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秀珍;王桂芝;朱晓林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人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方法以该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结果在临床症状上,两组在压榨性疼痛、上腹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分布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但特征不突出,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且并发症多而严重,不利于预后,增加了患者的生存风险。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中药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3年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病人中随机选出100例,所有病人都进行严格的饮食、运动控制,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另外50例作为对照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方案对DN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所医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疾病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对照组患者为冠心病,对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等指标进行相应检测后,比较临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胆固醇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应注意这样几点:生活方式干预;抗血小板、控制血脂、血压等治疗;尽早筛选危险因素;加强血糖监测等,从而更好地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程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完成临床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针对42例合并症患者,选择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66例合并症患者选择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针对选择空心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愈合的患者38例,表现为骨不连的患者4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70例患者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实施临床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自身状况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研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终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针对自身情况表现较差的患者,临床应该选择空心钉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
作者:康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治疗中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规范化管理实施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0例,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对于糖尿病相关常识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罗萌;王丽媛;刘晓波;杨梅;韩玉;迟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骨科糖尿病患者42例,对其均采取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的有35例(83.33%);因坏疽严重行截肢手术的有5例(11.91%);并发感染的有2例(4.76%)。结论对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10年该院行椎管内麻醉阻滞不全的60例糖尿病产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后行剖宫产,局麻组为0.5%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氯胺酮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局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毕呼之即醒,无恶心呕吐幻觉及谵妄者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的辅助用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金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该研究从介绍某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49例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情况入手,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介绍了针对性治疗的治疗方案,介绍了对这4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糖尿病合并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往往病情发展较快,患者的身心压力都很大,这时医护人员要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祁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将糖尿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采用64层螺旋CT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A检查,针对所有患者的下肢动脉依据动脉造影12分段积分法进行分段,记录12个血管节段的斑块性质以及斑块检出率。结果实验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斑块多为硬斑,占斑块总数的61%,对照组患者斑块多为混合斑块,占斑块总数的41.8%。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几率远远大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患者的发病部位多为膝下终末血管位置出现弥漫性硬斑。
作者:韩维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门冬胰岛素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临床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起效快,使用灵活,患者依从性较高,能够有效地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悦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服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的疗效和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分别采用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各35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周后将两组的FBG、HbA1c、血糖正常率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脂水平和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T2DM,安全有效、经济方便、调血脂作用明显,临床治疗价值不亚于达美康缓释片。
作者:陈德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低血糖处理并辅以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该组60例患者经积极处理与精心护理,未见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思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每组44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检验法,对生化组实施生化检验法。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有效率。结果生化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验相对于常规检验能提高糖尿病诊断率,更有临床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组来说,生化组诊断有效率更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洪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他们的各项临床指标,筛选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分析得出,在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吸烟指数、血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各方面指标都有差异。回归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血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年龄、血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控制好血糖水平、降低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就可能回减少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王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以及感染情况的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肿瘤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耿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160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1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准确率较单项检测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率,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定性及可信度。
作者:徐敬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医食疗方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食疗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Scr及UAER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Scr及UAER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方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中具有积极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
作者:吴晓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症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糖尿病干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模式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