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张晓莲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结果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实验组ST段上升(0.098±0.073)mV,T波改变(0.124±0.045)mV;对照组ST段上升(0.063±0.057)mV,T波改变(0.068±0.049)mV(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恶心等临床症状,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该院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降糖药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分析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过程大力推广和实践。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以及相同时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血糖水平正常的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分为糖尿病组与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出现偏瘫、语言能力丧失、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都明显比单纯脑出血患者差。

    作者:段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评估与麻醉选择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评估与麻醉选择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3例患者,在手术前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与术前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对其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价和准备,尽量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有正常糖原储备,然后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好。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在征得患者的意愿之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并将其对比。结果经过护理,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邓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再血管化治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再血管化治疗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再血管化治疗,并将其分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组)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以SYNTAX评分将两组患者进行高、中、低亚组分类,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PCI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CABG组(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YNTAX评分PCI组中只有高分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CABG组(P<0.05)。结论 SYNTAX评分高分组患者以CABG法进行治疗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余患者可进行PCI治疗。

    作者:景海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52例牙周炎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牙周病患者104例,将成人牙周炎患者列为观察组,非成人牙周炎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叩诊、探查及空腹血糖检查,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结果观察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为19.23%,对照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为3.85%,观察组病发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病发大多出现在成人牙周病患者,且成人牙周炎与糖尿病间有一定关联,所以在治疗中,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及监测,来提高牙周炎的治愈效率。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该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实验组病人则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效率及满意度,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病情好转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王秀霞;关萍;范玉荣;张琦;黄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症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症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糖尿病干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对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索对患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的神经外科患者进行不同治疗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确诊为HNDC的患者停用利尿剂、脱水剂后,采用3种不同的补液方式治疗,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观察并记录护理的详细情况。结果18名HNDC患者经过治疗以及严密护理后,死亡3例,其余均于2~24 d内清醒。结论在患者早期要加强病情的判断,以便及时采用补液治疗,同时细致观察和严密护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增加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陈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

    目的:探索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3月—2013年10月之间收治的25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将这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采用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路径治疗体现出来的效果的差异,具体的调查了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的概率以及患者住院持续的天数和患者的卧床时间,并调查了患者对于这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的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论基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手术期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9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结果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比较,实验组ST段上升(0.098±0.073)mV,T波改变(0.124±0.045)mV;对照组ST段上升(0.063±0.057)mV,T波改变(0.068±0.049)mV(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恶心等临床症状,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晓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药研究思路

    目的:观察中医药研究思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记录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因此,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药研究思路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不同的中药配方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概率,具有非常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崔永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RBP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验对DN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接收的DN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1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RBP和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水平以及多指标对DN检测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RBP及肾功能的各项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N患者应用血清RBP与肾功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较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

    作者:柳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84例,该组患者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有效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该组患者护理后FBG、24 h尿Pr等指标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95%(5/84)。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结石中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延长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延长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以及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寿命延长的影响。结果所有24例观察对象中,2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发生血栓,治疗和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由该研究结果可知,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的基础,接受针对性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其生存时间的延长,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极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脂联素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脂联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良好,提高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长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速效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速效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6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普通与中效胰岛素联合治疗,研究组采用速效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后4、8及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月轻、中度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83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3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3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159例血糖、血压控制达标,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2例患者治疗期间脑出血死亡。1例发生心肌梗死转重症医学科治疗。治疗好转率98.36%,死亡率1.09%。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及早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及调节血脂治疗,积极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姚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8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40例,为观察组,无合并症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的面积、部位以及并发症都比对照组多,两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应积极进行救治。

    作者:唐彤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炎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2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72例肾炎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4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联合雷公藤多甙以及贝那普利片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炎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7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不良反应率为5.55%。对照组7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9.45%,不良反应率为12.5%。结论对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炎片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孔令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