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疗效影响因素探究

王海宇

关键词:针灸,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设计对照实验对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以该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合理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与针灸治疗法相结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3%)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43.75%)高,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针灸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有很大影响.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共9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优于对照组的68.89%;治疗组与对照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心电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丹参川芎嗪配合常规降糖治疗措施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作者:方荣;李艳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性夏科氏关节病(神经原病性关节病)1例

    糖尿病性夏科氏关节病又称神经原病性关节病,由于早期仅表现为肿胀,易被漏诊或延误诊治,诊断主要以X线表现为主,当影像学发生改变,骨质已经破坏很大,很难进一步阻止其发展,失去佳治疗机会.

    作者:付利娟;张慧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原治疗组和格列美脲组,每组34例.其中格列美脲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疗效相关因素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降低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患者HbAlc达标率明显高于原治疗组,且治疗前后HbAlc降低幅度明显超过原治疗组(P<0.05);格列美脲组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用量降低,而原治疗组胰岛素剂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应用剂量,进而减少由胰岛素引发的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血糖变化,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后患者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FBG、2 hPBG为(5.2±0.4)mmol/L、(7.3±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7.0±0.6)mmol/L、(9.2±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3例的临床表现,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3例,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以非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发病6 h内血液生化指标差异.结果 ①研究组年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t=2.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BMI、HOMA-IR、胰岛素应用率、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患者在HbAlc、BUN水平方面,高于对照组,在CRP、血清Na+、Cl-、血pH、HCO-方面,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清K+、Ca2+、WBC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的尿酮体强阳性率为63/63(100%)例,对照组为50/63(79.37%)例,经统计学检验,x2=14.4956,P=0.0001,可见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血糖控制情况、尿酮体强阳性以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雷霆;阮剑铠;林匀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的治疗情况.方法 根据该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两组,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均有30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比治疗后要高,诺和锐30组患者的HbA1C、2 hP-BG指标降低幅度更大(P<0.01;P<0.05);诺和锐30剂量比诺和灵30R要少(P<0.05);诺和锐30的低血糖几率要比30R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诺和灵30R都有降血糖作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时,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反应情况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郭晓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西医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的环节.结果 护理结束后,分别从血糖指标检测结果 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两个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在心功能改善情况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和9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 ,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坠积性肺炎中,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糖水平,而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用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入该院治疗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入两组.医师给予对照组常规加前列地尔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加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ALB、Scr、BUN、FBG、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LB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他各项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以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实施治疗,可以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使肾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作者:康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根据其是否存在慢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慢性并发症组(50例)和无慢性并发症组(50例).再选取同一时期50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与HbA1c.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BG与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患者的FBG与HbA1c均高于糖尿病无慢性并发症组(P<0.05).HbA1c水平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膳食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生活方式,为北海地区渔民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2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海侨港镇归侨渔民对糖尿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均存在较低的认知率,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习惯相当普遍.结论 应加强对归侨渔民进行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率.

    作者:陈湘东;赖国玲;吴福彬;黄燕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4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

    目的 针对临床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患有糖尿病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基于此治疗方法 再与吡格列酮联合应用进行治疗.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都具有一定疗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无效率为10%,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为25%,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药物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关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18%、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间,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梅;林莉;李建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伴随心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结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度.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自理、随访和疾病认知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GQOLI-74中生理机能、精神状态评分也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心血管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谢呈惠;马彩红;刘新霞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综合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使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的30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AB两组,均为150例,A组使用综合治疗方式,B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33%,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00%,A组血糖降低情况比B组优秀(P<0.05).结论 综合治疗对小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式,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消渴胃安汤配合针灸、耳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渴胃安汤配合针灸、 耳压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观察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渴胃安汤口服,同时配合针灸、耳压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胃安汤配合针灸、耳压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秉隆;李娟;马志刚;李海霞;陈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行多样性护理,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PG、2hPB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冠心病临床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过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冠心病疗效,促进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马乐卫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全程助产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助产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均数41例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与全程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质量.结果 统计两组分娩结果 ,其中观察组妊娠末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给予全程助产护理,能更好的控制产妇血糖指标,以此减少产后不良事件,改善糖尿病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种健康教育方法对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对2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进行足部护理行为采用3种健康教育方法 产生的不同效果.方法 从该院选取2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10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看图组、教育组和辅导组,每组35例.对应组别采用其教育方式,对病人在接受教育后的4周、12周和24周分别进行一次随访,记录FBG、P2BG、HbA1c和CNAFF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使用多重对比的LSD方式,对3组病人在干预结果 前后的组间FBG、P2BG、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验,3组病人的FBG和P2BG的变化存在先降后升的固定趋势,而HbA1c存在下降趋势,然而在干预前后的3种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果 在3组病人之间的前后时间点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CNAFF得分呈现先升后降,同干预前的分数相对比,看图组和教育组的评分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辅导组的评分在每个时间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健康教育方式不能对病人的FBG、P2BG和HbA1c评分有明显的改变,对CNAFF得分都能进行明显的提升,在第4周的效果达到佳.而辅导组的作用效果相对时间更长.

    作者:金曼;安娜;丁秀荣;朱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代谢障碍早期和其中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糖代谢障碍贯彻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糖尿病前期患者同样存在糖代谢障碍.将近5年内传统医学工作者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期进一步将中药对糖尿病前期的研究推上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开拓更为远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健飞;武嫣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