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综合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李文莉

关键词:综合治疗, 小儿, 糖尿病, 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使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的30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AB两组,均为150例,A组使用综合治疗方式,B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33%,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00%,A组血糖降低情况比B组优秀(P<0.05).结论 综合治疗对小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式,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原治疗组和格列美脲组,每组34例.其中格列美脲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疗效相关因素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降低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格列美脲组患者HbAlc达标率明显高于原治疗组,且治疗前后HbAlc降低幅度明显超过原治疗组(P<0.05);格列美脲组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用量降低,而原治疗组胰岛素剂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应用剂量,进而减少由胰岛素引发的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小剂量常规持续静脉滴注和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作者随机选择白城市某二级医院2014—2015年应用胰岛素治疗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胰岛素用药方法 的不同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两组基础治疗方法 均相同,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常规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应用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尿酮体消失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23.03±6.52)h,胰岛素使用剂量为(40.45±6.57)U,尿酮体消失时间为(37.49±10.94)h,酸中毒纠正时间为(64.71±9.95)h;观察组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18.52±6.28)h,胰岛素使用剂量为(36.46±6.73)U,尿酮体消失时间为(31.82±11.25)h,酸中毒纠正时间为(58.75±9.86)h,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应指标均高于观察组.结论 微量泵皮下持续注射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目的 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的观察效果以及护理干预的要点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低血糖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不同方法 护理下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 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饮食用药等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并且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梦滢;蓝月;范良月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用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入该院治疗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入两组.医师给予对照组常规加前列地尔治疗,给予实验组常规加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ALB、Scr、BUN、FBG、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LB显著高于后者(P<0.05),其他各项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以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的联合方案实施治疗,可以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使肾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作者:康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血糖变化,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后患者科学用药、饮食控制、坚持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FBG、2 hPBG为(5.2±0.4)mmol/L、(7.3±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7.0±0.6)mmol/L、(9.2±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文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工作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佳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该科室收治的需截肢术治疗的重度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从患者的心理和出院前疼痛情况2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其中心理情况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得分结果 分别为(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9.98±8.12)分和(43.92±9.92)分,以上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情况方面,2组患者在0级、I级和II级3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II级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手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钟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导致出现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关危险因素,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5例作为该次实验分组对比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所有老年患者有无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分别设为观察组(下肢血管病变42例)以及对照组(非下肢血管病变83例);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加以干预.结果 在12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终表现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42例,所占比例为33.60%;在所有患者中,属于轻度病变的患者25例,属于中度病变患者9例,属于重度病变患者8例.在患者个人年龄、疾病病程、LDL-C水平、TC水平、合并患有高血压疾病以及出现贫血的患者例数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于早期对其实施下肢血管彩超检查,针对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并且对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曾玉萍;董丽华;张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综合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使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的300例小儿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AB两组,均为150例,A组使用综合治疗方式,B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33%,B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00%,A组血糖降低情况比B组优秀(P<0.05).结论 综合治疗对小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式,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常规护理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FBG)以及餐后2 h血糖值(2hPG)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FBG、2hPG相对于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加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

    作者:王孝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目的 文章分析和探讨的目的 就是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希望通过对目的 的分析与探讨,能够为今后在其这方面的中医治疗工作上提供很好的帮助与参考依据.方法 文章资料截取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来该院门诊收治治疗的14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这14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回顾阐述,并将1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其中7例患者视为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7位患者视为参照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与比较.结果 这两组患者在接受3个月的治疗之后,其症状有明显好转的现象.其中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显效,有效率为65.5%;参照组患者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 ,其中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9.7%.结论 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糖尿病合并妇科疾病的成因,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方法 是很多的,对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法安全有效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治疗法值得推广和借鉴使用.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膳食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与生活方式,为北海地区渔民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渔民22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海侨港镇归侨渔民对糖尿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均存在较低的认知率,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习惯相当普遍.结论 应加强对归侨渔民进行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率.

    作者:陈湘东;赖国玲;吴福彬;黄燕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胎儿/孕妇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羊水过多1例,剖宫产10例,妊高症6例,新生儿黄疸2例;对照组孕妇羊水过多7例,剖宫产18例,妊高症14例,新生儿黄疸9例;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胎内窘迫2例,羊水粪染II-III度8例,胎动<3次/h 10例,宫缩间隙胎心率(160~200)次/min 9例;对照组胎内窘迫8例,羊水粪染17例,胎动<3次/h 18例,宫缩间隙胎心率(160~200)次/min 18例;观察组胎儿、产妇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利培酮治疗后的体质量和糖代谢情况.方法 根据2013年1—7月该院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3例接受了利培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治疗的第0、4、8、12周进行体质量监测,测量空腹和服糖后2 h血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第8周开始,研究组体质量增加百分比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血糖代谢异常患者,研究组无血糖代谢异常情况,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会引起体质量增加和糖代谢异常情况,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来降低该不良反应,不会引起其他新的不良反应,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薛世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BG(空腹血糖值)与PBG(餐后血糖值)指数、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BG与PBG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60%;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2%;另外,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FBG与PBG指数,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改善临床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如娟;朱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体重指数的变化,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GHB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G及GHB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FPG及G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可改善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耐量,减少糖尿病发生率.

    作者:赵娜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接受彩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该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的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同期再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来进行对比,对两组使用了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的检出率和影像学表现,将其和彩超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粥样斑块、管腔狭窄、血管闭塞等的发生几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彩超检查敏感度是67.5%,特异度是27.5%.结论 彩超应用于周围血管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重大,对患者管腔硬化和闭塞的情况能够清晰的进行观察,诊断的时候敏感性高,特异性低.

    作者:赵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在该院收治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资料11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7%,且总满意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0.05).结论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金海燕;宁延霞;张庆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的治疗情况.方法 根据该院2010年5月—2012年9月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两组,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均有30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糖蛋白(HbA1C)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比治疗后要高,诺和锐30组患者的HbA1C、2 hP-BG指标降低幅度更大(P<0.01;P<0.05);诺和锐30剂量比诺和灵30R要少(P<0.05);诺和锐30的低血糖几率要比30R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诺和灵30R都有降血糖作用,诺和锐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时,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反应情况优于诺和灵30R.

    作者:郭晓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对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其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一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饭后1h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30.42±1.26)mmHg、舒张压(80.25±1.23)mmHg均大幅度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0.28±4.22)mmHg、舒张压(88.56±1.34)mmHg,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5.23±1.20)mmol/L、饭后1 h血糖(10.23±1.20)mmol/L、空腹胰岛素(10.32±1.20)mmol/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7.60±1.03)mmol/L、饭后1 h血糖(15.33±1.23)mmol/L、空腹胰岛素(15.25±1.10)mmol/L,几组指标的比较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老年患者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现象,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珍;李宗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研究组,给予丁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1.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纤维蛋白原,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通过丁咯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秦成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