急诊常规治疗外,对患者早期抗凝、控制血糖.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治疗效果、吞咽功能评定、神经系统受损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评定方面入院7 d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前再次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系统受损评分上,观察组通过治疗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在急诊治疗中及时控制血糖,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在没有明显禁忌情况下早期对脑梗死实施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预后更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作者:郭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糖尿病主因是摄入产能营养素和毒素过多;而非产能营养素和抗氧化物缺乏,造成营养物质不能很好代谢.预防糖尿病,减少过量摄入猪肉,精粮,烟草,过多的酒、油、糖、盐.在患糖尿病前,经过长期不健康饮食积累,已经有代谢病;吃药食二用物,阻击糖尿病,消灭糖尿病.
作者:陈寅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主要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0)与对比组(n=30),分别给予相应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呈现下降趋势,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佩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观察.方法 以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排空时间以及胃泌素水平、主要症状和体征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动素、胃排空时间以及胃泌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脾消滞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胃排空起到促进作用,适于在临床领域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生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研究相关影响因素;将观察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B组则适当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较多,饮食结构失衡和不良生活作息习惯是为根本的主要因素;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而且其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后改善,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低血糖发生率的相关情况.方法该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俊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血液生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疾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2名健康人员作为健康组,均采用血液生化检验方法,检测空腹血糖、测定糖耐受以及血清甘油水平,对比两组的血液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结果 病例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9.42±1.03)mmol/L,糖耐受平均值为(13.63±1.06)mmol/L,血清甘油平均水平(2.34±0.17)mmol/L,三项生化检验值都超出正常水平,而健康组人员三项血液生化检验值分别为(5.11±0.42)、(5.11±0.32)、(1.32±0.28)mmol/L,均在正常范围内.病例组明显高于健康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在诊断糖尿病疾病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高效、快捷的测度糖尿病结果,具有糖尿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李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健康档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实施健康档案管理,将管理前、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比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和干预管理前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数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值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运动锻炼、合理饮食等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档案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
作者:曲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