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临床观察

李志杰

关键词:糖尿病, 眼底出血, 视网膜病变, 中西结合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60例设置为该的观察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占据28例,实验组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云南白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可知,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与78.6%,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确切,可帮助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中西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荐采纳。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6.6%和93.6%;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6.8%和80.0%。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洪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妊娠糖尿病合并痛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妊娠异常情况及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积极补液;并根据患者病情适量使用胰岛素;分娩中严格控者患者的血容量,监测血糖值,慎用镇定剂,密切观察产程,避免异常情况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结果治疗有效率90.67%,且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出现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妇出现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以及早产等现象,且经过相关临床治疗,新生儿巨大儿、窒息现象及死胎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作者:田颖;于龙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白竭散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创面24例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白竭散治疗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术后创面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4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与观察组(12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组术后使用白竭散换药,对比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观察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渗液评分、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使用白竭散治疗,能减少渗液,缓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苏震宇;肖梅;那云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掌测量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掌测量法”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掌测量法”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为期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度,糖尿病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实施“掌测量法”12个月后对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糖控制满意度、饮食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测量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经济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的疾病管理方法。

    作者:肖冬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降糖药物及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瞻望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糖尿病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有传统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各种作用时间不同的胰岛素等。该文将各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以及新研究有可能用于糖尿病的药物分七大类作一综述。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肺炎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并糖尿病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肺炎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59%,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4.1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配合整体护理,可在根本上提升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择取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阶段的50例健康人员,将其作为参照组,汲取空腹静脉血4 mL,用以检测血糖、血红蛋白含量、胰岛素等。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2h血糖、空腹INS、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并采取相应的诊断与治疗,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以此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康小屋在回龙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开展健康小屋在回龙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调查。方法选取回龙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进行调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经健康小屋护理管理后对相关知识掌握及血糖控制的效果。结果经糖尿病健康小屋管理后的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监测等较管理前明显提高,健康小屋管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也明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小屋的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实践中有一定的意义,可在社区范围内推广。

    作者:于淑月;李伟;王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2月该院确诊的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及各种影像学表现比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其与彩超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粥样斑块、管腔狭窄、血管闭塞发生率和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检查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27.5%。结论彩超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清晰显示官腔硬化和闭塞等情况,在诊断过程中敏感性较高,特异度相对较低。

    作者:郭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接诊的患有2型糖尿病联合脑梗塞的老年患者100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则行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8%)明显优于参照组(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

    作者:宫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将该院2015年1-3月间的31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评价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干扰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将2015年6-9月之间的37例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前瞻性护理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在出院之前对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评价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因素。结论通过对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丽;陈琳;何海航;刘春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研究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0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9.7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越9.283,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2±4.3)m/s、治疗后为(47.2±4.1)m/s。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3±4.2)m/s、治疗后为(43.2±4.2)m/s。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t越1.732,P跃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t越6.173,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晓佳;聂明明;井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该文主要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运用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者主要运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针对5个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这种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重大意义。结果观察组在饮食控制率方面、合理用药率方面、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方面以及自我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观察组的复诊率是20.00%,要比对照组的明显低,观察组的患者在血糖方面控制良好的达到了80%,要比对照组的高,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的糖尿病患者采取这种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对于这种病的知晓度,更好地控制血糖,战胜病魔。

    作者:张美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临床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疗效的影响因素浅析

    目的:针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方面对比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5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基本资料、临床指标及产生并发症的情况疾病分析研究。结果在产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疾病方面,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发现,前者具有更多的受累间隙,需要更多的住院时间,更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该研究中有1例糖尿病患者死亡。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常见的细菌。糖尿病对于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转归具有直接关系,治疗前患者的血糖指标对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病情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特征及转归方面,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区别,对于提高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于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方法择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借助血糖仪监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血糖值。结果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第一产程血糖变化范围4~12.3 mmol/L,第二产程产妇血糖变化为4.2~13.3 mmol/L,通过研究对比可以发现,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第二产程,满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血糖变化继而引发新生儿低血糖,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及有效解决方案,在产妇产程中控制血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1日-2016年1月31日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例,所选患者共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功能情况,此外对患者血糖血脂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37例患者为显效,23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24%(60/63)。对照组63例患者,26例患者为显效,23例患者为有效,14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7.78%(49/63)。结论从治疗效果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能够获得更好疗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刍议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后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7月之间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患者治疗后转入社区为患者建立相应的护理档案,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半年后,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在社区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护理干预都予以积极配合,有66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比较满意,满意度高达94.3%。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丽萍;郭天娇;夏长刚;吴莉;李丽;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重度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32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人员的空腹以及餐后2h的静脉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8.93±2.59)mmol/L,餐后2 h血糖(13.54±2.68)mmol/L,空腹血清C肽(1.49±0.41)μg/L,餐后2 h血清C肽(4.65±0.91)μg/L,糖化血红蛋白(9.16±2.58)%;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12.51±2.24)mmol/L,餐后2 h血糖(19.64±4.72)mmol/L,空腹血清C肽(0.86±0.23)μg/L,餐后2 h血清C肽(1.64±0.35)μg/L,糖化血红蛋白(12.13±2.31)%;实验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清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呈正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肽呈负相关性。结论联合应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见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护理后孕妇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护理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提高孕妇的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