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分析

宋艳微

关键词:神经松解术, 术前, 术后,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行术前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的行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及预防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和基本生活习惯进行调节和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等护理方法。而对B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血压、血糖水平的定期检测以及常规性的宣传教育和病房巡视等。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达标率和依从率情况上,A 组血糖和血压达标率以及医嘱依从率分别为93.10%、86.21%、98.28%,B 组则分别为48.28%、60.34%、79.31%,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给该疾病的预防起到启示性作用。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治疗牙周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治疗牙周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44例,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不做牙周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gue index,PL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HbA1c有显著改善(P<0.05)。牙周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HbA1c水平。

    作者:谢恩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7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仅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和Cr比较无明显差异,但UAER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UAER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结论联合应用胰激肽原酶和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疗效显著。

    作者:王宪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护理方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住院部进行治疗的糖尿病病足患者108例。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划分为平均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经过临床干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98.15%)以及护理总满意度(100.0%)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85.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伤口的愈合恢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肖美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血压血糖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措施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纪玉梅;段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0例高血糖患者胰岛素泵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岛泵输注在治疗顽固性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患有顽固性高血糖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进行注射胰岛素的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在达到靶血糖值时所用的时间、平均每日所需胰岛素的用量分别为(72±5.1)h、(34.1±5.2)U/(kg·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20±5.3)h 和(52.7±5.9)U/(kg·d),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0%(3/3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8/30),该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而且操作十分简单,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属于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顽固性高血糖方案。

    作者:吴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原因探讨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原因探析。方法对已有关于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因素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包括孕期OGTT空腹后1 h血糖值偏高、孕期使用胰岛素、糖尿病家族史等。结论科学筛选出合理的预测因素,对这些因素早筛查早预防,减少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的情况。

    作者:宋文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阿仑膦酸钠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7个月后观察实验小组的骨密度值以及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的水平值,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从实验结果可得,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值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钙、血磷的变化量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腹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9例患者。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的血糖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和术后的血糖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0%;对照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患者在术中、术后血糖值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导致胎儿发生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妊高症、泌尿系统感染、早产及胎儿窘迫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产妇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胎动异常率(26%)小于对照组,胎心率异常率(14%)也比对照组产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处理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具有良好效果,可以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与血糖,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92例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产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92,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起到降压和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探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内瘘护理。方法选取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内瘘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护理组为23.33%,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为(7.4±0.8)周,护理组为(6.2±0.5)周,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减少内瘘并发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清热解毒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疗法,进行降糖、降脂,改善患者血供,以及溃疡创面换药等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进行清热解毒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2,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13,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具有缩短疗程,减轻痛苦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书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8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

    目的:重点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41例观察组糖尿病干预治疗,41例对照组未接受干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达24.39%。观察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至29.27%。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发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其中4例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孕周的新生儿在新生儿窒息、ROS、缺血缺氧性脑病、感染、死亡等方面有差异。结论对不同孕周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作者:范阿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糖尿病影响探讨

    目的:对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该院50例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BillrothⅡ式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Billroth I式重建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探讨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行重建术后的3个月和6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96.00%,对照组患者建术后的3个月和6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6.00%和44.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胃大部切除后行Billroth I式重建术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大,无明显的治疗效果,胃大部切除后行BillrothⅡ式重建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症状。

    作者:邓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2014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以及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夏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诊疗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临床诊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人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外用药物,内服药物或物理疗法等对患者进行诊疗。结果经过临床诊疗及用药后,90例老年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患者中,显效31例,占34.44%,有效56例,占62.23%,无效3例,占3.33%,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老年糖尿病人皮肤瘙痒的临床诊疗中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社区护理相关对策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每组12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加用社区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采用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30例。在治疗后,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其病症、体征、血糖情况等,记录两组致残率和致死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致残率10.00%、致死率6.67%低于对照组的致残率26.67%、致死率20.00%,两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对比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并予以护理配合,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