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梅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类药物、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等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控制,未出现病情加重及死亡现象;对照组患者经西医治疗后有22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4例出现病情加重,其中有2例为单支发展为双支,另外2例由双支发展为三支,有1例患者由于心肌梗死而死亡。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章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36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研究组(合并冠心病)及对照组(未合并冠心病),分别为73例及291例,分析两组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采用Gensini 评分,观察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CSS)的相关性。结果两组HDL-C、LDL-C、TG、TC、TBIL及HbAlc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TG、TC及HbAlc水平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564、1.758、1.601及1.667,P<0.05),HDL-C及TBIL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362、2.829,P<0.05)。研究组HDL-C、TBIL与CSS呈负相关(P<0.05);LDL-C、TG、TC及HbAlc水平与CSS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情况密切相关,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王永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症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糖尿病干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筛查及评估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接收的儿童糖尿病患儿30例,对其均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及生化试验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价。结果30例患儿中营养正常的有5例(16.67%),营养不良危险的有19例(63.33%),营养不良的有6例(20.00%),同时营养正常者的各项生化试验检查指标水平均高于营养不良危险及营养不良的患儿,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糖尿病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进行营养状况的筛查及评估,可早期确诊患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对临床及时选择对策以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许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牙周病患者104例,将成人牙周炎患者列为观察组,非成人牙周炎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叩诊、探查及空腹血糖检查,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结果观察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为19.23%,对照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为3.85%,观察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病发大多出现在成人牙周病患者,且成人牙周炎与糖尿病间有一定关联,所以在治疗中,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及监测,来提高牙周炎的治愈效率。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序贯二甲双胍或那格列奈单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7月来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序贯组和单用组,每组50例。单用组患者餐前10 min口服那格列奈片;序贯组在单用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片。全程监测血糖浓度,血糖平稳2周后停止治疗。观察指标有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治疗后,序贯组患者FBG及2hPBG降低有效率分别为84.0%,86.0%,与单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PBG,2 hPINS, HbA1C指标有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二甲双胍疗法能更好的降血糖,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阴虚热盛型糖尿病56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至常规胰岛素治疗的A组,与在A组基础上加之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的B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7.9%,且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B组总有效率为92.8%,且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不仅有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刘正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每组44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检验法,对生化组实施生化检验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相对于常规检验能提高糖尿病诊断率,更有临床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组来说,生化组诊断有效率更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洪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服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分别采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各35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周后将两组的FBG、HbA1c、血糖正常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脂水平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经济方便、调血脂作用明显,临床治疗价值不亚于达美康缓释片。
作者:陈德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伴糖尿病产妇的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接收的高龄糖尿病产妇32例,对其均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产后护理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有26例血糖控制良好,并均控制在(6.9±1.3)mmol/L之间,有效率为81.25%;有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结论对高龄糖尿病产妇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产后护理、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糖尿病常伴有各种并发症,其中致残及致死率较高的是脑卒中。该文将主要从血糖、脑水肿及血压控制、血小板制剂等方面探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10年该院行椎管内麻醉阻滞不全的60例糖尿病产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后行剖宫产,局麻组为0.5%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氯胺酮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局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毕呼之即醒,无恶心呕吐幻觉及谵妄者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的辅助用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金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滴甲钴胺配合常规的降糖以及活血化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经过10 d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43%;耳鸣消失27例,眩晕缓解26例,耳闷消失27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57%;耳鸣消失18例,眩晕缓解15例,耳闷消失17例。结论联用前列地尔和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聋效果显著,患者耳鸣、眩晕、耳闷等症状消失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苗忠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40例,其中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有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将剩下的90例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并发症、合并症等情况,研究总结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体征、主要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下肢水肿等,并且容易并发腹水和胸水等。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用于糖尿病足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4年该院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45例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干萎缩等;42例出现骨质破坏,其中跖趾骨40例,跟骨2例。跖趾骨病变者可见骨干骨质吸收,边缘模糊,邻近关节端形态基本如常。2例出现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关节面碎裂不规则,邻近骨质破坏硬化,关节脱位半脱位,为典型夏科氏关节。39例患者出现软组织肿胀,21例软组织内可见气体影,11例见足背动脉或跖骨间动脉钙化。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不对称,糖尿病足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一定要重视平片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丛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及头晕头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咳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其能更好的保护患者肾功能,调节患者血糖,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蒲占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4年收治的47例HND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经验及要点。结果该组患者中,7 d内苏醒41例,7~14 d内苏醒3例,18 d苏醒1例。结论对于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及合并糖尿病者,应加强病情判断,及时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作者:张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由于遗传、精神、微生物及毒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等原因致使胰岛素抵抗和功能减退,从而引发人体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脂肪以及水等一系列物质的代谢异常。不仅如此糖尿病如不及时加以检测和治疗会引发肾、眼、足部等多处部位的并发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疾病。准确的血糖检验分析、提早的介入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翠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分别采用前列地尔、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本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38.54%;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结合硫辛酸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世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干预。从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和病情恢复情况两个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观察组病人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绣贤;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