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王亚新

关键词:老年患者, 抗糖尿病药物, 应用
摘要:目的:对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作简要合理用药探讨。方法对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老年患者,所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使用及DDDs高。结论对抗糖尿病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对保证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术后镇痛分别应用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Ⅰ组)和盐酸曲马多(Ⅱ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t0、t1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各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t2、t3、t4、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刻,P<0.05;Ⅰ组t2~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口服盐酸曲马多相比,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用于糖尿病腹部外科术后镇痛的疼痛应激反应更小,血糖水平更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燕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硝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及头晕头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咳嗽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其能更好的保护患者肾功能,调节患者血糖,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蒲占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比较探讨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比较结果。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4月所医治糖尿病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分成两组,即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每组1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重型者高于中青年组(79.3%v48.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伴发症发生率优于中青年组,其中,伴发症为TG升高、TC、GPT、肥胖,脂肪肝等,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肾病、高血压、脑卒中、肺部感染等,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格外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提高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腹主动脉瘤的护理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17例,对这17例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全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这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在术中和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并且顺利的度过了手术的危险期,均痊愈顺利出院。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腹主动脉瘤采用术前、术后全程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青;李正岩;刘惠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直视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直视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该院在2010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1.25±4.51)min、出血量为(29.67±4.19)mL、胃肠道恢复时(23.54±5.71)h、住院时间为(5.38±2.84)、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同对照组患者的(125.34±3.84)min、(78.62±7.41)mL、(67.68±7.94)h、(14.69±7.41)d和26.67%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临床上直视微创手术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左中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36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研究组(合并冠心病)及对照组(未合并冠心病),分别为73例及291例,分析两组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采用Gensini 评分,观察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CSS)的相关性。结果两组HDL-C、LDL-C、TG、TC、TBIL及HbAlc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TG、TC及HbAlc水平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564、1.758、1.601及1.667,P<0.05),HDL-C及TBIL水平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362、2.829,P<0.05)。研究组HDL-C、TBIL与CSS呈负相关(P<0.05);LDL-C、TG、TC及HbAlc水平与CSS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胆红素、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情况密切相关,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王永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对ICU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该院ICU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ICU治疗时间、死亡率、感染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ICU治疗时间、死亡率、感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面对疾病的心态有所改善。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ICU糖尿病患者起到了积极的健康教育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消极情绪,缩短了ICU治疗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燕;雷桂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外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以及感染情况的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耿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72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7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胰岛素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该院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降糖药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分析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大力推广和实践。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临床分析

    目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妊娠期血糖不正常的936例患者进行划分,分为三个组别,治疗方法包括单项饮食管理以及胰岛素治疗等。结果饮食疗法的有效率达到了84%, A组达到了96%;B组85%;C组80%。在饮食疗法的前提下,再进行一系列的运动,有效率为82%,而胰岛素治疗话,有效率达到87%;治疗后母儿并发症相对于没有治疗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降低。结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办法就是饮食疗法,如果说治疗效果不是非常好的话,可以通过胰岛素与运动锻炼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证明有效下降了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龄伴糖尿病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伴糖尿病产妇的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接收的高龄糖尿病产妇32例,对其均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产后护理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有26例血糖控制良好,并均控制在(6.9±1.3)mmol/L之间,有效率为81.25%;有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结论对高龄糖尿病产妇采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产后护理、心理疏导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氟伐他汀单用与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对氟伐他汀单用与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同对照组患者的67.74%相比(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对比(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临床上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董会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23例糖尿病(糖尿病组),37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经胃镜检查溃疡直径以及一周内再出血率对比(P<0.05);两组的入院后低血红蛋白值和死亡率对比(P>0.05)。结论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平均年龄大、起病隐匿、再次出血率高以及溃疡面大的特点,需要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作者:田圣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

    目的:探索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路径治疗体现出来的效果的差异,具体的调查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的概率以及患者住院持续的天数和患者的卧床时间,并调查了患者对于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评估和临床护理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接诊病人后要配合医生做好护理评估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活动,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感染的预防性护理、药物治疗期间合理用药护理和补液护理措施,强化病情的自我监护,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护理服务,正确应用胰岛素,不断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效果,维持血糖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3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糖尿病足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53株,其中31株革兰氏阴性菌,比例为58.49%,21株革兰氏阳性菌,比例为37.73%,1株真菌,比例为3.77%。结论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时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验,以提高诊断及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中试验采取人性化服务模式,依其所得效果以确定是否有推广之的必要性。方法拟用该院从2010年11月开始到第三年的同月份,这一时间段内入院治疗的糖尿病病人268个,随着时间顺序依次分成两个小组,它们各由134人组成,分别起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这两个小组病人都通过同样时间的护理治疗后,所表现出来的痊愈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相对比。结果观察组通过采用人性化护理,其医治效果大大好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小组,它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护理糖尿病人具有明显效果优势,特别有必要临床普及实行。

    作者:崔世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入该院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按照有无出现视网膜病变分为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其中DR组人数为100例,NDR组人数为80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DR组与NDR组患者基本资料与血压可以获知DR组患者的LDL-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NDR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 升高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茂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